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国妇联儿童部“实施全面两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调查报告显示,有53.3%的一家庭没有生育意愿。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四项公共服务资源状况,是影响生育决策的重要因素。生育给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间的关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 标签: 家庭教育 生育 全国妇联 资源状况 公共服务 生活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护士对于生育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调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三所医院的在职护士共474名,采用自设的生育意愿调查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工作倦怠评定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进行测评。结果:护士的生育意愿为5.20±3.05,既往生育情况、本人是否独生子女及已生育孩子性别影响护士生育意愿(β=﹣0.58,-0.35,0.43;p

  • 标签: 生育意愿 护士 二孩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全面实施政策。这一政策是继"单独"胎政策之后,在人口政策方面又一重大调整。在全面开放这一政策变化形势下,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生育意愿空间发生了变化。目前研究发现女性生育意愿水平较低且比较稳定,理想生育子女数目和意愿生育数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性别的偏好不断减弱。经济因素不再是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首要因素,女性的权益受保护程度排在首位,成为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第一因素,其次为经济、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在生育问题上女性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 标签: 全面二孩政策 女性 生育意愿 女性权益保护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在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山市生育需求调查数据,在“全面生育政策背景下,重点考察了家庭经济基础、母亲生育的机会成本、家庭资源和支持因素对“准生”育龄妇女生育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育决策是“准生”育龄妇女基于上述因素综合考虑的理性选择结果;虽不同年龄段、在业情况的“准生”育龄妇女生育决策的影响模式存在差异,但长远来看,经济压力、照料子女压力、女性自身事业上发展压力仍然是生育落实的障碍因素。

  • 标签: 全面两孩 二孩生育决策 “准生”育龄妇女 生育机会成本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我国长期的人口红利也随着相应减少。“未富先老”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防止老龄化现象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数量减少、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的进一步严重,从稳定我国国民经济基本盘,推动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的目的出发,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5月31日召开的会议并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设施成为国家政策方针的方向。从“双独”、“单独”到“全面”经过十几年循序渐进的调整,生育孩子的权利正在逐渐回归家庭。但是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政府政策收效甚微,适婚适育年龄的人们的生育意愿并没有因此受到预期刺激,生育意愿的高涨情况也没有到来。我小组拟通过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对策从而推动“三”政策的顺利实施,缓解“三难”的局面,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状,降低经济下行压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标签: “三孩”政策 生育意愿 人口老龄化 配套设施
  • 简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结束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独生子女"浪潮。在人口政策转变的特殊时间节点,作为生育主体的青年人,对生育意愿如何?影响青年生育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 标签: “全面二孩”政策 青年生育 意愿 因素
  • 简介:通过对福建厦门市已育一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文章以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成本-效用学说为分析框架,考察职业女性的生育效用感和再生育成本预估对其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已育一职业女性对待生育的总体意愿并不强;除了个人年龄、一年龄和一性别对其再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对孩子工具效用和优势效用的认同有助于提升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热情,但是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这些可以促进生育的影响并不能真正得以发挥,而对再生育后的职业发展成本和人际关系成本的预估则会显著抑制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积极性,可以说,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再生育成本加大是导致职场女性在问题上呈现低生育热情的双重根源。

  • 标签: 成本-效用 职业女性 二孩生育意愿 生育效用感 再生育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面政策实施后浙江省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杭州市农村社区和城镇居民社区各两个,对育龄居民进行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居民生育意愿率为66.44%,农村居民生育意愿率为64.81%,两者之间没有差别;20~39岁年龄段人群的生育意愿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农村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生育意愿较高;城市居民,本人和配偶是单独或双独的生育意愿高于双非的生育意愿;不要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负担增加、无人照顾和年龄高生育风险大,有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是让孩子有伴、自己将来有更好保障。结论提高经济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有助于政策的实施。

  • 标签: 全面二孩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我国生育政策从“计划生育”到“全面三”发生重大变化,目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全面三”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增长,但还未从根本上解决生育率偏低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全面了解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情况,找出突破口,从而提高人口增长,保障社会有序运行。

  • 标签: 国家政策 影响因素 实践路径
  • 简介:S省的实证研究表明,全面政策实施两年来未能有效刺激女职工的生育意愿。经济压力大和时间缺乏是制约女职工生育的主要因素。要解除女职工生育的后顾之忧,需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措施作支撑。然而,目前的法律保障措施在就业、经济、休假、育儿保障方面均存在不足。为切实推进全面政策,促进我国人口结构的合理化,维护女职工的生育权利,需强化法律保障措施:加强就业法律保障;增强经济法律保障;落实休假法律保障;完善育儿法律保障。

  • 标签: 全面二孩政策 女职工合法权益 生育意愿 生育保障制度
  • 简介: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政策开始正式实施,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调整。为了解市民的反响,近日,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对200户未育家庭进行了生育意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家庭普遍支持政策,但六成以上的家庭并无生育"的愿望。原因主要是经济状况、养育精力和生育风险,所占比例分别为63.8%、26.5%和9.7%。受访家庭普遍期盼政府出台生育补助等激励政策,加强针对生育的配套公共服务,优化养育环境。

  • 标签: 齐齐哈尔 “二孩”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三政策下渝东南地区育龄期妇女生育、三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鼓励生育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渝东南地区适龄女性进行调查,收集一手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生育意愿的各个因素的显著程度,并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不愿意生育和愿意生育的原因。结果: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0.58%。调查结果显示,渝东南地区适龄女性的、三生育意愿较低,只有23.8%的女性愿意生育或三。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工作单位保障水平、子女照料方式、传统观念等。访谈结果显示,不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有养育成本高、工作压力大、缺乏社会保障等;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有喜欢孩子、希望有兄弟姐妹陪伴、认同传统观念等。结论:渝东南地区适龄女性的、三生育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都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生育率,缓解老龄化问题,建议国家出台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鼓励生育政策,如提高生育津贴、增加产假时间、完善幼儿教育和医疗保障等。

  • 标签: []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全面三孩政策 渝东南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龙里县1200对“全面生育意愿夫妇调查结果,并探讨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方法本组研究于2016年1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龙里县辖区内1200对育龄夫妇在全面放开政策后的生育意愿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入统计分析,进而探讨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结果(1)44%的夫妇计划生育个子女、24%夫妇不计划再生育、32%的夫妇目前暂不考虑。计划生育个子女的夫妇中,66%的夫妇愿意接受再生育方面的培训,75.5%的夫妇愿意接受孕前优生服务、74.5%的夫妇愿意接受孕产妇保健服务、76%的夫妇愿意接受住院分娩服务、68%的夫妇愿意接受儿童保健服务。(2)影响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健康状况、养老观念、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影响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因素复杂,计划生育个子女的夫妇所占比例较大。

  • 标签: 育龄夫妇 二孩 生育意愿 因素
  • 简介:摘 要:为探究杭州市青年生育意愿,对杭州城市青年群体展开调查研究,最终发现该群体生育意愿出现生育子女数量存在少生趋向;生育子女性别在趋于平衡的同时存在女孩偏向;意愿生育年龄相比过去有所延后;对于生养子女过程中家庭责任的分配趋于公平化;对生育相关问题的思考呈现多样化等五个特征,并剖析其原因。最后从家庭、社区、工作单位、医疗机构、大众传媒五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建设积极的社会生育风尚,引导树立合理生育意愿

  • 标签: 三孩政策 ,青年,生育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恩施州咸丰县3070名育龄期妇女生育、三意愿进行了调查,为提供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 2023年9月在恩施州咸丰县各医疗机构进行孕前咨询或产检的3070名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生育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约7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育,其中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育。主要原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占40%)、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兄弟姐妹陪伴(占20%)、认为多子女家庭更幸福。政府提供的生育政策和福利待遇也影响了20%的受访者的生育意愿。然而,约20%的受访者表示生育犹豫或不愿意生育,主要原因是生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占40%)、子女教育问题(占35%)和家庭经济压力(占25%)。结论 恩施州咸丰县“ 三生育意愿普遍较高,居住地、生育子女数量是影响女性“ 三生育意愿的因素,为减少母胎不良疾病发生,提高产检质量,建议有剖宫产史妇女在备孕及孕育“三”时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意识,以保障母儿安全,有利于国家“ 三”政策顺利推行。

  • 标签: 育龄妇女 生育意愿 原因分析
  • 简介:近期,辽宁、湖北、陕西等地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文件,引发舆论关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为1723万,比2016年(1786万)下降3.5%。2017年是我国实行“全面”政策的第年,预计应该是生育率回弹的高峰年份,却出现了生育率的下跌,让人颇感意外。那么,我国生育形势和人口前景究竟如何?

  • 标签: 生育率 政策文件 国家统计局 人口数
  • 简介:论文针对现有研究关于通婚圈与“生育”作者指出,原文论证的大前提并不可靠、小前提也不成立,和统计表格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政策间关系的结论,从论证逻辑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进行了质疑。因而无法推断出研究结论。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原文在文献引用,

  • 标签: 通婚圈 二孩生育 城市 青年
  • 简介:利用两项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对不同生育政策潜在人口的结构及生育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在实施的三项生育政策,总共覆盖到现有一育龄夫妇的40%,而将来可能实施的“全面”政策,则覆盖到现有一育龄夫妇的60%;但在符合“全面”政策的人口中,一半左右已经超过了生育高峰年龄,特别是城市中,这一比例接近70%;符合“单独”条件的对象想生的比例大约为25%-40%,远低于政策实施前全国调查中60%的结果;育龄女性的年龄对计划生育的时间有一定影响,随着育龄女性的年龄增高,计划一两年内怀孕生育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 标签: 生育政策 生育意愿 人口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沙市育龄妇女的三生育意愿、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等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并为我国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提供相应借鉴。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问卷5170份,并开展影响长沙市育龄妇女剩余三意愿的相应要素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无生育意愿的育龄妇女超半数以上;经过回归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妇女的生育意愿,要比非独生子女妇女的生育意愿要将更强;农业户籍妇女的生育意愿,也要比城市户籍妇女要强;而生育意愿和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负相关。结论: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显示,长沙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并不高,其中家庭条件、是否独生子女、年龄、户籍等,都对长沙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

  • 标签: 三孩政策 长沙市 育龄妇女 生育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