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医学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应当不断丰富和发展辨证论治的内涵。因为中医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但在微观、定量、静态方面的研究则似有不足。所以我们要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辨证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当然中医也不是只辨证的。

  • 标签: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痤疮是一种易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炎症皮肤疾病,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皮脂分泌旺盛,容易造成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继而引发痤疮。西医常用治疗方法为外涂激素和抗生素药膏,内服抗生素药物,常常效果不好。本文从中医基本论治方法出发,提出辩辩证治疗痤疮的方法。由于该方法考虑到各种痤疮的差异,所以疗效比较显著。

  • 标签: 中医 辩病 辩证 结合 治疗 痤疮 分类 方法
  • 简介:摘要:中医儿科临床应用现代诊断手段,拓展传统中医四诊,将西医中医辨证相结合,有助于理解中医证候,全面了解疾病和判断预后,具有优化治疗方案的优势,还可开拓中医科研思维,同时指出对诊断不明确、疗效不确切的疾病适宜中医辨证论治。旨在将中医辨证西医相结合,如何取长补短,让患儿获得更好的疗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儿科 辨病 辨证 中西医结合 探讨
  • 简介: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无论任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从阴阳生长、五行生克的规律中,运用四诊八纲方法归纳分析,提出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但缺点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确切机制及疾病的预后转归等缺少直观的、可量化的客观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的被动之选。笔者认为,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进行治疗,认为辨证结合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辨证 辨病 结合
  • 简介:本文通过介绍两个以中医药为主要治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用药规律:根据疾病的特异性做出宏观综合评定治疗,又针对中医病因病机以立法处方,将辨证二者有机结合,缓急得当,主次分明。临床运用辨证相结合的思路治疗甲状腺疾病,事半功倍。

  • 标签: 亚急性甲状腺炎 瘿病 辨证辨病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以上所选患者均采用改良减压植骨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生骨胶囊,并给予患者相应的中药治疗,对治疗前后髋关节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Harris评分为(55.48±12.63),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为(85.59±7.52),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症状,加快修复坏死骨速度,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中医疗法 辨病治疗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眩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引起眩晕的种多而复杂,单纯中医辨证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误诊或漏诊,导致延误病情。本文用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眩晕患者明确西医诊断,并准确辨证,对40例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所涉及的种包括梅尼埃、壶腹嵴耳石、椎基底动脉缺血、颈椎动脉受压、高血压、低血压及肿瘤,主要中医证型包括肾精亏虚、清阳不升、脾虚水停、肝血失荣、肝阳上亢、痰蒙清窍、瘀血阻络等。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5%。从中还可以看出,中药天麻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各种证型的眩晕都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辨证都是中医学中的诊疗方法,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并将辨证结合诊疗疾病,相互为用,从而建立完整的中医治疗思维。

  • 标签: 辨病 辨证 临床诊疗
  • 简介:中医体质临床辨证施治结合越来越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将体质运用经方相结合用于治胃癌是近年来临床关注的热点。体质辨证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辨证体质为内在基础并且包含体质,体质使辨证更加快速准确。从体质辨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新加良附方可以改善阳虚血瘀型胃癌的证候表现。

  • 标签: 胃癌 辨体质 辨证 新加良附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5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病辨证 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中医文化在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历史长河中,辨证并治是中医经典的诊疗模式,由《伤寒杂论》确立。病因病机是疾病的本质,治疗是围绕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立法处方用药治疗。证是疾病的症状,可以单个出现,也可以多个同时出现。辨证治疗即是应用方药针对症状的直接治疗,辨证‘法’并治强调治疗辨证治疗同步进行。法既是方,方既是法,方法不佳,疗效欠佳。法不仅仅是单纯的立法治法,也不是狭义中方剂学的理法方药的法,而是一种根据病症而定的量身定制的广义的治法。可以是单独的外治法,亦可以是内治法中的中药方法。也可以是混合法。现代中医界确立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上是病因病机治疗,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回归经典,传承精华,从恢复“证”的本义做起,提倡辨证‘法’并治精神理念。

  • 标签: 辨病辨证辨法 杂合以治理论 治疗疾病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性的肺部疾患,中国城市儿童的患病率高达3%。本春秋二季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小儿体虚及痰饮内伏是主要机,治疗重在辨证施治。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型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中药治疗糖尿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组28例,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辩证相结合治疗。结果28例中显效率21人,有效4人,无效2人,流失1人,总有效率为92.6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不仅明显改善早饱,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关节疼痛、腰腿疼痛亦显著缓解,但须辩证准确。

  • 标签: 辨病与辩证相结合 糖尿病 胃轻瘫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心悸的中医辨证的规范化治疗进行观察。方法:收集确诊为心悸的 80例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规范化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0%,心电图总有效率 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75%,心电图总有效率 77.5%( P<0.05)。结论:在改心悸患者症状方面,采取中医辨证规范化治疗后比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的效果更明显( P<0.05),表明在临床中心悸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规范化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心悸病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 医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因此医生要在具体的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中,加强实践练习,更好的提高诊断治疗疾病的水平。中医四诊,即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基本方法,基于此,本文对中医四诊在妇科,以及其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 标签: 中医妇科 四诊 临床 实践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