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吴经熊与东吴大学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他求学于东吴法科,各方面表现非常优异;二是他任教于东吴法学院,教书育人并引领法学时代潮流;三是他执掌东吴法学院,将其引入鼎盛时期。吴经熊日后所取得的成就与东吴大学具有深层关系,他是近代中国著名法学教育家。

  • 标签: 吴经熊 东吴大学 法学院 法学教育家
  • 简介: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东吴大学法学院(简称东吴法学院)始建100周年。在抗日烽火中的东吴法学院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弦歌不辍,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迎接抗战胜利的到来。一东吴法学院于1915年始建于上海,它既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法学院,也是一所成功地移植美国教会大学模式的法学院。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外国人在华办学须由华人担任主要行政职务的条例,1929年东吴法学院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注册为私立

  • 标签: 抗日烽火 东吴大学 弦歌不辍 卫理公会 国民政府教育部 南京国民政府
  • 简介:曾任美国驻华法院法官及远东美国律师协会会长的罗炳吉,对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成长与定型费力颇多。罗氏通过建言命名“中国比较法学院”奠定东吴法学院比较法基调;援教东吴法学院推广英美式教学风格;著述立说于《法学季刊》传播英美法制、文化;刊载驻华法院案例于《法学季刊》促成案例教学模式的推演。前述诸端彰显了美国法律职业群体对于中国法学教育近代化的推动,也潜移默化地促成了美国“法律帝国主义”观念在中国的演进。

  • 标签: 罗炳吉 美国驻华法院 东吴大学法学院 近代法学教育
  • 简介:<正>1989年4月23日上午,东吴大学浙江校友欢聚一堂,在杭州浙江财经学院召开了东吴大学浙江校友会成立大会。特地从苏州大学赶来指导校友会成立的张梦白教授,八十高龄,夜间乘船,一夜未眠,翌日清晨,准时到会。他送来对联两幅。一幅“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东吴校友总会贺。另一幅“群英毕集,春满钱塘”,苏州大学贺。上海校友会谈家桢会长的代表滕家振和吴学熙两位学长从沪赶来。西安、重庆、南京、北京、福建、上海等地校友会纷纷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或

  • 标签: 校友会 东吴大学 浙江 苏州大学 成立 大会
  • 简介:东吴大学法学院是私立教会大学开办的法学院,是民国时期从事法学教育的重要院校之一。东吴大学法学院与民国时期绝大多数院校不同,它进行的是比较法教育;这种比较法教育的核心环节是罗马法课的开设与讲授。比较法教育的宗旨与罗马法课的开讲,与创院元老罗马法学家罗炳吉密切相关。通过对东吴大学法学院罗马法教育的开设原因、讲授内容等方面的考察,从微观层面展示东吴大学法学院的比较法教育。可以发现,它与关注制度、讲授法条以培养法曹为核心目标的大陆式法学教育明显不同;它对法文化因素的关注,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在当下的法学教育改革中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近代法学教育 比较法教育 东吴大学法学院 罗马法
  • 简介:东吴大学法学院自创办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英美法学教育蜚声中外.从入学标准、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师情况等诸多方面来看,东吴大学法学院的英美法学教育是日益系统完备且与美国法学院高度接轨的.虽然在东吴大学于国民政府注册之后,英美法学在学校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学校仍然延续着英美法学教育的传统,其英美法学的水平依然可在国内领跑.虽然东吴大学法学院英美法学教育的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而且这种教育也存有一定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算得上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法学院,到如今依然有着诸多经验值得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工作者借鉴学习.

  • 标签: 法学教育 东吴大学 英美法 型式法庭
  • 简介:1927年起,中国教会大学普遍实行由美国教会学校向中国私立学校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教会大学中国化变革的集中体现。东吴大学原是一所典型的美国教会大学,它向中国私立学校的转变经历了1927年前的酝酿准备、1927年上半年的动荡、1927年下半年换用中国籍校长和1929年在中国政府立案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基本反映了当时全国大多数美国教会大学向中国私立学校转变的共同历程。东吴大学在1929年转变为一所中国私立学校,这种转变既非完全出于教会学校的主观愿望,也不单纯是非基运动、收回教育权运动和北伐战争的结果,而是在多年积累演化的渐进基础上,受中国社会压力催逼后突变而成。这种“渐进”与“突变”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全国教会大学中国化的共性。

  • 标签: 东吴大学 中国 私立学校 转变过程 教会大学 历史演变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文化景观成为保护和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校园景观如何营造也成为保护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依据。东吴大学同我国近代其他教会大学一样,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中呈现出中西文化结合的特点。通过历史年刊、档案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以时代文化变迁为背景,探究了1900-1952年东吴大学的校园景观营造特点,从早期校园规划中的西式风格,到后期景观节点中融入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使其最终呈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景观特征。有助于推进今后东吴大学的历史文化建设,为东吴大学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历史依据。

  • 标签: 东吴大学 景观营造 中西文化
  • 简介:面对我国当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学教育现状,法学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特有目标为基础,并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等要素的科学设计来实现.成立于1915年的东吴大学法学院,以其特有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杰出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比较法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判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广博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以司法伦理为引导的职业训练,为我国法学教育留下了一抹永不磨灭的光辉,其短暂而光辉的37年教学经验在今天仍然不失其积极的启示价值.

  • 标签: 法学教育 法学人才培养 东吴大学法学院
  • 简介:以比较法教育作为办学方针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在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史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历来为学界关注。但至今的研究都没有注意到该校在比较法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员的缺课、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诟病、比较法课程数量的锐减等,这些现象实际是西方法律教育移植后逐渐本土化过程的反映,也是中央与地方教育自主权博弈的结果。比较法课程重要性的降低,教育部及司法院对法学院发展的限制,兼职教员微薄的薪资,都对比较法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东吴大学法学院比较法教育发生转变的原因,为反思民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东吴大学法学院 比较法 英美法 法律教育
  • 简介:惠周惕(1641-1697)、惠士奇(1671-1741)、惠栋(1697-1758)祖孙父子,精研汉学,代有藏书。其家学绵延,至惠栋总其大成,成为清中叶考据学派之领袖,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之地位。本文凡考校清以来藏书家书目、今各大图书馆藏书目及惠氏诸书,以亲见为准,得三惠所撰、所校、所参编、所辑及後人补辑之书,计刻本、手稿本、稿本、钞本、後人辑钞本及有目无书者共九十种。今参考前人及时贤之说,并附以拙见,撰为《东吴三惠着述考》三卷,或於研究清代学术有所裨益焉。

  • 标签: 惠周惕 惠士奇 惠栋 汉学 清代 学术研究
  • 简介:为什么21岁结婚嫌早而当选人大代表却完全正当?为什么律师按诉讼标的收费而教师却不按学生的考分计薪?法律服务之每小时劳动效益与法律教育之每小时劳动效益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 标签: 杂谈 东吴 劳动效益 人大代表 诉讼标的 法律教育
  • 简介:<正>1983年4月下旬,江苏省文化局驻仪征化纤文物工作队,在胥浦放牛山南麓,清理了一座古墓(编号M99).墓向正南,墓室用砖砌成,四周墓壁仅留存南壁和西壁底部二层砖,长3.5米,宽1.70米.该墓规模虽不大,但出土文物颇多,共21件(照片一,图一).其中有铁制的佩剑和短刀;有铜制生活用具釜、碗、灯、镜;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盘龙铜饰;还有玻璃器,以及化妆用的黛板和日常

  • 标签: 墓葬 东吴 腹径 底径 玻璃器 釉陶
  • 简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是东吴大学法学院在大陆的直接传承者.东吴大学创建于1900年,校址位于具有三千年历史传统的美丽古城苏州.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办学体制举办大学、第一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创办大学学报等等.东吴大学法学院则成立于1915年,是行政上隶属于东吴大学但又相对独立的法律专门学院.

  • 标签: 苏州大学 东吴大学 法学院 传承者 法学理念 王健
  • 简介:赏析诗词解趣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英年早逝两位数;十比个位正小三,个是十位正两倍;

  • 标签: 东吴 年龄 周瑜 都督 两位数 江东
  • 简介:《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描写孙策临终之际“随召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天下大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有可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三国志》卷四十六作了差不多相同的记述。孙伯符将军是东吴割据江东的奠基人,裴松之注引孙盛曰:“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

  • 标签: 东吴 治国策略 农田水利 军事 航运事业 政策
  • 简介:<正>东吴政权建立初年,距汉末农民大起义不远,孙权亲身体受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故建立政权后,在经济上不得不实行某些让步措施,让人民休养生息,同时东吴政权建立后要想得到巩固与发展,也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持,所以才奖励人民开发荒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政权建立初期也此较清明,能选拔贤才充任将吏。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巩固,因此东吴才能割据江东与曹魏、蜀汉成鼎峙之势。孙权在位三十年,至公元二五二年病死。以后在位诸帝中都昏庸懦弱,权奸孙峻、孙淋乘此相继专揽朝政,营私舞弊。到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接位后,更是残暴荒淫,对人民不顾死活剥削,以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起义烽起,加之外部司马氏西晋又日趋强大,东吴政权在内外因素的夹击中很快走向崩溃。东吴政权灭亡的原因具体说来是什么呢?究竟

  • 标签: 政权 起义 社会矛盾 三十年 黄河流域 司马氏
  • 简介:近世各国法律教育,大体采取大陆英美两系法学之精神。中国法学,经有历史上悠久①地位;顾秦汉以前,诸家杂出,而法学之俦,被目为刻薄寡恩。唐宋之际,虽至中国法律大成时代;但儒家者流,羞谈刑名法术之学。甚者取其实而讳其名,偶有论法者,要不过释明成律与论列其利弊而已。降及清末,法律学之发达,竞为欧美文化所独占。泰西各国之典章文物,输入吾邦,始渐知法学之重要。

  • 标签: 法律教育 中国法学 东吴 唐宋之际 中国法律 欧美文化
  • 简介:吴川粤语方言进行体标记与其他粤语相似,有动词后加体助词,动词前加副词(一般由介宾短语充当),动词与体助词、副词或介宾短语并用三种形式。吴川粤语的体助词与介宾短语用词上有自身特点,动词前由介宾短语充当的副词,此类词在数量、使用范围与效果上较其他粤语区更为丰富且更具特色。

  • 标签: 吴川 粤语 进行体 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