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0例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重点加强饮食控制,饮食宣教,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同时重视心理护理,适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本次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结论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治疗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乳管镜 治疗 护理
  • 简介:乳头溢液在女性中发生率约为10%。以往的主要诊断方法为造影和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阳性率低、敏感性差等不足。纤维作为一种可直视下观察病变管内情况、诊断乳头溢液的新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优势明显。乳头溢液中,非占位性病变占相当比例,既往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本院对98例乳头溢液病例行纤维检查,并对其中55例非占位性病变行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管炎 乳管扩张症
  • 简介:504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对于因乳腺导管局部病变引起的乳头溢液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作用,纤维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符合率为77%

  • 标签: 临床应用 乳镜 纤维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检查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对34例检查的配合步骤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护士在术中熟练掌握各个配合步骤。结论对乳头溢液的患者而言,检查具有直观性、术前定位准确性的优点。手术的环境、仪器设备、用物、人员配备、以及与医生密切的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乳管镜检查 术中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定位切除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纤维诊断为管内肿瘤45例,定位其深度及体表方向。拔出,在同一溢液导管内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做支撑引导,插入深度与纤维插入深度一致。沿标记方向放射状切开乳头乳晕皮肤,硬膜外麻醉导管作支撑引导,解剖病变导管并切除。结果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2例,乳头状瘤病2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乳头状瘤95%(39/41),多发性乳头状瘤50%(1/2),乳头状瘤病50%(1/2);诊断不符合者:病理诊断导管扩张,上皮增生2例,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部分重度增生1例,乳腺癌1例。术后乳头乳房形态良好。结论协助下硬膜外麻醉导管引导下行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准确,病变切除容易,美容效果好,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乳腺疾病 纤维乳管镜 硬膜外麻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乳腺癌保手术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实施保术的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采用检查诊断,对照组采用传统B超等检查,比较两组手术过程、疗效等。研究结果研究组病灶切除准确率为95.00%,对照组为82.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相比传统B超等方式,应用下的保手术疗效更加、创伤更小、术后功能损伤更小,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 标签: 乳管镜 乳腺癌 保乳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纤维在乳腺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价值及发展前景。方法综述纤维的发展简史,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结果纤维在乳腺疾病尤其是伴乳头溢液者应用广泛,已显示出较造影等常规检查方法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可同时行冲洗和下定位、活检、治疗。结论纤维具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是一种很好的内技术,相信能被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管冲洗 活检
  • 简介: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较常见且较重要的症状之一,约10%的女性在乳腺常规检查时被发现有乳头溢液。多数乳头溢液是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以往大多采用乳腺彩色超声多普勒、造影检查、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由于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确诊率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纤维(fiberopticductoscopy,FDS)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成为乳头溢液患者一种全新的检查方法。我院2007年7月-2008年8月,共检查乳头溢液患者112例,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
  • 简介:检查可直接观察乳腺导管系统内病变,是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理想方法之一。对于有占位性病变的导管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及所属区段乳腺组织,传统的手术定位采用体表定位结合溢液管内注射亚甲蓝的方法,但是定位往往不准确,导致手术切除范围过大。近年来,有报道经在病变管内置定位针的方法,有助于术中准确地找到病灶。笔者通过两种定位方式的对照,评估下置入定位针在管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乳管镜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切除 乳管内 定位针 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乳头溢液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检查乳头溢液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性状乳头溢液的诊断有较明显的区别。经病理证实,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为91.2.0%(52/57)。结论可有效提高对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管镜检查 乳头溢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定位切除乳头溢液管内病变的价值。方法将门诊检查发现有管内占位病变的31例乳头溢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定位下的微创手术和常规部分腺体切除术,通过比较,来评价术中纤维定位的乳头溢液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果纤维定位可靠,病灶切除容易,切除范围小,找到管内肿瘤14例,病理诊断率为87.5%(14/16);对照组病灶切除范围大,术后找到病变11例,病理诊断率为73.3%(11/15)。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3,P=0.040)。结论纤维定位下行乳头溢液管内病变切除术,定位可靠,避免手术盲目性,病变切除容易,腺体破坏少、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定位
  • 简介:近年来女性患者出现乳头溢液症状的较多,包括浆液性、清水样、乳汁样以及血性溢液,是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乳头溢血症状,大约50%是乳腺恶性肿瘤。因此,及时准确的检查对管内疾病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纤维检查是诊断乳头溢液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其操作简便、微创、能直接观察管内微小病变部位,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护理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在异常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纤维检查乳头溢液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经纤维诊断为炎28例,其中5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10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为慢性炎;扩张5例;2例为囊性增生,1例为乳腺腺病。单纯扩张及炎,检查术中即予冲洗治疗,取得满意的效。结论纤维应用于乳头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准确、可靠。

  • 标签: 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乳头溢液患者中,纤维的应用效果,评估该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750例乳头溢液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纤维检查,所有患者入选时间均为2011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上述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1750例乳头溢液患者中,管内占位、炎性疾病分别为800例、950例,占比分别为45.71%、54.29%;1750例的病理诊断中,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无肿瘤分别为95例、1155例、500例占比分别为5.43%、66.00%、28.57%。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分别15例(15.79%)、80例(84.21%);良性肿瘤包括腺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不典型增生、单纯性增生分别52例(4.50%)、655例(56.71%)、200例(17.32%)、148例(12.81%)、100例(8.65%);无肿瘤包括炎症、导管扩张症、囊肿分别为150例(30.00%)、300例(60.00%)、50例(10.00%)。结论:纤维应用价值及可行性较高,可以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标签: 乳头溢液 纤维乳管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在乳头溢液性乳腺疾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的12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论检查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少,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为乳腺疾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腺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研究管内窥镜下乳头溢液导管腔内结构变化及病变性状。探索对炎症性乳头溢液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应用管内视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选择其中120例诊断为导管扩张及导管炎症的良性病变患者,利用0.9%氯化钠溶液彻底冲洗腔,排净冲洗液后给予庆大霉素80000U和地塞米松5mg混合液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3个月后管内视复查。结果灌注治疗后随访3个月,120例患者经冲洗、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后104例溢液消失,有效率为86.67%。结论非手术治疗120例为单纯扩张及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疗效较好。

  • 标签: 乳管内窥镜 乳头溢液 乳管扩张 乳管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乳房肿物,无乳房钙化,仅有单孔乳头溢液患者,行检查对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乳头溢液患者,且患者无乳房肿物,无乳房异常钙化,行检查,若发现导管内可疑占位,行溢液导管所在乳腺区段切除术。结果:45人中21人发现导管内占位,其中12人病理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57.1%,5人病理为导管扩张伴炎性细胞浸润,占比23.8%。3人病理为乳腺腺病,占比14.3%。1人为导管原位癌,占比4.8%。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