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中脂蛋白水平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08年9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初诊的244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99例健康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血清代谢指标的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总胆固醇、LDL-C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评估影响无病生存率(DFS)的预后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较正常人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正常人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在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较Her-2阳性及三阴型乳腺癌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与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TC≥5.2mmol/L组或LDL-C〉3.08mmol/L组的DFS较TC〈5.2mmol/L组或LDL-C≤3.08mmol/L组明显降低(TC68%vs77.7%,LDL-C73.4%vs86.3%,P〈0.05)。结论高胆固醇、高LDL-C血症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 标签: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无病生存率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吸烟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所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462例体检人员,将其分为A组(吸烟组)、B组(戒烟组)、C组(被动吸烟组)、D组(无主动吸烟以及被动吸烟组)。对所有患者的血脂进行检测,同时对其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检测,D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组以及C组,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和B组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吸烟以及被动吸烟致使人们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呈现下降趋势,而吸烟习惯的人员应对吸烟数量进行控制。

  • 标签: 吸烟 高密度脂蛋白 心血管病
  • 简介:编辑部医生:经过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年的时间,我的低密度脂蛋白测量值是50mg/dL,这个数值看起来有点低。较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什么危害吗?读者:汪女士汪女士:您好。基于你上述所知道的情况,50mg/dL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是相当安全的,特别是能够自然保持这样低的水平时会更加有益。对已经发生心脏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到约50mg/dL与降低到70mg/dL相比,前者可防止远期复发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多项持续7年左右的研究中发现,这些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的人的耐受性很好。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心血管事件 他汀类药物 降脂药物 降胆固醇药物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x—LDL)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反应蛋白等指标,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LDL氧化修饰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9例,心绞痛组120例,正常对照组49例等的Ox—LDL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O1),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与心绞痛组比较,Ox—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O.05),冠心病患者Ox—LDL与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结论CHD患者0x—LDL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敏感指标,冠心病脂代谢异常是发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岁以上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期本科室住院的50岁以上的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时检测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评分,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异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死组I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将入院时脑梗死患者分为NIHSS评分〈7分和NIHSS评分≥7两组,两组IBIL、LDL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IBIL水平增高;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DL、IBIL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间接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脑梗死 发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高低。结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组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5);临床分期组间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高低密度脂蛋白导致动脉硬化,是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探究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的苏子油高脂饮食对肥胖大鼠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s,VLDL)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造模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ormalcontrolgroup,NC)给予普通日粮,高脂组(highfatgroup,HF)给予高脂纯合日粮诱发肥胖大鼠模型;干预期: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4组:持续高脂组(consistenthighfatgroup,CHF)和三个苏子油(perillaoil,PO)替代组,根据PO替代CHF中猪油比例的不同将替代组分为20%PO、50%PO、100%PO,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yglyceride,TG)水平;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肝脏VLDL合成关键蛋白微粒体甘油三脂转运蛋白(microsomaltriglyceridetransferprotein,MTP)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蛋白表达;real-timePCR方法检测肝脏Mtp、ApobmRNA表达.结果肥胖大鼠血清TG水平显著高于NC组,并且有严重的脂肪沉积,肝脏MTP和APOB的mRNA、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预4周后,与CHF组相比,各PO替代组大鼠血清TG水平明显降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肝脏脂肪沉积有明显改善,并且肝脏MTP和APOB的mRNA、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不同比例PO替代均能促进肥胖大鼠肝脏VLDL合成与分泌,改善肝脏脂肪沉积,并且PO促进MtpmRNA、蛋白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肥胖大鼠模型 极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和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5例PE患者,并分子痫前期轻度(MPE)25例,子痫前期重度(SPE)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oxLDL和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孕妇入院时的血压;随机选取同期3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SPE组血清中ox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三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MPE组、SPE组依次呈现下降趋势;SPE组孕妇血清oxLDL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45;SPE组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7、-0.40。结论血清中oxLDL和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可能与PE发病及其病情相关。

  • 标签: 子痫前期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脂联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3-I评分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0例TIA患者进行ABCD3-I评分,根据其分值分为A组(低危组)、B组(中危组)和C组(高危组);对TIA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的LDL-C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根据ABCD3-I评分将TIA患者分为A组41例,B组33例,C组26例,TIA组L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及C组的LDL-C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高于B组(均<0.05),LDL-C平均水平与ABCD3-I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TIA患者LDL-C水平与ABCD3-I评分呈正相关.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3-I评分;低密度脂蛋白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1-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与正常HUVEC中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lncRNA芯片检测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与正常HUVEC中lncRNA及m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HUVEC损伤相关的lncRNA。结果:相对于正常HUVEC,在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中表达上调和下调超过2倍的lncRNAs和mRNAs分别有139种和113种,上调和下调超过4倍的lncRNAs和mRNAs分别有35种和28种。结论:与正常HUVEC比较,ox-LDL诱导的损伤HUVEC中lncRNA的表达谱显著变化,lncRNA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芯片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一例原发性低胆固醇血症患儿的成功诊断,指出原发性低胆固醇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亚于高胆固醇血症,警醒临床工作者对低胆固醇血症的重视。

  • 标签: 无脂蛋白血症 长寿综合征 &beta 脂蛋白缺乏症
  • 简介:摘要利用“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理论,采用二陈汤加减变化治疗高脂血症,以求其达到改善脂质代谢,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二陈汤 高脂血症 LDL
  • 简介:摘要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引致对低密度住宅的规划取向实际上更多地倾向于郊区化。当然,城市郊区化的低密度住宅还需要开发商尽可能将居住的配套建设搞好。.随着人们对人居健康问题的关注,低密度住宅成为发展趋势,研究了低密度住宅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 标签: 低密度住宅 规划设计 新技术 要点
  • 简介:据外媒报道,由于鳄梨具有高热量、高脂肪,因此一直不被视为健康水果。然而近期科学家发现,它拥有降低有害胆固醇的能力,对于患有心血管、糖尿病及肥胖人士具有保护作用。美国宾州大学开展了相关实验,45名超重的志愿者参与,让他们根据食谱食用两个星期,作为测量胆固醇和其它物质的基础线。这些食谱中,51%的热量来源为碳水化合物,34%的热量来源是脂肪,16%来自蛋白质。

  • 标签: 胆固醇含量 鳄梨 美国 碳水化合物 保护作用 高脂肪
  • 简介:摘要胆固醇性息肉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绝大多数为多发。超声检查时常常将这种多发的胆固醇结晶笼统地诊断为多发性胆囊息肉。超声造影有助于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血流速较低,阻力指数不高,同步于肝实质减退及蜂窝样增强对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胆固醇性息肉是炎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需要切除息肉后的病理检查。

  • 标签: 胆固醇性息肉 超声造影 血流速 肝实质减退 蜂窝样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和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AU5811生化分析仪对80例肝硬化患者与100例健康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大,CHE、ALB水平逐渐降低。在肝功能分级中CHE、ALB和CHO水平C级最低。结论CHE、ALB和CHO提示肝脏的损害程度,作为肝硬化患者疾病的评价和分级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胆碱酯酶 胆固醇 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及左旋肉碱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46只C57BL/6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建立营养性肥胖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运动组(E组)、左旋肉碱组(L组)和左旋肉碱加运动组(LE组)4组。6周后采集血液、肝脏组织,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水平及胆固醇代谢关键基因脂蛋白脂酶(LPL)、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CD36的基因表达。结果运动与左旋肉碱补充均使肥胖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而运动跟肉碱同时处理效果更佳。运动显著增高了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运动结合肉碱补充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运动与肉碱同时处理均显著上调LPL、ApoE和CD36的基因表达(P<0.05)。单纯运动补充能显著提高LPL和ApoE的表达,同时显著降低LDLR的表达。结论运动结合左旋肉碱补充通过刺激LPL、ApoE和CD36的表达调节胆固醇的水平,运动主要通过LPL、ApoE和LDLR调节胆固醇代谢,而单纯左旋肉碱补充对胆固醇代谢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运动 左旋肉碱 胆固醇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胆固醇饮食对肺结核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仍给予常规饮食,而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胆固醇饮食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第2、4、8周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100%、100%;对照组患者第2、4、8周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80%、100%,其在第2、4周的治疗成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固醇饮食辅助治疗肺结核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药效更好的发挥,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高胆固醇饮食 肺结核 辅助 治疗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