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确立准确的临床诊断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诊断思维方法的培养也具有其特征,本文简介了类比诊断方式、假设诊断方式以及演绎诊断方式等几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思维手段和教学感受,并结合案例阐述了各种办法的优缺点,给医学生构建标准的临床诊断理念。

  • 标签: 临床诊断 思维办法 教学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the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和中国哮喘指南在各级医院推广普及,近年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哮喘是异质性疾病,存在各种不同的表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临床实践中,哮喘诊断存在诸多问题,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并存[1]。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其诊断一直是临床上难题。

  • 标签: 不典型哮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影像诊断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分析影像诊断不是孤立的,应与临床思维紧密结合,有助于影像醫生在工作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

  • 标签: 影像诊断 临床实际 诊断思维
  • 简介: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保证正确治疗,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合理性、正确性、有效性,能充分的为患者解除疾苦。

  • 标签: 诊断 思维 正确治疗 治疗方案 有效性
  • 简介:分析了实习医生在临床诊断中的几种思维习惯,并提出了加予矫正的建议.结合临床思维的实践,提出了几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几个要求.

  • 标签: 实习医生 临床思维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症状学理论教学中开展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接受《临床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共350人,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2个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100例,均接受《临床诊断学》课程中症状学内容的授课。试验组40例,采用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方式,整合教学内容,综合应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对照组60例,进行传统讲授式教学。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及学生对教学方法反馈的评价模式评估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总成绩[(85.33±15.44)分]优于对照组[(70.05±18.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P<0.01)。试验组学生反馈评价总分[(79.68±5.56)分]高于对照组[(48.08±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1)。结论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评价更高。

  • 标签: 临床思维 症状学 诊断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重症感染诊断临床思维,评估其对重症感染早期识别的能力。方法对2019年9月26日至28日参加广西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学术年会的临床医务人员就重症感染诊断临床思维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医师、护士、临床药师、医学研究生,除外非临床人员。诊断感染的临床思维依据包括临床症状、特异生化检查、微生物培养、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对各指标的可信度级别归纳为高(可信度51%~100%)、低(可信度0%~50%)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参会人员共600余人,有540人参与问卷调查,参与率约为90.0%;回收合格问卷466份,有效率86.3%;其中医师280份,临床护士155份,临床药师10份,临床研究生21份。医师、护士、临床药师、医学研究生的工作年限分别为(8.2±6.0)、(6.4±6.3)、(4.5±4.0)、(3.8±2.6)年。医师组以中级职称为主(占43.2%),护士组、临床药师组、医学研究生组均以初级职称为主(分别占各自组的53.5%、80.0%、81.0%)。且医师、护士主要来自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分别占73.2%、51.0%)。重症感染诊断临床思维调查结果显示,医生、护士、临床药师、医学研究生4类人群对感染相关症状的认同高度可信度均较一致,其中发热高度可信的比例为80.0%~91.1%,低血压为76.2%~90.0%,意识障碍为80.0%~85.0%,呼吸急促为81.0%~100.0%,尿量减少为81.9%~90.0%。对于病原学培养与NGS结果的解读存在认识水平不足,29.3%~42.6%的医务人员表示对NGS不了解;对病原学标本培养结果的解读也存在差异,医生、护士、临床药师、医学研究生认为标本培养阳性能诊断感染的比例分别为93.6%、85.2%、90.0%、85.7%(P=0.021)。不同人群对于某些传统的感染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增高(χ2=8.542、P=0.026)、C -反应蛋白(CRP)增高(χ2=8.826、P=0.024)、白细胞介素- 6(IL-6)增高(χ2=13.944、P=0.002)、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阳性(χ2=10.988、P=0.009)以及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阳性(χ2=12.306、P=0.004)的可信度认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岗位的临床医务人员对重症感染诊断临床思维存在差异,综合诊断能力有待培养提高。

  • 标签: 重症感染 临床思维 诊断 问卷调查
  • 简介:难治性肺炎或肺部感染是临床上常见而且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所谓“难治性肺炎”,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临床上针对感染虽然采取了全面的通常有效的措施(包括应用了较好的药物),但仍不能取得显著疗效和理想结果的肺炎为难治性肺炎。难治性肺炎多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

  • 标签: 肺炎 难治性肺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对昏迷患者的诊断思维及抢救方法。方法:从我院急诊内科近2年(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昏迷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80例患者中,经诊断,脑卒中患者32例,占比40%,其中脑出血17例,占比21.25%,脑梗死15例,占比18.75%,心血管疾病患者18例,占比22.5%;急性中毒5例(酒精中毒常见),占比6.25%;糖尿病患者14例,占比17.5%;癫痫患者11例,占比13.75%。救治结果:68例患者抢救有效,救治总有效率为85%;1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其中脑出血死亡病例6例,脑梗死死亡3例,心血管死亡3例,总病死率为1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昏迷的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癫痫,急性中毒等。优秀的急诊内科医师应具备对昏迷患者的早期识别,并尽可能使用最短的时间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下一步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 标签: 急诊内科 昏迷患者 临床诊断思维 治疗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人事诊断思维是连接理论的中介,只有用思想驾御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武器。本文提出组织背景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内部环境分析、管理环节分析、人的因素分析等人事诊断思路,将哲学中的相关分析、多元分析、总体分析的理论,回归为解决中问题的思想方法。

  • 标签: 企业 人事部门 组织背景 人事管理系统内部环境 管理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精准诊断大脑后循环缺血综合症的方法;方法将60例因头昏不适的住院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症状体征进行统计以及进行焦虑抑郁量表测定,根据危险因素和量表测定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危险因素结合症状体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60名患者确诊为大脑后循环缺血综合症4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7例,副鼻窦感染3例,睡眠障碍3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结论对于头昏不适的患者应注意危险因素的评估,结合患者症状体征,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有的放矢,能准确的诊断和排除诊断,减少漏诊率、误诊率,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老年 头昏或眩晕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大内科临床思维诊断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出100例,作为本次研究依据,分别对其施以常规诊断方案与大内科临床思维诊断方案,予以病情诊断,而后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各项数据指数均显优常规组,包括:病情确诊时间、初诊结果误诊率与漏诊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均呈现显著差异。结论:在慢性胃炎诊疗中融入大内科临床思维进行诊断,不仅有效缩短病情被确诊时间,还极大的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的发生,其应用价值优异。

  • 标签: 浅析 大内科 临床思维 诊断 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及提升是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议题。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医学领域对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和提升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研人员的思维能力,以适应当代医学科技和实践的需要。

  • 标签: 临床检验 诊断学科 思维能力 培养 提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超声心动图见习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及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临床思维 见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眩晕患者的病因,提高对眩晕患者的诊断认识。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150例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与国内相关研究作对比。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病因百分比有很大差别。结论眩晕最常见的病因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我院大部分病因归于颈椎病、甚至仅仅单纯诊断为眩晕综合症。因此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对眩晕的诊断认识,减少误诊误治迫在眉睫。

  • 标签: 眩晕 病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常规诊断与大内科临床思维对慢性胃炎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于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月选取11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黄白小球法划入两组,即常规组(n=57,常规诊断)和思维组(n=57,大内科临床思维诊断)。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 思维组的漏、误诊率5.26%、确诊(4.07±2.59)d,明显低于常规组17.54%、(6.63±3.22)d(P<0.05)。思维组的治疗效果92.98%,明显大于常规组77.19%(P<0.05)。结论 诊治慢性胃炎时,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优势更明显,能缩短确诊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促使患者病情更快痊愈,保障治疗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明显。

  • 标签: 常规诊断 大内科临床思维 慢性胃炎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采用降阶梯临床思维方式进行诊断对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救治的543例急性胸痛患者,根据诊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275例)与常规组(268例)。研究组中,男175例,女100例,年龄(52.4±20.0)岁,进行降阶梯思维方式管理;常规组中,男156例,女112例,年龄(53.5±21.0)岁,按照传统急诊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急诊科医疗花费、诊断准确率、病死率及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急诊停留时间为(106.7±18.6)min,急诊科医疗花费为(1 244.8±37.9)元,研究组分别为(85.0±7.0)min、(1 032.7±21.8)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00、79.670,均P<0.001)。研究组急诊胸痛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组[98.91%(272/275)比95.52%(256/268),χ2=4.603,P=0.032]。研究组患者病死率为0.73%(2/275),常规组为3.36%(9/2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4,P=0.030)。从接诊分诊合理性、抢救处置及时性和检查转运必要性3个维度对两组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组患者各维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接诊分诊合理性:(4.2±0.5)分比(2.8±1.0)分,t=20.550,P<0.001;抢救处置及时性:(4.5±0.3)分比(2.5±1.1)分,t=28.740,P<0.001;检查转运必要性:(4.6±0.2)分比(3.2±0.8)分,t=27.810,P<0.001]。结论降阶梯临床思维方式可显著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效率,且准确性更高,节约费用,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降阶梯临床思维方式 急诊 胸痛患者 诊断 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