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不足(VBI)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将80例-基底动脉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人,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用药15d后观察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不足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银杏达莫 奥扎格雷钠
  • 简介:眩晕的病因非常复杂,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如耳源性、神经源性、眼源性和其他病因等。

  • 标签: 诊断 动脉 多学科 病因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基底动脉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我院治疗的-基底动脉不足患者共有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0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基底动脉不足,伴有眩晕等症状。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长春西汀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倍他司汀等药物治疗,探讨基底动脉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中患者治疗效果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VA、BA、PCA的血液流速增加,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其患者及家属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使用通血栓、倍他司汀治疗-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态,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临床治疗
  • 简介:“VBI”是很长时间以来使我国神经科医生感到困惑的一个概念。这一术语在临床初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那些表现为头昏、眩晕、步态不稳、甚至伴有耳鸣且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和神经影像学异常者,多数会冠以“VBI”的诊断。

  • 标签: 临床诊断 动脉 神经系统 VBI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基底动脉不足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基底动脉不足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取风池,完骨,天柱,百会,颈夹脊穴。药物组取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口服结合丁咯地尔或舒宁静点改善脑。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6.7%,药物组总有效率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基底动脉不足疗效确切。

  • 标签: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风池 完骨 天柱 百会 颈夹脊穴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分析基底动脉不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间住院的136例基底动脉不足(VBI)患者,通过对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头CT或MRI检查的调查,对其病因、危险因素及性别、年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女性占优势,其中一半女性处在更年期阶段。85%患者具备了多种危险因素。经治疗65%患者在24h内缓解,97%患者72h缓解。结论基底动脉不足为多因素发病,应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56例-基底动脉不足,均经颈颅多普勒及脑血流图确诊。对其发病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意见。56例均给予病因治疗、镇静、扩张血管、促进神经代谢药物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不足(VBI)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科收治96例-基底动脉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人,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血栓通静脉滴注,用药14d后观察临床改善情况,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不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银杏达莫 奥扎格雷钠 血栓通
  • 简介:目的探讨基底动脉不足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97例患者中女性63例,男性34例.年龄34~79岁,平均50.78岁.分别进行椎动脉MRA及TCD检查.符合基底动脉不足诊断标准.结果97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61例(占62.88%),TCD异常83例(占85.56%).结论椎动脉本身退变因素导致基底动脉不足是一个主要因素.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MRA表现 诊断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眩晕
  • 简介:摘要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基底动脉不足(VB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VBI患者行TCD检测,观察基底动脉流速,并对流速与潜伏期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150例中130例为异常,总异常率为86.66%,血流速度减慢102例,异常率为68.0%。结论经颅多普勒的检测为-基底动脉不足提供了一个无创伤性、简便又准确的诊断方法,并能了解血管的血流情况,有利于对轻度-基底动脉不足作出诊断。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TCD
  • 简介:临床上眩晕病人并不少见,除有明确病因者外,在临床医师的惯用思维中,会给这些眩晕患者常规作颈椎X线片和TCD检查。只要照片中有“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变”或TCD报告“血流增快”“血流减慢”,往往不作综合的具体判断,旋即作出“堡基底动脉不足”的诊断,并把颈椎病作为病因。事实上,“动脉不足”这一概念已被泛化和滥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诊断更新认识。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后循环缺血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骨质增生 临床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患者中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5月-2020年8月接诊50例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温针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本文对温针灸在-基底动脉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针对某医院临床病例,对温针灸与常规针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治疗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治疗方法,6次为一个疗程,在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患者的病症体征进行了观察,从而了解到哪种治疗方法效果更强。结果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效果总有效率为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方式在-基底动脉不足眩晕疾病中发挥着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温针灸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底动脉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内耳等部位的.最常见的症状有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我们采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赛莱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基底动脉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步长脑心通,对照组25例给予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TC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是治疗-基底动脉不足安全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临床。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步长脑心通
  • 简介:基底动脉不足(VBI)定义为基底动脉血管渐进性、反复性痉挛、受压或堵塞,导致基底动脉系统不足所产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基底动脉不足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其进一步发展能引起后循环梗死而危及生命,近年来逐渐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应用长春西汀治疗本院60例VBI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长春西汀 疗效 治疗 椎基底动脉系统 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