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原(PCT)、人中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和中性粒细胞CD64(CD64)的表达水平,为临床细菌性感染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确诊的210例感染患者,另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感染患者分为细菌组105例、病毒组105例,采用热景公司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和HNL、BD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计算CD64百分比、制定工作曲线选取PCT、HNL及CD64截断值,从而分析比较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的PCT、HNL及CD64表达水平和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细菌组与病毒组、对照组的PCT、HNL、CD64和WBC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的CD64、WB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的PCT和HN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55,AUC(HNL)为0.930,AUC(CD64)为0.928,AUC(WBC)为0.729。PCT、HNL和CD64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截断值分别为:〉?0.79ng/mL、〉87.43ng/mL、〉9.01%。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PCT、HNL和CD64表达水平升高,PCT、HNL和CD64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其中HNL的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感染 降钙素原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中性粒细胞CD64
  • 简介:摘要人中粒细胞载脂蛋白(humanneutrophillipocalin,HNL)属于lipocalin家族,可通过多种途径抗菌,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可高度表达。血液病患者感染率及致死率高,快速准确鉴别感染类型临床意义重大,且近年来,多项研究数据表明,HNL鉴别急性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临床常用指标,本文就HNL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中表达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细菌感染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联合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9例,根据是否出现AKI分为非AKI组(40例)和AKI组(49例),入院后收集1、6、12、24 h的静脉血和尿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时间点尿NGAL、PCT水平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NGAL联合PCT对脓毒症AK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患者在6、12、24 h时间点的血肌酐水平高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患者在6、12、24 h时间点的血肌酐水平高于同时间点的非AKI组患者(P<0.05)。AKI组尿NGLA水平随各时间点呈逐渐升高趋势,24 h达高峰;AKI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尿NGLA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P<0.05)。PCT水平与不同时间点的尿NGLA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03、0.724、0.769、0.821,P<0.05)。ROC曲线显示PCT、尿NGAL单独预测脓毒症AK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95%CI:0.622~0.706)、0.726(95%CI:0.685~0.751),两者联合后曲线下面积可提高到0.801(95%CI:0.775~0.832),诊断截断值分别为5.94 μmol/L、167.87 ng/mL。结论尿NGAL联合PCT检测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优于尿NGAL、PCT单一指标进行脓毒症AKI预测,有望为脓毒症AKI的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调查正常妊娠妇女在妊娠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变化水平。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02例正常妊娠期妇女不同时期血浆中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水平,同时检测92例年轻非妊娠女性的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的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妊娠中晚期高于早期,结论妊娠早,中,晚期载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能是妊娠这一生理现象的需求与肌体自身调节的结果。

  • 标签: 妊娠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 简介:摘要细菌感染在临床常见,易误诊,经验性治疗常缺乏针对性。由于病原学诊断方法匮乏,目前诊断多依赖细菌感染指标,而每个指标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即使综合应用,现有感染指标仍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所以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细菌感染指标依然很重要。近年发现,人中粒细胞脂质运载蛋白(human neutrophil lipocalin,HNL)在细菌感染方面可能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其能否成为新的、更具优势的生物学标志物备受关注。现就HNL的生物学特性、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对于传统细菌感染指标的优劣做一综述,旨在系统了解和认识HNL,为进一步开发和普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细菌感染 人中性粒细胞脂质运载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型、迁移、吞噬脂质、趋化巨噬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目前,对于冠心病血管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多种生化标志物参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在临床上寻求有可促进冠状动脉血管管壁发生炎性增生,影响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的有实际预测价值的相关因子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引起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液中血浆骨桥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其有可能参与冠脉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HDL—C、I,DL-C、载脂蛋白(apo)A—I、apoB的相关性,评价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胸痛入院的患者101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13例作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39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脂蛋白(a)、apoA—I、apoB、HDL-C和LDL-C,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apoB/apoA-I比值。结果冠心病组的脂蛋白(a)、LDL-C及apo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0);冠心病组脂蛋白(a)水平与LDL-C、apoB呈显著正相关(r=0.135、r=0.168,P〈0.01),与HDL—C、apoA—I无相关性。对照组脂蛋白(a)与LDL-C、apoB呈显著正相关(r=0.201、r=0.236,P〈0.01),与HDL-C、apoA—I无相关性。apoB/apoA-I是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577,95%CJ:8.324~119.788,P=0.000),其次为脂蛋白(a)(OR=19.446,95%CI:3.831~98.716,P=0.000)。结论脂蛋白(a)与LDL-C、apoB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apoB/apoA-I和脂蛋白(a)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脂蛋白(A) 胆固醇 HDL 脂蛋白类 LDL 载脂蛋白类
  • 简介:摘要血浆中apoB水平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至70岁以后,apoB不再上升或开始下降;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目的讨论载脂蛋白B的临床检验。方法对样本进行临床检验,从而对医生为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提供依据。结论apoB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Ⅱ型高脂血症、胆汁淤滞、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apoB减低见于肝脏疾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 标签: 载脂蛋白B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冠脉造影技术将120例患者分2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ApoA1和ApoB,并计算出比值,探讨其与冠脉病变记分(css)00关系。结果冠心病组ApoA1/ApoB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oA1/ApoB比值与CSS呈负相关(P〈0.05).结论ApoA1/ApoB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 标签: ApoA1/ApoB比值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 作者: 文路遥 马新 彭慧芳 姜宏卫 史晓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 河南省遗传罕见病医学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洛阳分中心, 洛阳 471003
  •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幼年起病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基因突变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N)的诊治过程。患者男性,24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口腔黏膜溃疡,腹泻,中性粒细胞1.04×109/L。予痰热清静脉滴注20 ml/次、1次/d,联合口服阿奇霉素500 mg/次、1次/d,治疗7 d,患者体温维持在36.5 ℃左右。基因检测报告显示ELANE基因杂合突变,对其父母亦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母亲ELANE基因存在相同突变,父亲正常,最终诊断CN。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2 μg·kg-1·d-1,3 d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升至2.79×109/L,口腔溃疡愈合,未再腹泻。CN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分享该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因突变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血清肌酐(Sc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伴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有AKI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54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采集患者血清检测NGAL、NF-κB和Scr。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NGAL、NF-κB及Scr水平对SAP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NGAL、NF-κB及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GAL、NF-κB、Scr、BUN、hs-CRP、Cys C均为SAP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GAL、NF-κB、Scr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SAP患者AKI发生的AUC分别为0.788、0.762、0.753、0.894,血清NGAL、NF-κB、Scr水平联合预测SAP患者发生AKI的AUC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NGAL、NF-κB、Scr是SAP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GAL、NF-κB、Scr水平对SAP患者发生AKI均具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预测时价值更高。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共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80例、无斑块组8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斑块组80例中TC、LDL-C、HDL-C、TG、apoA、apoB异常者占65.00%,正常者占35.00%。血脂正常的患者中斑块组LDL-C、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TC、HDL-C及T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DL-C、apoB升高,HDL-C、apoA降低为颈动脉CAS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查,来诊断和评估亚临床C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对血脂正常CAS患者指导调脂治疗用药。

  • 标签: 血脂 脂蛋白 载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测定了6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的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方法观察了血透(HI)和非血透(ND)患者Apo浓度变化。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下降,ApoA-I,ApoA-I/ApoB-100比值渐降,ApoB-100变化不大。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加促肾小球硬化,血透不能改善此因素,应进行降脂治疗。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载脂蛋白 肾功能不全 血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问主要对于中性粒子细胞和视网膜肿瘤(RB)之间相关性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时间为2011年6月--2021年6月,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在我国进行治疗的患者为60个。同时在此基础上主要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在比较两个组的实验性指标,然后在此过程中采用Logistic因素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次比较了二组患者之间的基本材料,这些基本材料主要包含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淋巴细胞等相关因素的比较,而且他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差异( P1,P

  • 标签: 肿瘤 诊断 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