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首位伤害死因,是15—4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和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全国道路交通伤害医院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流行情况,本文对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于2015年间收集的道路交通伤害医院监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伤害是门(急)诊就诊伤害病例的第二位伤害发生原因,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病例年龄构成主要为45—64岁、30—44岁和15~29岁。伤害部位主要为头部、下肢和多部位,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骨折和锐器伤/开放伤,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监测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 概述智慧交通视域下道路交通的特点及变化,探讨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预防策略。方法 提出“天人合一”生态预防模型;“致因理论 -认知约束 -事故分析”系统叠加模型;跨学科“交通技术 +医学”智能交通伤害流行病监测模型。预测新技术背景下道路交通伤害的发展趋势。 结果 智慧交通视域下的道路交通伤害具有多因素聚合与叠加效应;应加强智能驾驶仿真伤害模拟数据收集、聚合及转化研究;提升交互诱导机制,避免人 -机 -路 -环境技术误差,减少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频次与规模。结论 从理论层面研讨智慧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策略,对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智慧交通 伤害流行病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概述智慧交通视域下道路交通的特点及变化,探讨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预防策略。方法提出“天人合一”生态预防模型;“致因理论-认知约束-事故分析”系统叠加模型;跨学科“交通技术+医学”智能交通伤害流行病监测模型。预测新技术背景下道路交通伤害的发展趋势。结果智慧交通视域下的道路交通伤害具有多因素聚合与叠加效应;应加强智能驾驶仿真伤害模拟数据收集、聚合及转化研究;提升交互诱导机制,避免人-机-路-环境技术误差,减少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频次与规模。结论从理论层面研讨智慧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策略,对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智慧交通 伤害流行病 预防
  • 简介:本文对上海2011—2014年发生的所有涉及儿童伤亡的交通事故进行研究,并将上海儿童道路使用者分为5类:行人、乘坐非机动车、乘坐小型客车、骑非机动车及使用其他交通方式的儿童,每种道路使用者都具有不同的事故特点及伤害结果。其中儿童最容易遭受伤害交通方式是步行(38%)和乘坐非机动车(34%)。本文将在一个安全研究领域中综合分析上海所有涉及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并提出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和预防建议。

  • 标签: 儿童 交通事故 伤害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昆明市道路交通伤害人员分布的流行现状和特点,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市、1类农村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共调查11628人。结果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0.7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成年劳动力人口明显高于老年与幼年人口。事故原因由机动车驾驶员责任引起占61.73%,其中酒后驾驶和超速行驶占到8%和40%。致伤车辆主要由小型客车和摩托车引起分别占25.93%和38.27%。我市受伤时道路类型以普通公路和农村道路为最高。结论通过多种措施干预,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人员分布 流行现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西地区5家哨点医院监测的道路交通伤害(RTI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RTI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针对性干预的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广西5家哨点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隆安县人民医院、崇左市扶绥县人民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1 448例RTIs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包括路交通伤害患者性别、年龄、伤害发生时间、道路、部位、急诊滞留时间等,并分析变化规律。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1 448例RTIs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61∶1,年龄为(43.90±19.10)岁。RTIs在8月份最高发(200例,13.81%),24 h内以16∶00~17∶59时间段最高发(228例,15.75%)。RTIs发生场景中直行道路占72.10%,搭载工具中电动摩托车占48.48%。道路交通伤害受伤类型主要为闭合型(990例,68.37%),受伤部位主要为皮肤(742例,51.24%)和颅脑(310例,21.41%),颅脑损伤占死亡病例的55.00%。院前转运方式通过120比例最高占97.10%。结论广西道路交通伤的高发期为每年8月,每日16:00~17∶59时间段高发。电动摩托车事故在广西RTIs中占有重要比例,颅脑损伤是导致交通伤害死亡的重要原因。医疗急救部门应重视RTIs,特别是颅脑损伤的快速甄别和救治。

  • 标签: 事故,交通 流行病学 颅脑损伤 院前转运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的80例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的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的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的院前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童 交通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明市居民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点和疾病经济负担情况。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市、1类农村和2类农村各3个县区进行调查,共调查11628人。结果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0.7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成年劳动力人口明显高于老年与幼年人口。完全恢复、导致残疾、导致死亡所占比例分别为91.36%、6.17%、2.47%。伤害后治疗费花费人均3717.49元,最高超过10万元。结论道路交通伤害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力最大,造成疾病及经济负担最重的一类伤害,急需我们加强预防控制。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流行病学 疾病负担
  • 简介:多发性创伤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器官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1996~2000年住院儿童意外损伤的调查分析;潍坊市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分析;富阳市农村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银川市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锦州医学院学生动物致伤分析;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未遂的病例对照研究;

  • 标签: 1996~2000年 APACHEⅡ评分 器官功能监测 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意外伤害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上海市卢湾区近3年犬咬伤者处理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无锡市1996~2000年伤害死亡状况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沈阳市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分析;怀远县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14a以下儿童眼外伤情况分析;大连市2所小学学生意外伤害调查。

  • 标签: Logistic回归分析 1996~2000年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上海市卢湾区 潜在寿命损失 流行病学特点
  • 简介:见到她纯属意外。那天在街上行走时,听到身后有女人叫我的名字。回过头,她稳稳地站在我面前,心没来由地乱跳了起来。这时,我恨不能给自己一个耳光,我觉得自己很没有出息。面前的女人是我女朋友,只不过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这中间早断了联系。可现

  • 标签:
  • 简介:一点点伤害使我们学会了沉默。不要在午夜回到黑暗的卧室,那里除了安眠药一无所有,不要趁着所有人熟睡的时候剪指甲,痕迹不会在黑暗中被遮挡,就像白天星星还在照耀我们。

  • 标签: 陌生人 伤害 卧室 刀子 二十年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