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缺血症实施动脉旁路转流术的治疗经验。方法5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引起肢体缺血患者,通过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和动脉造影,确定动脉病变范围。采用PTFE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转流。结果肢体获救率100%,术后病人静息痛消失,肢端溃疡愈合,踝肱指数上升。结论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闭塞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关键在于重建动脉流入及流出道的通畅。

  • 标签: 动脉闭塞 动脉重建术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下肢动脉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伤致下肢动脉损伤21例,医源性下肢动脉损伤14例;分别采用动脉破裂口修补术、自体或人工血管移植术、动脉吻合术、覆膜支架及弹簧圈栓塞治疗等。结果33例治愈,2例因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高位截肢1例。结论动脉破裂口修补、自体或人工血管移植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覆膜支架及弹簧圈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 标签: 下肢动脉 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行股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并术中尿激酶动脉内灌注,术后抗凝、溶栓,其中32例术后常规给予药物治疗(A组),32例术后加用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仪治疗(B组)。结果A组24例痊愈,4例有间歇性跛行,死亡1例,截肢3例,截肢率9.4%,死亡率3.1%。B组28例痊愈,2例有间歇性跛行,死亡1例,截肢1例,截肢率3.1%,死亡率3.1%。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手术后加用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下肢动脉缺血 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仪 Fogarty球囊导管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LI)的治疗策略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AL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LLI130例,包括急性动脉栓塞82例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48例。单纯全身溶栓和抗凝治疗12例,Fogarty导管取栓81例,行取栓及动脉旁路术15例,9例行导管性溶栓,骨筋膜室切开减压27例。一期截肢13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6.9%,二期截肢8例;总体截肢率为19.3%(21/109)。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起病时间超过24小时是影响保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早开始治疗ALLI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急性缺血 栓子 血栓形成 导管直接溶栓
  • 简介:摘要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手术后病人,是栓子自心脏、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下肢,阻塞下肢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为最初表现及主要症状),疼痛从膝部传导至足部,肢端皮肤紫黑,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皮温发凉,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失去双腿,造成终身残疾。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了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我院于2007年至2010年间共收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17例。主要病因是心源性栓子脱落,风湿性心脏病3例、瓣膜置换术后2例、房颤4例及冠心病3例。11例行动脉取栓术,术后恢复良好。本文就病因、诊断、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各种治疗方式优缺点进行比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黄金旗张庆贤郑景达陈煌许兴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黄金旗张庆贤郑景达陈煌许兴杰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福建莆田351100作者简介:黄金旗、男、1977年06年10月出生,福建省莆田市人,汉族.199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临床双学历.莆田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擅长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腔内成形;颈动脉、肾动脉狭窄闭塞的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肝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及外伤性大出血的血管栓塞术;胆道恶性梗阻PTCD及胆道支架成形术;全身各部位肿瘤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及放射性粒子置入术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诱导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03月—2015年05月共收治32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72小时以内.结果5例外伤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1例接受外科旁路移植手术治疗,3例腔内支架成形术后再通,1例合并血管破裂术中植入了VHBAN支架.3例医源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全部再通.24例非外因导致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患者行腔内溶栓、碎栓、取栓或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成形或切开使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后,完全再通18例,降低截肢平面1例,未开通截肢2例,拒绝截肢自动出院3例.结论多种技术联合治疗灵活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再通比率.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多种技术联合治疗;外科旁路移植;溶栓碎栓取栓;腔内成形术Theclinicaltreatingstrategiesoftheacute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rlimbsHuangjinqiZhangqinxiangZhenjindaChenghuangXuxingjie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andapplicationsofthecombinationtherapyofacute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rlimbswithdifferentauGses??MethodsTheclinicaldatasof32casesofacute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rlimbstreatedfromMarch2012toMay2015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3月95例下肢ASO患者经保守(保守治疗组,49例)、不同术式手术及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组,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90.5%)患者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2年)。随访期间,保守治疗组44例得到随访,其中14例有效,3例加重,余27例未见明显变化;外科治疗组42例得到随访: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96%(24/25),其中1例行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半年再次闭塞,经取栓后恢复;介入组患者介入治疗后6个月的通畅率为88.2%(15/17),其中2例股腘动脉TASCC型患者治疗半年后再次狭窄,再次给予PTA后恢复。结论FontaineⅠ期及Ⅱa期应首选保守治疗,FontaineⅡb期及以上可选择外科干预,TASCA、B型应采用介入治疗,TASCD型应采用旁路术。

  • 标签: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旁路术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中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引起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日益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尤其伴有糖尿病的ASO患者远端血管病变更为多见,预后差。ASO常合并心、脑、肾和代谢等多学科疾病,由于受累肢体动脉病变广泛,下肢缺血,常导致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缺血 腔内治疗 通畅率 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
  • 简介:<正>1引言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limbischemia,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arterialembolism,AE)和动脉血栓形成(arterialthrombosis,AT)。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临床均表现为远端组织和器官缺血。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和主动脉附壁血栓的脱

  • 标签: 下肢动脉缺血 动脉栓塞 急性 球囊导管 动脉血栓形成 取栓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再灌注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下肢动脉造影是经股动脉下肢动脉血管内注入造影剂,使血管与周围组织产生不同的密度对比,在X线照射下显示血管走向,用于检查下肢动脉有无病变或为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疗技术[1]。由于造影后常规留置导尿,下肢制动时间长,穿刺部位易出血,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和生活不便。做好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我科2011年6月-2012年7月对40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下肢动脉造影,术后精心护理后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下肢动脉 动脉造影 围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