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第171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1号公布自2(107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条例
  • 简介:人体器官移植,是21世纪以来医学领域中施行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它是人类改变传统的药物等救治方法,使许多本来难以恢复健康的病人得以康复,使许多不治之症患者有了生的希望。它为医学领域救死扶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人体器官移植立法为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 标签: 医学领域 不治之症 病人 患者 改变 康复
  • 简介:人体器官移植是医学科学的重大进步,已经成为拯救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重要手段。该文采用比较方法分析了中国第一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存在的不足,并就完善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从可移植器官范围、基本原则、捐献人范围和脑死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器官移楠 脑死亡 捐献人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并规定摘取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器官的和非法摘取尸体器官的行为应予以刑事处罚,有力地打击了人体器官移植犯罪。但是刑事立法仍然存有缺漏。一方面,刑法对于非法摘取活体器官和尸体器官行为的定性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刑法未规定买卖、走私人体器官行为和摘取精神病人器官行为的刑事责任。因此,应当补充和完善刑事立法,有效打击和遏制人体器官移植犯罪。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走私人体器官罪
  • 简介:人体器官移植在医学发展史中开创了新的一页,现在已从实验阶段发展成为一种真正应用于治疗疾病,解除病人痛苦的实用性专门技术.在某些领域,它正在成为常规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常规治疗 医学发展 病人 疾病 实验 阶段
  • 简介:摘要:人体器官移植作为一种医学技术手段,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不少患者获得救助的最后希望。器官移植技术存在移植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而移植器官来源不足又牵涉到器官来源、器官分配、器官供受体权益、器官补偿方式等多个层面的伦理困境。一,器官来源上,尸体器官最重要的是“脑死亡”标准的不认同和传统观念的抵制,活体器官的摘取涉及到对供体的机体和心理创伤。二,器官供求不均导致器官分配的窘迫,如何根据受体与器官的医学条件和相关的社会标准进行公正合理的器官分配仍需进一步完善。三,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应注重供受体双方的权益,满足自愿、自主、知情、尊重、保护隐私等原则。四,器官补偿方式的确定,必须以激励而非利益为目的,避免器官买卖的发生。器官移植的核心不是为了提高技术, 而是人类本身,因此这个话题始终承载着重要的生命伦理意义。总之,从法律规定、医学角度以及社会层面更规范化地管理器官移植整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把器官移植技术服务于人类,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脑死亡 器官分配 补偿方式 医学伦理
  • 简介:人体器官移植技术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巅",它的应用使得人类医学科学的发展有了革命性变化。随着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出台,中国器官移植法律制度已基本成型。不可否认的是,该条例在诸多方面缺乏细致规定,对诸如脑死亡、器官移植协调机制、补偿措施等敏感问题的规定仍属空白。该文评析了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中国器官移植立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器官移植 捐献人 脑死亡 补偿制度 器官移植犯罪
  • 简介:随着器官移植患者需求的不断攀长,而供体器官又极其缺乏,加之我国现行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相应的管理规范不健全,如何依法、依规地开展人体器官移植,不被非法分子利用,是医疗机构乃至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器官移植对象审查不谨慎,间接推动人体器官非法交易;二是器官移植手术排序不透明,违反法律法规;三是摘取供体器官制度不健全,容易引发诉讼等。然后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社会认识不足、医疗机构重视不够、器官来源标准和程序不规范是其影响因素。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法律风险 原因分析
  • 简介:<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健康,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指将他人的具有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技术。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执业医师法 省级卫生行政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卫生行政部门
  • 简介:生命权是一切权利之根本,属于基本人权之范畴。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式,人体器官移植应恪守尊重生命权的原则。因此,对人体器官捐献、摘取和器官捐献者生命状态的判定应遵循严格程序,器官摘取和移植中的相关法律责任要明确规定。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根据上述要求,加以完善。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生命权 程序 脑死亡
  • 简介: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国务院令 医疗质量 人体健康 合法权益 人体细胞
  • 简介:1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观现状和立法概况人体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以来医学领域中开展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使许多难以治愈的器官功能衰竭或器官损坏病人得以康复.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现状 伦理观念 立法 肾移植
  • 简介:卫生部2006年3月27日制定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并定于7月1日起实行。该规定明确提出,人体器官不得买卖;医疗机构临床用于移植器官必须经捐赠者书面同意;捐赠者有权在器官移植前拒绝捐赠器官。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必须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该规定的规定,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器官移植相应专业诊疗科目登记。未取得器官

  • 标签: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器官移植技术 临床应用 人体器官 卫生部 行规
  • 简介:编者提按: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不仅是实证法上,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自然法上以及伦理、道德和文化上的问题.然而,尽管许多问题远未解决,但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早已经是操作中的事情了.因为,生命的渴望、需求和救助乃是可以超越实证法并且居于自然法首要的根本原则,也是天下众生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普遍法则.当然,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有生命的人对无生命的人那种不言自明的绝对支配力量.在我国,由于目前仍然缺少有关的国家立法,加上传统文化对于人体器官移植的内心排斥,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更是一个困扰非常,行之艰难的问题.事实上,如何规范人体器官的捐献与移植,究竟有哪些不可逾越的限制,具体如何来操作,这不仅是法律技术上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能够直接反映特定民族国家文化传统、文明发展水平以及法治程度的观念和制度问题.此处文章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放眼于世界各国,对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一些基本原则作了概括与阐释,较为清楚和全面地反映了此中所涉的文化、伦理和制度定位.窃以为于当今我国有关立法之制定及已然操作之的实践个案均有启发借鉴之意义.因以荐之.

  • 标签: 立法原则 人体器官移植 人体器官捐献 中国 《人体器官移植法案》
  • 简介:【眼】人的眼球直径约为2.5厘米,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00万个细胞,其中13000万个是杆状的负责接收黑白的画面;另外700多万个是锥形的负责接收彩色画面。它可以同时处理150万条信息。眼睛眨一次只需要1/20秒,每天约留下50000多幅图象。每只眼睛约有200根睫毛,寿命在3~5个月。

  • 标签: 人体器官 眼球 画面 眼睛 细胞
  • 简介:最近,因国家有关部门承诺将取消死囚捐献,并称《器官移植条例》年内或将完成修订,一时间,关于器官捐献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 标签: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医疗卫生行业 发展现状
  • 简介: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对象——人体器官的认定,不应局限于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规定,而应进行扩大解释,包括部分具有移植可能性的重要的人体组织。理由在于:刑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本罪器官的含义,广义的人体器官概念亦包括人体组织在内。刑法的用语具有特殊性,认定犯罪对象应当根据该罪名的保护法益和设立目的来认定。

  • 标签: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人体器官 人体组织
  • 简介:1人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必要性器官捐献是指公民自愿将自己具有生理机能的器官、组织以及公民死后的遗体赠与他人的行为。捐献器官存在两类形式,一类是捐献者志愿死后捐献自己身体的器官,即遗体捐献;另一类是捐献者捐献自己的活体器官,即活体捐献。活体捐赠是指在不影响器官捐献者生命安全和不造成其健康损害的前提下,由健康的成人个体自愿提供生理和技术上可以切取的部分器官移植给他人。

  • 标签: 器官捐献者 立法研究 活体器官 生理机能 遗体捐献 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