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阅历少及对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让病人积极参与二、三级预防,减缓疾病的发展。

  • 标签: 冠心病病人 健康教育 预防减缓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者相对于老年冠心病者的肥胖发病情况。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中年冠心病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对照组,对其肥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冠心病组患者的肥胖程度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者。结论肥胖的年轻化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预防肥胖可能是减少和延缓心血管发病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冠心病 肥胖症 发病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者的影响。方法运用实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两组中青年冠心病者分别采用一般性住院教育和固定护理程序采取护患参与的方式进行综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综合健康教育组患者的冠心病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掌握(P〈0.01)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0.05)均明显优于一般住院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综合性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中青年 冠心病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健康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0例中青年冠心病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者健康行为总分为(130.32±24.24)分,条目均分为(2.57±0.49)分.婚姻状况、病程、维护健康动机、社会支持是影响中青年冠心病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中青年冠心病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制订健康教育方案要充分考虑中青年冠心病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中青年 冠心病 健康行为 健康信念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中青年冠心病者下肢动脉病变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中青年冠心病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中青年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所有患者双下肢动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PAD检出率分别为31.67%、5.00%,观察组PAD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以斑块形成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狭窄,闭塞检出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常见于股动脉和腘动脉,而狭窄和闭塞主要发生在胫动脉。结论中青年冠心病者也具有较高的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应重视对其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给予积极的干预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肢外周动脉病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念更新,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尤为重要。在近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年轻人生活阅历及对待疾病的看法不同,不能对本身的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及重视,不能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根据近几年来我们实践整体化护理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健康教育对策 冠心病人 中青年 整体化护理 健康观念 医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冠心病者下肢动脉超声检测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下肢动脉超声检测的中青年冠心病者与健康中青年各40例为研究对象,对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中青年冠心病者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普遍增加(厚度≥1.0mm),血管内径(ID)较小;该病与家族史、吸烟史、高血脂等有关。结论为中青年冠心病者开展下肢动脉的超声检测,能够清楚的看到患者下肢动脉的病变情况,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中青年来说,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能够有效降低中青年冠心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冠心病 下肢动脉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02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中青年患者,其中男性96例(94.2%),女性6例(5.8%),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及其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中青年冠心病者,68%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结论冠心病预防应从青年人开始,尤其对那些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者应重视早期干预。

  • 标签: 中青年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C模式干预对中青年冠心病者自我效能及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唐山市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12例中青年冠心病者依据入院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以SOC模式为理论依据。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共干预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健康素养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健康素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症状、角色、情绪、与医生交流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素养总分及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经济支持意愿、改变健康意愿4个维度均高于干预前,但干预组患者在健康素养总提高分及各个维度提高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SOC模式为基础的干预能改善中青年冠心病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其健康素养。

  • 标签: SOC模式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 自我效能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青年冠心病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青年冠心病发作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100名于2016年0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青年冠心病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100名老年冠心病者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冠心病者的发病因素来对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存在吸烟史、高总胆固醇、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纤维蛋白原、低血清尿酸是影响青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主要为单支、局限性血管病变,男性、存在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总胆固醇、高LDL-C、高纤维蛋白原及低血清尿酸是影响青年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青年冠心病 临床特点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引发青年冠心病的影响原因以及青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这种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9例青年冠心病者作为甲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89例老年冠心病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甲组患者中吸烟史者、肥胖人数和冠心病病家族史者明显高于乙组,高血压史者和糖尿病史者明显低于乙组;甲组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明显比乙组患者严重;甲组患者单支病变发生率为57.0%,明显比乙组患者的22.5%高,甲组患者双支病变发生率为27.3%,三支病变的发生率为16.9明显比乙组患者低。结论吸烟、肥胖、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水平升高是引发青年冠心病的重要影响原因,青年冠心病者多是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这种疾病早期诊断、早日治疗是关键。

  • 标签: 青年 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中青年冠心病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6例中青年冠心病者,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其中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干预,对于观察组则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观察4周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以及活力上均明显优于对组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36天,远远少于对照组的24.37天,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1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6.9%,观察组远远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于中青年冠心病者的生存质量能够有效的改善,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责任制 整体护理 中青年冠心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冠心病者介入治疗后反刍性沉思水平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取336例中青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中青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的总分数是(32.35±11.32)分。结论:通过对冠心病者进行介入治疗,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尚可,会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干预,促使患者对介入治疗呈现积极的反刍性沉思。

  • 标签: 冠心病 反刍性沉思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9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查的240例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reening Scale,SDSS)、疾病感知问卷简版(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Event Related Rumination Inventory,ERRI)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40例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SDSS总分(3.98±2.58)分,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72.9%(175/2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OR=0.383)、疾病感知(OR=1.558)、目的性反刍性沉思(OR=0.643)是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是否发生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社会功能现状有待改善,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 中青年 冠心病 PCI 社会功能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