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肾脏穿刺活检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期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标签: 肾穿刺活检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上简称肝活检术,是采取肝组织标本的一种简易手段;是目前诊断肝脏疾病科学、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技术是遵循寻证医学原理进行的,为了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在B超图像引导下,由穿刺所得组织块进行组织检查制成涂片做细胞学检查,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疗效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 标签: 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穿刺活检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实施探讨。方式采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100例肺部病变患者。结果97例获得细胞学标本,92例确诊,确诊率为92%;并发症17例气胸与6例咯血。结论肺穿刺活检技术对肺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极高,诊断、治疗效果显著,都较高,临床应用更简单,并发症更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穿刺 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对1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穿刺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穿刺后发生肉眼血尿3例,经对症处理未致严重后果;无穿刺失败致移植肾切除病例。提出在穿刺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与穿刺前准备,穿刺中准确定位穿刺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及生活护理,尤其注重穿刺后24h内的护理观察,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肾移植 穿刺活检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CT 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 。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医院接收的 60 例胸部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分析这些患者的穿刺活检结果,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 CT 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 CT 穿刺结果分析, 60 例患者中参与 CT 穿刺活检的 30 例,常规检查的 30 例,对这些患者的病灶深度、穿刺次数、胸部穿刺结果进行对比,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CT 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CT 引导 胸部穿刺 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肾脏疾病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的其他症状,依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可对其作出临床诊断,其进展及预后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肾穿刺活检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评价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因此肾活检病理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复习我院近3年中557例肾穿刺活检病历资料,发现并探讨肾脏病理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今后相关工作,提高确诊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肾脏疾病 病理学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病例,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AR型CT机做引导,根据患者CT扫描结果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部位,继而确定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进针角度。结果76例(100%)穿刺成功,74例(97.37%)获得正确诊断,2例(2.63%)未确诊。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CT扫描 胸部疾病 活检
  • 简介:摘要从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卧床休息、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对肾穿刺护理进行综述并总结48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经验。

  • 标签: 肾穿刺活检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 CT引导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4月收治的 76例病例,采用德国西门子 SOMATOM-AR型 CT机做引导,根据患者 CT扫描结果确定穿刺体位和穿刺部位,继而确定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进针角度。结果: 76例( 100%)穿刺成功, 74例( 97.37%)获得正确诊断, 2例( 2.63%)未确诊。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CT扫描 胸部疾病 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中慢性炎症与活检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慢性炎症对重复穿刺活检结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771例首次行经会阴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患者的病例资料。平均年龄69.6(39~89)岁。平均PSA 16.1(4~50) ng/ml。平均PSA密度(PSAD)0.6(0.1~1.3) ng/ml2。平均前列腺体积(PV)40.2(16.7~129.5) ml,平均移行带体积23.9(0.7~49.5) ml。全麻下患者取截石位。安装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架及模板,在模板定位下采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穿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穿刺活检结果中慢性炎症与病理结果[前列腺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良性前列腺组织(BPD)]的关系。分析前列腺癌组不同Gleason评分标本中慢性炎症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前列腺活检结果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3年内行重复穿刺患者活检结果中慢性炎症与病理结果(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的关系;筛选与重复穿刺活检结果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771例穿刺活检结果中,前列腺癌组354例,伴慢性炎症144例(40.7%);HGPIN组85例,伴慢性炎症13例(15.3%);BPD组332例,伴慢性炎症263例(7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和HGPIN组的PV(P均<0.001)、移行区体积(P均<0.001)和慢性炎症比例(P均<0.001)明显小于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SA水平(P均<0.001),PSAD(P均<0.05)显著高于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炎症(OR=0.8,P=0.015)和PSAD(OR=22.7,P<0.01)是活检结果为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炎症(OR=0.1,P<0.01)和PSAD(OR=15.2,P<0.01)是活检结果为HGPIN的独立危险因素。Gleason评分6~10分组织的慢性炎症检出率分别为70%(35/50)、61%(36/59)、33%(69/209)、12%(3/25),9%(1/11)(P均<0.05),慢性炎症与较高级别肿瘤呈负相关。首次穿刺活检后3年内30例行重复穿刺活检,平均年龄71.2(45~80)岁;平均PSA 20.1(4~39) ng/ml;平均PSAD 0.7(0.2~1.3) ng/ml2;平均PV 39.3(18.5~119.0) ml,平均移行带体积19.9(12.5~40.5) ml。重复活检结果为前列腺癌组(阳性)9例,其中首次活检伴慢性炎症3例,无炎症6例;非前列腺癌组(阴性)21例,其中首次活检伴慢性炎症16例,无炎症5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的PSA(P=0.031),PSAD(P=0.032)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组,慢性炎症比例(P=0.042)低于非前列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炎症(OR=0.7,P=0.012)和PSAD(OR=13.7,P<0.001)是重复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重复活检患者中,综合考虑PSAD(截断值0.15)和首次活检伴慢性炎症,预测结果为阳性8例,真阳性6例;阴性22例,真阴性19例。预测重复活检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90.4%、75.0%、86.3%。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中慢性炎症与活检结果为前列腺癌和高级别肿瘤呈独立负相关。对于PSAD<0.15且首次活检结果有慢性炎症的患者,可避免大部分患者再次进行穿刺活检

  • 标签: 前列腺炎 活组织检查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