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人口迁移决不是新近出现的现象,但目前我们所处的无疑是人类迁移的黄金时代。人们总是表现出这样一种自然习性:偏爱具有更多财富、更舒适、更富有、更文明的地方,而不喜欢定居于他们的出生地。迁移只是在二十世纪才具有一种普遍的、大规模的性质。陆路、海路、横跨大陆的铁路线,尤其是速度日益加快的航空工具的出现,使更多的人可以简便而从容地去旅行,其费用却越来越低,因而,当今的每时每刻都有许多

  • 标签: 国际迁移 人口迁移 少数民族 发展中国家 移民 移居国外
  • 简介:<正>一福建民间各家族重视血缘嗣系,严格地讲,是重视男子的血缘嗣系,男子作为家族传宗接代的中心,不能不对家族的人口结构和变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首先,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普遍存在,女子虽是其兄弟的同胞骨肉,但她们不能享受同兄弟们一样的经济、教育、社交等权利。在婚姻关系上,家族为了保证血缘嗣系的沿继,严格规定男子后裔不得为他姓子,男子长大后,娶取他姓女子组成家庭,为家族传宗接代。而女子在原则上是要出嫁给外姓人,故在福建民间常戏称女儿为“外姓人”、“别家人”。父母对于女儿的责任主要在于养育,养育成人后,便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外姓媳妇”。

  • 标签: 家族 螟蛉 人口变迁 明清福建 外植 诏安县
  • 简介:隆德县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境内群山绵亘,沟壑纵横,关山险阻,水道西行,是西北联系中原、华中及西南地区的通衢要地,自古有“关陇锁钥”之誉。自宋朝天禧元年(1017)在兴隆川建羊牧隆城起,屈指算来,隆德建县已近千年。

  • 标签: 隆德县 人口变化 变迁 宁夏南部 西南地区
  • 简介:自1934年部分东迁哈萨克人首次进入青海境内起,经过10多年的迁移与纷争,至1954年时哈萨克人口总数在1500左右。之后的30余年间青海哈萨克人进入了稳定生活的时期。1984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决定返迁北新疆各地,而自1985年春天始部分又陆续返回青海格尔木市周边游牧地区,直至2001年,在政府的主导下大部分被整体安置在青海省大柴旦马海地区,少部分迁移至新疆奎屯开干齐镇。自此,马海哈萨克村成为青海省唯一的哈萨克族村落,至2014年4月,总人口为484人。梳理青海哈萨克族1934-2014的人口变迁不难发现:反复迁移是造成青海哈萨克族人口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青海哈萨克 人口变迁 反复迁移
  • 简介:摘要本文就维吾尔族的人口变迁这个角度,以维吾尔族人口规模及数量变动、城乡分布以及未来的预测这三个方面对维吾尔族的人口变迁做了简单描述与内在分析,以图对维吾尔族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思考。

  • 标签: 维吾尔族 城乡分布 人口变迁
  • 简介:人口变化是西宁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代西宁人口变化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指出近代西宁城市人口变化的几个特征:第一,近代以来,西宁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第二,城市人口发展相对缓慢,籍贯构成中本地人口居多;第三,城市人口职业构成出现细密化倾向。

  • 标签: 近代 西宁 城市人口
  • 简介:本章主要探讨八十年代以后泰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但是,泰国的农村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并没有出现骤然的变动。泰国农村自六十年代(有的地方还要早些)以来就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在量方面(例如,居民迁移到城市去)和质方面(例如,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本文却是以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变化为考察中心的,譬如说,1980—85年的五年期间内农村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00%,其后,到1989年则下降到1.59%。如果

  • 标签: 八十年代 人口移动 地方生产总值 城市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亚洲经济研究所
  • 简介:中国近代人口变迁及城乡人口结构的现代启示姜涛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繁衍,似乎太急促了。人们刚刚送走“世界五十亿人口日”(1987年),便迎来“亚洲三十亿人口日”(1988年)。而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早在1981年就已步入10亿人口的大关。当代中国...

  • 标签: 中国近代 城乡人口结构 现代启示 人口变迁 东部季风区 中国人口
  • 简介:21世纪以来,广东城镇化进程加速,这对广东农村人口数量、结构与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2000年以来数据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探析在城镇化背景下广东农村人口在数量、结构、素质、生育状况与人口流向的变化,同时分析城镇化带来的诸如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发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广东农村人口问题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农村人口 城镇化 广东
  • 简介:基于北京、上海、宁波、东莞、长沙五市所作关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问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内部变化不同步,期望子女数的变迁相对较快,性别偏好与生育动机变迁相对迟缓。生育上的男孩偏好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观依然重要,并对生育行为产生影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方面与当地居民的差距,使其缺乏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有效支撑。

  • 标签: 生育意愿 性别偏好 生育行为
  • 简介:海南岛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主要人口构成为汉族和黎族.历史上黎族最早来此定居,相隔一千余年后,汉族首先通过征讨的殖民手段进行军事移民.随后历经二千年,汉族不断迁入海南岛,逐渐成为主导民族.由于汉黎交融的历史首先表现为人口的机械性增减过程,因此,根据海南岛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变迁的资料,运用逻辑归纳方法初步统计人口时间序列变化情况,并采用SPSS软件模拟历史人口增长模型来分析海南岛人口历史变迁现象及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海南岛的文明史,把握海南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 标签: 海南岛 人口变迁 统计模型 历史变迁
  • 简介: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王朝人口政策、人口迁徙等,成为与城市人口增减颇为相关的因素。王朝更迭之际,人口虽偶有减少,全国总体人口、都城及主要地方性城市居民人数多呈增长态势。都市外来流动人口增多,人口密度上升,活动性增强,人口结构、布局与发展趋势发生明显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在促成新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同时,利于城市内部劳动力的增加以及多样化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创造。外来居民与城市原住民融合,为城市繁荣带来新鲜气息,促进社会流动,改变着城市的文化、社会风尚、人口分布格局与城市空间。

  • 标签: 城市 人口 隋代 唐代
  • 简介:民间文化具有很强的地缘文化属性,它的风格变化直接取决于地域风俗特征的变迁,而风俗又是民间艺术生长与繁衍的先天母体。鄂东在长江中游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民俗与民间艺术具有多种风格相互融合的倾向。故而考察鄂东民间艺术的风格必定要考察其历史上民族迁徙和移民背后的风俗变迁。本文试从鄂东的地理位置、早期的民族迁徙和明清移民历史等三个方面来考察鄂东民间艺术变化的历史原因以及在这种历史变迁影响下民间艺术的特征。

  • 标签: 鄂东 民间艺术 人口变迁 巴苗风格 艺术特征
  • 简介:人口特质,指的是社会中某类人口的特殊规定性。农民工群体自身的人口特质条件在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权利意识、行事规则、文化趋好等方面与城市居民有着较大差异,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有着潜在的影响。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着手,改变农民工群体的人口特质,以使其尽快适应城市社会生活,与城市环境之间建立起新的适应性平衡。

  • 标签: 农民工 人口特质 市民化 城乡
  • 简介: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美国西岸的湾区,更是亚裔移民人口的集中地。希活加州州立大学教授胡大伟,日前针对湾区近10年的亚裔人口分布,举行了一场名为“超越华埠:改变中的湾区亚裔地理分埠”的演讲,旨在透过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来分析湾区亚裔人口的分布与变迁

  • 标签: 人口变迁 亚裔 华裔教授 美国 移民国家 移民人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12
  • 简介:棚民又赁垦别山,嘉庆《于潜县志》亦有外来移民垦山种植玉米导致水土流失的记载,探究外来移民在本地的经济活动及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标签: 人口流动 流动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变迁
  • 简介:人口问题已经由一个伦理关照的生态话题推置到生命权力的高度。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的生产、生活甚至死亡都被资本所牢牢钳制,与之伴随着人口的管理、生育政策的变化都被赋予政治意蕴,生命政治化成为现时人口问题的新奇所在;而只有推进制度变迁,才能根除资本理性下“不正常的人”和“危险的人”的频现,消解人口的敌托邦幻象。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同时,必须防范经济快速增长与上层建筑结构的不兼容性和巨大裂变,将人口及生育政策的有序变动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人口生态良性运行,实现生命主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成果的共享式发展。

  • 标签: 人口生态 生命政治 全面发展 制度变迁
  • 简介:历史上黄河变迁十分频繁,流域内自然、人文都深受其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光绪年间山东境内黄河灾害与人口迁移的关系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黄灾已经遍及整个山东黄河沿岸,人口迁移也自西徂东普遍展开,主要有后撤型、移民黄河三角州、南迁、走西北、闯关东等。但相比之下,运河东部灾情重于西部,与此相应的人口迁移活动以东部为主。又因黄灾由河道而外渐轻,所以人口迁移也自河而外递减。迁移形式为自发性、组织性并存,且具时空差异等特点。移民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了迁入地和迁出地

  • 标签: 山东 黄灾 人口迁移
  • 简介:多民族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族际流动。在此过程中,不同民族成员身份的认同都有其核心的构成要素——族性。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民族成员个体的族性会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这种变迁既有伴随着少数民族成员的城市适应和融入而产生的族性的内嵌和交融,也有伴随着少数民族成员城市融入的社会紧张和社会排斥而产生的族性表达和彰显。

  • 标签: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族性 族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