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严律南教授:胰头病变术前、术中确诊确有一定困难,近年我院采用术中针刺活检,解决了部分病例的诊断问题,但仍有部分病例无法获得病理确诊.笔者曾遇1例:男,52岁,术前发现无痛性黄疸2周,无胆道病史;术前B超、CT示胆道扩张,胆道下端梗阻,未见胰头肿块.

  • 标签: 胰头病变 确诊率 胰腺疾病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世界范围内,2018年肺癌新发病例约为209万、死亡病例约为176万,居恶性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吸烟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超过80%的NSCLC有吸烟史,约40%~50%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仍在吸烟。目前关于确诊肺癌后戒烟是否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的研究证据比较有限,且对于轻中度吸烟者和重度吸烟者,以及早期和晚期癌症患者的戒烟效果是否有差异并不清楚。因此,研究者开展前瞻性研究,纳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并进行随访,评估肺癌确诊后戒烟是否对疾病进展和死亡的风险有影响。该研究在2007—2016年间招募517例确诊为早期NSCLC的吸烟者,并随访至2020年。主要结局指标为整体生存、无进展生存、肺癌相关死亡、全因和癌症特异性死亡的HR。结果显示,在平均7年的随访期中,220例(42.5%)戒烟,297例(57.4%)继续吸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5.2年,共327例(63.2%)死亡,273例(52.8%)癌症特异性死亡,172例(33.7%)疾病进展(局部复发或转移)。戒烟者调整后的中位生存时间比继续吸烟者长21.6个月(分别为6.6、4.8年,P=0.001)。且戒烟组相比于继续吸烟组,5年总生存更高(60.6%比48.6%,P=0.001),无进展生存更高(54.4% 比43.8%,P=0.004)。调整后,戒烟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HR(95%CI):0.67(0.53~0.85)]、癌症特异性死亡[HR(95%CI):0.75(0.58~0.98)]和疾病进展风险[HR(95%CI):0.70(0.56~0.89)]。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吸烟者以及癌症早期和晚期患者的亚组分析中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内科首诊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缩短诊断时间,提高首诊确诊。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8例内科首诊并经过后期诊治证实为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患者到内科就诊者均无明确停经史,表现腹痛、恶心、腹泻、头晕、乏力等内科常见症状,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合理利用辅助检查,首诊就能确诊异位妊娠,诊断时间30~100min,平均为50min。结论内科医生只要提高异位妊娠警惕性,就能及早确诊异位妊娠。

  • 标签: 异位妊娠(宫外孕) 内科首诊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者给予3D-TVS检测在临床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50例为观察目标,所有孕妇均开展2D-TVS及3D-TVS检测,对两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经由超声检测示完全性切口妊娠者17例,部分性切口妊娠者33例,3D-TVS检测结果符合为94%,2D-TVS检测为78%,3D-TVS检测的符合显著高于2D-TVS检测(P<0.05),同时3D-TVS检测在不同类型子宫瘢痕妊娠的确诊均显著高于2D-TVS检测(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孕妇开展3D-TVS在检测结果符合方面较2D-TVS有较大优势,对不同类型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确诊均较高。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3D-TVS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检验中,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与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的效果及对最终确诊的影响展开探讨与分析。方法 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我院200例接受尿液检验的门诊患者纳入观察对象;按照等量随机法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对照组(n=100),1组为实验组(n=100);经采集尿液样本后,对照组以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实验组以尿液分析仪检验隐血,观察、比较2组检验结果。结果 在阳性检出和最终确诊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比组相比较,实验组检验满意度更高,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临床检验 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 确诊率 检验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62例(2015年1月15日-2017年3月15日),分为A组与B组两组,其中对A组采取腹部B超诊断,对B组采取阴道B超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A组与B组的确诊分别为82.72%与95.06%,P<0.05;A组误诊与漏诊均为8.64%,B组均为2.47%,说明B组诊断方式的误诊与漏诊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B超诊断方式利于将诊断准确性提高,降低误诊与漏诊发生,其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部B超 阴道B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确诊分析。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 70 例,均为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随机分组,对 78 例患者行以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对两项指标在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糖尿病患者的 尿糖检验结果与其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时血糖的诊断结果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 尿糖检验结果、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关系密切。尿糖检验结果阳性为 81.4% ,阴性经检验呈 18.6% 。本组 70 例患者尿糖检验结果和血糖检验结果呈正相关,即是在患者的尿糖含量提高同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的 2 小时血糖水平均呈增高的趋势。 结论:糖尿病患者在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两项指标的检验过程中呈正相关, 尿糖检验可作为初次筛选的诊断之法,在进行明确的病情诊断时,仍需要结合 血糖检验进行诊断,确保其有效诊断。

  • 标签: 血糖 尿糖 糖尿病患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病理诊断效果和确诊。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一共200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传统组患者一共100例,染色组患者一共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普通内镜检查,医师根据自身经验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和病理检查。染色组采取色素内镜检查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活检结果、病变诊断结果。结果和传统组对比,染色组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进行病理诊断,准确明显高于传统常规病理活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检查安全便捷,值得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消化道癌前病变 早期癌 病理诊断效果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颈动脉斑块中的价值和确诊。方法:选取2022年02月-2023年11月间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和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分别记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结果:观察组检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颈动脉斑块诊断中,可显著提高检出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斑块 检出率
  • 简介:目的分析〈15岁麻疹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39例麻疹抗体阳性病例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39例中,具有典型麻疹病例临床特征的仅占23.08%(9例);有2名小于8个月的婴儿麻疹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岁和10~45岁,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3.59%和25.64%;79.49%(31例)的病例元免疫接种史和免疫史不详;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3~6月份。结论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麻疹病例减少;麻疹疫苗复种的覆盖低、免疫空白的存在是学龄前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麻疹发病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麻疹 临床 流行病学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确诊肺真菌病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等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确诊的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结果入选经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4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确诊26例(60.47%),经支气管镜确诊14例(32.56%),经皮肺穿刺确诊3例(6.98%);肺曲霉病27例(62.79%),肺隐球菌病11例(25.58%),肺念珠菌病3例(6.98%),肺毛霉病2例(4.65%)。43例患者中27例(62.79%)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糖尿病10例(23.26%),恶性肿瘤7例(16.28%),支气管扩张症4例(9.3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3例(6.9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2例(4.65%),肺结核2例(4.65%),结肠癌术后化疗1例(2.33%)。43例患者主要呼吸系统症状:咳嗽24例(55.81%),咳痰21例(48.84%),咯血16例(37.21%),发热9例(20.93%),喘息8例(18.60%),胸痛7例(16.28%),声音嘶哑1例。胸部影像学改变:肺部结节20例(46.51%),"血管贴边征"12例(27.91%),斑片渗出影10例(23.26%),团块/实变8例(18.60%),空洞7例(16.28%),管壁增厚并管腔狭窄6例(13.95%),空气新月征5例(11.63%)。结论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常见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咯血;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结节多见,肺隐球菌病可见"血管贴边征"。

  • 标签: 真菌病 曲霉病 隐球菌病 病理
  • 简介:摘要:结缔组织病(CTD)也被称为为胶原血管疾病,包含多个实体,其共同特征是免疫介导的胶原损伤,进而影响构成人体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常累及肺部,出现肺部病变。CT引导的肺穿刺活检诊断准确高,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为鉴别肺部的良恶性病变,确定诊疗方案提供病理学依据。本文通过对由多次经过CT引导的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实行重复活检,提供病理金标准,由呼吸科和风湿科联合会诊,最终确诊CTD的病例,对CTD进行讨论和文献复习。

  • 标签: 肺穿刺活检,结缔组织病,CT引导下,肺部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基于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的病毒核酸检测是临床确诊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临床通过2019-nCoV的核酸检测结果确诊COVID-19存在阳性偏低的现象。为明确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文在充分肯定核酸检测用于确诊COVID-19应用价值的基础上,从患者病程、标本采集、标本运输与保存、标本处理、核酸提取与扩增、病毒核酸变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可能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及确诊。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电图图像,观察心电图的特点。再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资料进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据此判断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及确诊。结果6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41例(68.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有54例(90.0%),其中室性早搏12例(20.0%),房性早搏11例(18.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16.7%),房颤12例(20.0%),阵发性房速9例(15.0%)。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J波的有19例(31.7%),无缺血性J波的有35例(58.3%),无缺血性J波的发生明显高于有缺血性J波的发生(P<0.05)。经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心电图判读准确51例,判断失误7例,无法预判2例,判读准确为85.0%。结论心电图运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准确较高,且方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通过缺血性J波进行判别,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心电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确诊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及确诊。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计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 18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电图图像,观察心电图的特点。再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资料进行对比。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据此判断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及确诊。结果 60例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 41例( 68.3%)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有 54例( 90.0%),其中室性早搏 12例( 20.0%),房性早搏 11例( 18.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0例( 16.7%),房颤 12例( 20.0%),阵发性房速 9例( 15.0%)。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 J波的有 19例( 31.7%),无缺血性 J波的有 35例( 58.3%),无缺血性 J波的发生明显高于有缺血性 J波的发生( P< 0.05)。经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心电图判读准确 51例,判断失误 7例,无法预判 2例,判读准确为 85.0%。结论 心电图运用于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诊断准确较高,且方便快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通过缺血性 J波进行判别,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心电图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通过与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确诊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在时代前进的年轮当中,总会遇到一些挑战。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便是遇到的一个挑战,而核酸检测便是面对挑战的基础,或不可缺。但是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当中存在着阳性低的问题,成了重点讨论的话题。基于此,下面将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害、核酸检测的重要性、核酸检测用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阳性低的原因及其对策。

  • 标签: 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