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溶性腐殖(InsolubilizedHumicAcid,IHA)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U(VI)。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及等温吸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5℃下1.4g/L的IHA在pH值为5时对10mg/LU(VI)的去除率可达99.37%;IHA对U(VI)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的反应,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决定系数达0.99以上;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决定系数为1;IHA吸附U(VI)后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与U(VI)相互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羧基和酚羟基,综合看来,IHA吸附U(VI)的机理表现为离子交换。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U(VI) 不溶性腐殖酸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 简介:摘要腐植酸本身的来源十分广泛,一般情况下主要来自于煤,不同的煤里腐植酸的含量不同。腐植酸及其制品用途广泛,且由于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受到了各界人士关注。本文就腐殖的化学构成与分类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腐殖的提取方法,最后就其在应用化学方向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于相关领域研究者开发腐殖的应用潜能,在应用化学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腐殖酸 应用化学 吸附剂
  • 简介:本文采用碱溶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的方式结合.

  • 标签: 腐殖酸 吸附 碱溶酸沉法 土壤
  • 简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泾阳县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云阳镇花马大队花马村刘彦锋的温室内。试验大棚面积0.72亩(60m×8m)。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灌排条件良好。番茄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60cm,株距35cm。试验小区面积为90m2,试验地两端均预留10m作为保护区。

  • 标签: 效果试验 温室番茄 液体肥 腐殖酸 宽窄行种植 应用
  • 简介: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改性HA对U(Ⅵ)吸附影响。考查pH值、时间、U(Ⅵ)的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改性腐殖的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改性腐殖吸附U(Ⅵ)的最佳pH值为6,最大去除率为99.37%,吸附在60min内基本达到平衡。UO22+在改性腐殖上的吸附是放热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达0.99以上,表明IHA对铀的吸附是以表面为主要吸附位,并不是均匀的单层吸附。图8,参9.

  • 标签: 六价铀 吸附 腐殖酸
  • 简介:摘要:我国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国家标准目前也都没有腐殖吸附性能的指标及测试方法, 近年国内自来水行业根据水质污染情况已提出了活性炭对腐殖的吸附需求。某水务集团,在进行活性炭深度处理饮用水的工程项目中, 注意了腐殖吸附性能并将性能指标列入采购活性炭的技术要求中。对各类活性炭尚未开展过系统的检测研究,选取不同工艺生产的柱状炭、原煤破碎炭、柱破炭、压块破碎炭等煤质活性炭样品, 检验了活性炭对腐殖动态柱子吸附法的吸附性能和静态吸附法的吸附性能。

  • 标签: 活性炭 腐殖酸 吸附性能
  • 简介:摘要:在实际对于我们肥料中的腐殖检修检测的过程中,可会出现多种因素来使得我们对于肥料中的腐殖的含量检测不准。所以本文我们在此基础上,对于腐殖含量的测定误差检修了分析,找到了影响肥料中腐殖的因素,并对我们检测腐殖含量的方法进行了优化,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对于肥料腐殖的测定,检查肥料内腐殖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所需标准。

  • 标签: 腐殖酸 影响因素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对腐殖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申请情况、国家分布、主要申请人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腐殖鉴定检测技术方面申请专利数量远大于国外,但是主要集中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市场化程度不高。

  • 标签: 腐殖酸 鉴定检测 专利
  • 简介:,死啦……”随着我一声令下,孩子们抢着品尝那些切好摆放在桌面上黄中泛白的柑橘。本以为可以大快朵颐,谁知却是“”声一片。看着孩子们的表情,我不禁乐了:多好的表情包呀,脸上写着“无语”“无奈”。我拿出手机,一阵咔嚓声,与手机同步联网的一体机上,呈现出一个个“溜秋”的表情包。“老师,你居然不顾我的感受!”“老师,我的心儿已受伤!”学生纷纷吐苦水。“小雨,来,帮我画个柑橘。”“刷刷刷”,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柑橘,愤愤的小雨还画了几瓣切好的柑橘。

  • 标签: 柑橘 形象生动 表情 孩子 手机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陶粒为载体的新型、高光催化活性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陶粒,使用XRD、TG-DTA、FT-IR进行表征;以腐殖为目标降解物,探讨了光催化氧化降解腐殖的规律,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腐殖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值、光强、反应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腐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0℃温度下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大光催化活性;腐殖的去除率随腐殖初始浓度和pH值的降低而增大;催化剂经重复使用几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 标签: TIO2 陶粒 光催化 腐殖酸
  • 简介:摘 要:为了能够显著提升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推广麦麸在面粉中的使用,本文将以麦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可溶性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并研究其对流变特性及消化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麦麸中的可溶性(SDF)和溶性膳食纤维(IDF)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尤其是麦麸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麦麸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淀粉
  • 简介:本文根据我厂对腐殖煤棒使用的情况,通过对腐殖煤棒理化特性及气化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改进和提高腐殖煤棒质量的几项措施及根据腐殖煤棒的特性和特点选择确定工艺条件的基本原则。

  • 标签: 腐殖酸 煤棒 质量 工艺条件 单炉 气量
  • 简介:关于静脉滴注药物中溶性微粒所造成的危害,已达成共识。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人体最细的毛细管直径为4-7μm,〉8μm的粒子会沉积在肺部,〈8μm的粒子则可能沉积在肝、脾与骨髓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重视静脉滴注药物中溶性微粒。

  • 标签: 静脉滴注药物 不溶性微粒 局部循环障碍 过敏反应 热原样反应 血管栓塞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价投入的常规化肥为对照,开展专用肥多点施肥试验研究.通过专用肥对林木生长量、林相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经对HA桉树专用肥的增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定,选出基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30.0%、N+P2O5+K2O≥6.0%(2.5—2.0-1.5)、腐殖总量≥8.0%,并加上适量的“绿滴”复合微生物菌剂(于施用时和基肥按每50kg:1kg的量掺入);追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20.0%、N+P2O5+K2O≥20.0%(9—8—3)、腐殖总量≥6.0%.

  • 标签: 桉树 腐殖酸有机肥 专用肥 区域试验 配方选择
  • 简介:目的测定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中的溶性微粒。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结果5种中药注射剂均含不同粒径和不同数量的溶性微粒。结论加强中药静脉注射刘的质量控制,并密切注意监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溶性微粒
  • 简介:对我院制剂室输液中溶性微粒的来源进行综合分析,从原辅料,生产过程,输液的使用过程中来说明溶性微粒已成为控制输液质量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输液 微粒 控制 注射液质量 制剂
  • 简介:为了避免芋头制成饮料后膳食纤维作为废弃物被浪费,采用酶法提取芋头溶性膳食纤维,对酶解温度、料液比、pH值、加酶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芋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料液比1∶10,pH值6.0,淀粉酶用量0.18g.经验证试验,得到芋头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提取率为4.125%.经60℃烘干的芋头溶性膳食纤维呈淡黄色,可以直接用作食品配料.

  • 标签: 芋头 膳食纤维 酶法
  • 简介:菌浸溶性尾渣中的铀,在硝酸介质中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Br-PADAP)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78nm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用721-J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通过铀标准工作曲线查得尾渣中铀的质量,方法回收率达到95%~104.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5%,适用于铀矿对菌浸尾渣中铀质量分数的测定.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硝酸 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