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的检验结果与价值。方法呼吸道感染患者900例作为治疗组,同期选择体检的健康人900例作为对照组,都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检验与血清IL-6和IL-8含量检测。结果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指数为8.98±0.78%,对照组为3.46±0.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IL-6和IL-8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的检验可为临床上诊断呼吸道感染提供一种新选择,与炎症因子检验的配合使用能更好的发挥效果。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炎症因子 诊断 中性粒细胞CD6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综合ICU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脓毒症3.0诊断标准,诊断为脓毒症的107例患者为脓毒症组;以同期在本科住院无感染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患者入住ICU 24 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PCT及WBC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和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9.03±5.59比3.18±1.50,CRP(mg/L):146.9±68.3比46.5±35.8,PCT(ng/L):31.82±14.71比1.87±1.4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和PCT对脓毒症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0.915、0.879,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71~0.978、0.855~0.975、0.807~0.951,P值分别为0.016、0.017、0.026,且以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诊断价值更高;当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最佳截点值为4.32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3.6%、88.7%,高于CRP和PCT的敏感度(75.1%、76.3%)及特异度(87.2%、82.5%)。结论CD64指数是诊断ICU脓毒症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脓毒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提出中性粒细胞CD64可作为一项新的非特异性炎症检测指标,其在临床感染早期诊断、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优于其他生物学标志物。现综述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方法及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并与其他炎症指标进行比较。

  • 标签: 中性粒细胞CD64 感染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原(PCT)、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和中性粒细胞CD64CD64)的表达水平,为临床细菌性感染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确诊的210例感染患者,另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感染患者分为细菌组105例、病毒组105例,采用热景公司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和HNL、BD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计算CD64百分比、制定工作曲线选取PCT、HNL及CD64截断值,从而分析比较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的PCT、HNL及CD64表达水平和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细菌组与病毒组、对照组的PCT、HNL、CD64和WBC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的CD64、WB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的PCT和HN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55,AUC(HNL)为0.930,AUC(CD64)为0.928,AUC(WBC)为0.729。PCT、HNL和CD64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截断值分别为:〉?0.79ng/mL、〉87.43ng/mL、〉9.01%。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PCT、HNL和CD64表达水平升高,PCT、HNL和CD64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其中HNL的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感染 降钙素原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中性粒细胞CD6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25例慢性前例腺炎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择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前列腺液中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人员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前列腺患者而言,检测分析其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指标程度能够及时高效地诊断患者病情,有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中性粒细胞CD64 慢性前列腺炎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化脓性脑膜炎患者30例及病毒性脑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血液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D64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88%;TNF-α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66%,特异度为62%。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明显增高,提示中性粒细胞CD64可以作为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脑膜炎 CD64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后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诊断困难,导致死亡率高。中性粒细胞CD64应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多年,被证实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但是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的诊断中应用较少,文章就其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诊断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CD64 血液肿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30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例普通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CD64、hs-CRP和PCT水平以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64、hs-CRP、PCT的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联合阳性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脓毒血症 中性粒细胞CD64 hs-CRP P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变化。方法收集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35例,健康对照组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5例经血培养确定为阳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5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52.25±21.63)比(1.23±0.68)]、白细胞总数[(12.41±7.21)×109/L比(7.85±1.14)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35±21.14)%比(67.66±6.08)%]、C反应蛋白[ (59.91±17.04)mg/L比(3.34±1.48) mg/L]和降钙素原[(27.03±12.65) ng/L比(0.15±0.02) ng/L]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临床鉴别细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CD64 流式细胞术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学意义。方法将64例患儿分为病例组(胎膜早破组)32例、对照组(非胎膜早破)32例,对所有入选新生儿出生时在产房内即留取脐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的表达,并留取病例组新生儿外周血查血培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新生儿CD64明显升高,且血培养阳性患儿CD64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脐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明确提示意义。

  • 标签: 脐带血 中性粒细胞 CD64 胎膜早破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感染程度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的水平,评价CD64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分别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创立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chronicprostatitissymptomindex,CPSI)分为细菌感染组CPSI高分组和CPSI低分组、非细菌感染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前列腺液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前列腺液常规镜检(EPS-RT)。结果重症组(高分组)CD64表达量为(4857.25±278.45)分子数/细胞,明显高于轻症组(4124.59±19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分组)(P〈0.05),轻症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CD64表达与部分白细胞呈正相关,但整体不相关,据受试者数据绘制ROC曲线,当CD64为2135.2分子数/细胞,敏感性为92.9%,特异度为91.7%。结论定量检测前列腺液中CD64可作为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敏感指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CD64 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量表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液感染性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58例(研究组),非细菌感染性血液病42例(对照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54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结果研究组的血清PCT、CRP、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中性粒细胞CD64是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有助于临床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

  • 标签: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CD64 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SF)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16例60周岁以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时的MNA-SF评分,以及第1、3天的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84.02±6.86)岁]和普通肺炎组73例[男41例、女32例,年龄(81.89±8.92)岁],根据28 d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85.64±6.18)岁]和存活组94例[男56例、女38例,年龄(81.99±8.54)岁]。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3.47±1.14)分比(2.19±1.15)分]、MNA-SF评分[(6.33±2.00)分比(8.74±2.87)分]及入院第1天和第3天的白细胞计数(WBC)[(13.64±5.89)×109/L比(9.67±4.08)×109/L、(11.91±5.76)×109/L比(7.98±2.38)×109/L]、CRP[107.14(72.06,165.27)mg/L比50.87(22.98,91.13)mg/L、67.93(36.99,111.20)mg/L比16.80(11.40,26.06)mg/L]和CD64指数[3.11(1.78,5.40)比1.27(1.14,2.33)、1.80(1.14,3.15)比1.03(0.69,1.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16例病例中共有22例死亡,病死率为18.97%;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更高,而MNA-SF评分更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入院第1、3天的WBC、CRP和CD64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指标CRP、CD64指数及WBC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第3天大于第1天;其中CRP d1+CD64指数d1+WBC d1+MNA-SF评分预测预后的AUC为0.909,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72.9%;CRP d3+CD64指数d3+WBC d3+MNA-SF评分的AUC为0.963,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8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CRP d3和CD64指数d1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生存曲线(K-M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d1 <1.55者28 d存活率显著高于CD64指数d1≥1.55者,两组28 d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5%比65.52%,χ2=18.027,P<0.001)。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MNA-SF评分可指导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

  • 标签: 老年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营养不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绵阳市四〇四医院收治的脐静脉置管新生儿537例,其中发生感染患儿51例为感染组,未感染患儿486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PCT、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分析各指标及其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入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9.50%(51/537)。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和CD64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6.31 ± 5.21)vs.(2.54 ± 0.63),(12.31 ± 2.96)vs.(3.95 ± 1.20),(2.97 ± 0.47)vs.(2.10 ± 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0.904、27.883、13.822,P均< 0.001)。血清PCT与CRP(r =-0.316、P = 0.009)和CD64指数(r = 0.293、P = 0.015)间呈正相关,CRP与CD64指数亦呈正相关(r = 0.285、P = 0.018)。血清PCT、CRP、CD64指数单项指标诊断感染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8 ng/ml、6.12 mg/L和2.5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19和0.775;而PCT、CRP和CD64指数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933。结论血清PCT、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早期感染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3项指标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患儿早期感染诊断率。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脐静脉置管 新生儿 感染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感染患者PMNCD64和血清PCT的临床意义。方法PMNCD64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PCT采用免疫发光法。结果结果表明,患者PMNCD64水平于入院24h开始显著升高(P<0.05),3d时达到高峰(P<0.01),10d,15dPMNCD64水平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PMNCD64虽仍略高于对照组但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同PMNCD64,但该指标于入院治疗15d测定结果已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虽数据仍略高于对照组,但P值已>0.05。结论外周血两项指标的测定,可为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数据。

  • 标签: 重症创伤感染 多形核粒细胞CD64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mHLA-DR)等指标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RIRS)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监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407例RIRS患者,依据临床SIRS诊断标准分为非SIRS组374例和SIRS组33例,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2 h、6 h、1 d、3 d、6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mHLA-DR、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4和mHLA-DR,采用干式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PCT和CRP。不同时间点的4种检测指标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SIRS组与非SIRS组间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F=1 072.000,P<0.01)、mHLA-DR(F=338.120,P<0.01)和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000,P<0.01),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6 h的CD64、mHLA-DR和PC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均大于0.900(P<0.05)。结论CD64、mHLA-DR、PCT可有效预测RIRS后SIRS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CD64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 降钙素原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时外周血CD64CD3、CD4、CD8的表达,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120例感染和非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D64分子及CD3、CD4、CD8的表达变化,并将败血症组患儿的CD64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及血培养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组CD64为(6.7±2.8),高于局部感染组(4.1±1.4)与非感染组(2.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感染组CD64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CD64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87.9%,阳性预测值83.8%,阴性预测值92.0%,均高于CRP,CD64的检测阳性率为87%,高于血培养;败血症组的CD3为(46.3±12.3)%、CD4为(31.0±10.0)%低于局部感染组CD3(62.6±10.3)%、CD4(45.4±10.8)%和非感染组CD3(61.6±11.3)%、CD4(45.4±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的CD3、CD4与非感染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64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严重细菌感染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CD64 CD3 CD4 CD8
  • 简介:摘要:目的 本问主要对于中性粒子细胞和视网膜肿瘤(RB)之间相关性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21年6月,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在我国进行治疗的患者为60个。同时在此基础上主要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在比较两个组的实验性指标,然后在此过程中采用Logistic因素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次比较了二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材料,这些基本材料主要包含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淋巴细胞等相关因素的比较,而且他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差异( P1,P

  • 标签: 肿瘤 诊断 中性粒细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