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评价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SSR)在FD合并焦虑症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FD合并焦虑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前后进行刺激SSR检查。结果:给予文拉法辛治疗12周后SSR潜伏期与波幅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FD合并焦虑症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抗焦虑治疗后能缓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SSR是一种无创的,能评价FD合并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的神经生理检查。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症 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 自主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特征。方法:通过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10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观察和测量,收集并分析了他们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数据。结果: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方面的表现特点。结论:对于深入了解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血管性痴呆 交感神经 皮肤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schemia,VBI)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的特点。方法我们用回顾、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VBI患者的SSR表现。结果VBI患者SS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潜伏期延长,波幅(率)降低。结论SSR能客观地判断VBI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可作为VBI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简介:皮肤电反应是机体受到刺激后皮肤所发生的电传导变化,是皮肤的一种生理反应,是情绪的生理指标,也是犯罪心理生理检测的指标。皮肤电反应的生理机制决定了其代表性和敏感性强于其他诸多情绪生理指标。因此,皮肤电反应是犯罪心理生理检测各测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在测试中具有最大的价值。

  • 标签: 皮肤电反应 犯罪心理生理检测 代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研究证实,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本文阐述了卒中后交感神经激活途径及交感神经如何通过神经、体液途径作用于免疫系统,旨在探讨卒中后感染发生的机制,为预防卒中后感染的发生和改善卒中病人预后提供思路。

  • 标签: 卒中 感染 免疫抑制 交感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交感神经传出支不同强度的紧张性活动与胆囊内压(gallbladderpressureGP)改变的关系。方法成年家兔禁食但自由饮水15~18h后麻醉,胆囊内置入蛙膀胱囊,用不同强度刺激交感神经外周端,同时记录家兔胆囊内压值的变化。结果家兔GP随对交感神经刺激强度增大,在0.25mv刺激强度时出现GP最大,之后随刺激增加,GP逐渐减小。结论不同强度强度刺激交感神经时,GP收缩曲线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catheter-based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CRSD)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热点,大量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表明肾脏去交感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血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即有外科切除内脏神经治疗难控制性高血压的研究,通过切除胸腰部内脏神经、肾交感神经达到降压目的[1],但因严重并发症限制其进一步发展。Krum等[2]创立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研究,大大拓宽了治疗高血压的新视野。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渐发现肾脏去交感化并不局限于降压,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等均有一定改善。

  • 标签: 经导管射频消融 去交感神经 射频消融术 肾脏 顽固性高血压 睡眠呼吸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因肺癌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组织,侵犯颈胸交感神经链导致由右手掌发起的全身灼热症,给予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链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个月,上肢及全身灼热症状未再出现。

  • 标签: 肺肿瘤 胸交感神经链 灼热 射频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颈交感神经对于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患者行颈交感神经交替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经过10-30天的治疗后,患者面神经麻痹痊愈或明显好转。结论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我们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8mg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后,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颈交感神经阻滞 神经麻痹 治疗
  • 简介:交感神经过度反射AHR是高位脊髓损伤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认为AHR是由于高位(T_6以上)脊髓损伤病人,损伤平面以下植物神经系统内部调节平衡障碍所致。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支配区受到刺激,可发生交感神经过度反射,主要表现:血压急剧升高,脉搏变慢、头痛、视物模糊、呼吸困难、出汗、鸡皮疹、神经功能正常部位皮肤潮红等症状。但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射发作时症状繁多,又缺乏特异性,给护理观察带来一定困难,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或处理不当将导致血压急骤升高,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甚至死亡。结合本组病人的护理,我们的体会是,正确认识AHR,消除易引起AHR各种诱发因素,是预防和治疗AHR,消除易引起AHR各种诱发因素,是预防和治疗AHR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脊髓损伤 交感神经过度反射 护理
  • 简介:脸红(rednessoftheface)可以因很多因素引起,如害羞、温度升高、喝酒、皮肤病(如酒糟鼻)等。颜面潮红(blushing)主要是由情绪紧张引起的频繁发作的脸红;颜面潮红完全不能被人的意愿所控制。这种不受意愿控制的表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社交恐惧、回避社交行为、药物滥用和出现自杀观念,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社交和工作而成为一种病症。根据《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这种病症属于:社交恐怖症(社会焦虑恐怖症)(F40.1)。颜面潮红是社交恐怖症的一个主要症状,亦称赤面恐怖症。颜面潮红治疗相对困难,药物与心理治疗远期疗效并不明确。近20a出现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颜面潮红的方法,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颜面潮红 胸交感神经阻断术 胸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免疫细胞在机体各部位之间不停地迁徙,对于抗原识别和启动快速有效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和身体应激可引起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分布改变,而交感神经在调节应激引起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再分布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神经和免疫相互调节机制研究表明,交感神经活化时通过释放儿茶酚氨类神经介质,一方面通过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对免疫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分布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参与调节慢性应激时淋巴细胞数目下降。

  • 标签: 交感神经 淋巴细胞 分布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交感神经性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通过随机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牵引、以及推拿、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是在上述治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然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因此需要对所选患者进行长达半年的随访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了11例,有5例患者好转,剩余4例患者未愈,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了12例,有6例患者好转,未愈2例。最终得出结论由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较少,因此其诊断与治疗都比较苦难,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资料排出其他类似疾病的干扰,治疗时尽量不采用手术疗法,尽量降低颈椎病的复发率。

  • 标签: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又称颈动脉外膜剥离术、颈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离术、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等,目前尚无统一命名,主要通过手术切除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术式已在神经外科领域应用数十年,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主要应用于脑缺血性疾病(如烟雾病)及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现将该术式的历史沿革、相关解剖、手术方法、临床应用及可能机理作一综述。

  • 标签: 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切除术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人(20例)、糖尿病患者30例,同时进行SSR检测,记录潜伏期、波幅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肢SSR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在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的自主神经病变的准确诊断更加困难,无证据可依,行SSR检测,则可及时早期做出诊断。

  • 标签: 交感皮肤反应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V)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本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NCV异常率36.3%,SSR异常率58.8%,其中SSR潜伏时延长异常率高,且下肢神经病变程度较上肢严重。结论联合采用NCV、SSR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