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首位伤害死因,是15—4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和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全国道路交通伤害医院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流行情况,本文对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于2015年间收集的道路交通伤害医院监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伤害是门(急)诊就诊伤害病例的第二位伤害发生原因,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病例年龄构成主要为45—64岁、30—44岁和15~29岁。伤害部位主要为头部、下肢和多部位,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骨折和锐器伤/开放伤,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监测 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急诊科的伤害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就诊的3500例身体受创伤者的个人资料,统计患者的受伤情况.结果:3500例受伤者中,男性2849例、女性651例,意外伤害2831例(80.89%)、他伤572例(16.34%)、自伤97例(2.77%).按伤者职业构成比从高到底统计,依次为工人1671例(47.74%)、学生486例(13.89%)、农民404例(11.55%)、商人327例(9.34%)、干部职员296例(8.46%)、学前儿童116例(3.31%)、待业105例(3.00%)、其它95例(2.71%).结论:对医院急诊科进行伤害监测是有必要的,不仅能够获得客观的伤害事件信息,而且又能在监测中发现急诊存在的不足.当前,急诊伤害监测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现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伤害监测系统.

  • 标签: 医院 急诊 伤害监测 分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为完善社区伤害监测体系,并进一步制定社区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伤害报告病例。结果共纳入792例有效伤害病例,其中男性362名,占45.70%;女性430名,占54.3%,男女性别比为11.19。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段,占总病例的70.0%。伤害主要发生在11月和12月份,上午8-10时,下午的14-16时。伤害原因主要为跌倒/坠落(40.5%);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家务,主要地点是家中。不同性别主要在伤害发生部位有所不同;不同年龄主要在伤害发生原因、部位、伤害发生时活动有所不同。结论伤害防治的工作应重点放在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65岁以上女性,同时应该重点预防意外跌落造成的伤害,探索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降低社区伤害发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2年的监测,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学生伤害监测专用网络直报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方法以宜兴市16所试点学校所有在校学生作为日常伤害网络监测和本次回顾性调查对象。结果2015年9月~11月回顾性调查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23%,同时网络监测到247例报告;与2012年相比:回顾调查的伤害发生率降低;跌倒/坠落、动物致伤、交通事故、锐器伤为前四位伤害类型;外地户籍学生伤害发生率稍高于本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日常伤害网络监测和本次回顾性调查结果接近,差异减小。结论日常网络监测报告效率和准确性在实践中提高,回顾性调查与之可以互相结合。伤害监测报告工作作为基础工程,应加强多部门协作,探索有效之路。

  • 标签: 中小学生 伤害 监测 调查
  • 简介:目的掌握伤害发生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对2004年9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7031名受伤害者。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9:1;伤害高发年龄组为25~44岁(42.6%);除中毒以外的所有伤害原因的发生人数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伤害以交通事故为主,女性以跌落为主;农民在各职业人群中占的比例最高;夏季发生的伤害人数最多(31.8%);意外伤害伤害总人数的83.2%,在伤害类型中居首位;公路或街道是发生伤害事件的高发地点(38.4%):伤害发生后到医院经治疗后回家者居多(63.9%)。结论我省居民伤害以跌落和交通事故为主,劳动力人口和青少年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各地应围绕当地重点伤害深入研究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 标签: 伤害发生 伤害监测 医院
  • 简介:目的为了使伤害预防专业人员能够掌握与准确地理解ICD-10在伤害领域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情况,以便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各类伤害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的研究。方法分析ICD-10与伤害的关系及其在伤害中的作用,结合医院使用IGD-10的情况,确定采用ICD-10的类目分类方法对医院急诊伤害患者进行编码。结果经过实际应用ICD-10对医院急诊伤害患者进行编码,不但能客观评价伤害性质和伤害基本情况,还能客观评价急诊医生工作态度和急诊室的医疗环境,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总结经验。结论ICD-10是医院伤害监测工作首选的疾病分类方法。

  • 标签: 急诊 医院 哨点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省部分城乡居民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吉林省德惠市3家不同级别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对2008年1-12月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共收集4756例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2.41∶1(3364/1392);伤害原因中居前3位分别为跌倒或坠落(30.56%)、机动车车祸(29.38%)、中毒(11.90%);伤害多以非故意伤害为主(84.88%);年龄构成中25~44岁居多(47.62%)。结论德惠市2008年伤害监测伤害以跌倒/坠落、机动车祸、中毒为主,青壮年是高发人群,男性高于女性,提示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原因加强伤害预防工作。

  • 标签: 伤害 监测分析
  • 简介:多发性创伤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器官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1996~2000年住院儿童意外损伤的调查分析;潍坊市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分析;富阳市农村儿童伤害流行病学调查;银川市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锦州医学院学生动物致伤分析;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未遂的病例对照研究;

  • 标签: 1996~2000年 APACHEⅡ评分 器官功能监测 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意外伤害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上海市卢湾区近3年犬咬伤者处理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无锡市1996~2000年伤害死亡状况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沈阳市高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分析;怀远县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14a以下儿童眼外伤情况分析;大连市2所小学学生意外伤害调查。

  • 标签: Logistic回归分析 1996~2000年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上海市卢湾区 潜在寿命损失 流行病学特点
  • 简介:见到她纯属意外。那天在街上行走时,听到身后有女人叫我的名字。回过头,她稳稳地站在我面前,心没来由地乱跳了起来。这时,我恨不能给自己一个耳光,我觉得自己很没有出息。面前的女人是我女朋友,只不过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这中间早断了联系。可现

  • 标签:
  • 简介:一点点伤害使我们学会了沉默。不要在午夜回到黑暗的卧室,那里除了安眠药一无所有,不要趁着所有人熟睡的时候剪指甲,痕迹不会在黑暗中被遮挡,就像白天星星还在照耀我们。

  • 标签: 陌生人 伤害 卧室 刀子 二十年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