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体外早期人类胚胎兼有准物质与准主体的双重法律属性,应当受到特殊的尊重与保护。精子供体、卵子供体、体外早期人类胚胎体外受精卵)的夫妇分别是精子、卵子及受精卵的所有权人,拥有无可争辩的所有权包括处分权。IVF医疗机构和精子卵子及早期人类胚胎的供体之间就精卵及胚胎的保存行为是保管合同关系,IVF医疗机构不享有对精子卵子及早期人类胚胎的所有权及处分权。将体外早期人类胚胎转让给其他不孕夫妇的行为应定性为无偿捐献,而非买卖行为。当夫妻拒绝或怠于对剩余胚胎的处分达成合意并通知医疗机构时,医疗机构有义务在法定期限内为当事人夫妻保存剩余胚胎;但超过法定期限的,医疗机构有权根据科学、合理、必要的原则行使处分权。供体事前签署的处分体外早期人类胚胎协议原则上具有法律拘束力,除非有显失公平可撤销的情形。我国立法机关应专门制定一部《早期人类胚胎法》。

  • 标签: 体外早期人类胚胎 试管婴儿技术 人类胚胎法
  • 简介:人类体外胚胎是指人工授精后在母体之外的人类早期胚胎人类体外胚胎不具备民事主体法律地位,不是法律上的人,不享有生命权,但体外胚胎具有发展为生命的潜能,是含有未来生命特征的特殊之物,应给予其最高物格的特别尊重和保护。人类体外胚胎应当归精子和卵子的提供者共同所有,通常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当其中一人死亡的时候,冷冻胚胎应归在世的一方所有。原则上人类体外胚胎允许权利人按照其意愿进行支配,但不允许胚胎进入流通市场。

  • 标签: 人类体外胚胎 权利主体 处分
  • 简介:随着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不断完善,妊娠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面临较高流产率下降的问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105例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妊娠病例,其妊娠结局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后妊娠者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

  • 标签: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流产 移植后 2009年 体质量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用于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长爪沙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用自配的获能液和受精液对长爪沙鼠进行体外受精,并用改良后的KSOM培养液对长爪沙鼠的2细胞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长爪沙鼠体外受精率在60%以上,沙鼠2细胞胚胎能够在体外进一步发育。结论初步建立了长爪沙鼠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体系,但需要进一步优化。

  • 标签: 长爪沙鼠 体外受精 体外培养
  • 简介: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论,提出了如何看待“胚胎道德地位”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有三种观点,它们分别从生物性、理性功能以及人的潜能性来界定胚胎的道德地位。通过对三种观点的分析,本文强调坚持人的尊严原则,是推动新兴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归宿。

  • 标签: 胚胎 胚胎干细胞 生命伦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获得妊娠172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妊娠结局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生化妊娠组)、B组(早期自然流产组)、C组(对照组)。C组为正常分娩或继续妊娠超过3个月者。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促排卵及体外受精过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B组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basic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bFSH)水平、≥2次自然流产史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注射后雌激素(estrogenichormone,E2)水平下降率、卵泡晚期添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剂量及辅助孵化比例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短方案组早期流产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早期流产率高于输卵管性不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高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体外受精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胚胎丢失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来自卡罗琳学院和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联合研究,对发育第一周的胚胎进行了详尽的分子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和小鼠的胚胎发育过程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且X染色体上的基因或被以不同方式进行调节;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

  • 标签: 早期胚胎发育 CELL 科学家 人类 大发 胚胎发育过程
  • 简介:目的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E)的护理措施。方法50对不育夫妇根据不孕病因、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心理状态,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不孕年限达5年、年龄达30岁以上,心理状态好,妊娠率高于低反应组。p<0.05。19例临床妊娠、3例生化妊娠,妊娠率达38%。结论IVE技术是治疗不育症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整个IVE过程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分别配合用于两组患者手术中,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妊娠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手术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妊娠率,控制流产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护理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前不久,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首次批准了“在人类胚胎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研究人员将能深入了解健康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体外人工授精培养的胚胎的发育质量,为不孕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取卵日卵泡大小对体外受精后胚胎早期发育影响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取卵日均由经专职培训的护理人员执行,严格检测取卵日卵泡大小、测定液体量,按卵泡大小分为小卵泡组、中卵泡组及大卵泡组。结果三组MⅠ卵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卵泡组和大卵泡组MⅡ卵子率、GV卵子率及退化卵子率与小卵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卵泡组胚胎率高于中卵泡组,中卵泡组胚胎率较小卵泡组更高(P<0.05)。结论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选择取卵日直径≥15mm的卵泡,并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监测,有利于促进卵泡成熟、受精及胚胎早期发育,从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取卵日 卵泡大小 胚胎发育
  • 简介:摘要成功的繁殖需要配子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包括一系列形态学和分子学变化,经历生发泡期、减数分裂I中期和减数分裂II中期(MⅡ)。而后精子与MⅡ期的卵母细胞融合,启动胚胎发育,逐步形成各种器官及组织。因此,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失败都会导致不孕。然而,人类卵母细胞发育停滞的遗传学病因大多仍不甚清楚。母源RNA和蛋白质对维持正常的胚胎早期发育至关重要。皮质下母源复合体组分基因及其他特定基因的突变与临床上一些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反复失败的女性不孕症相关。本文结合近期研究就人类卵子生成、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遗传学基础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发育停滞 女性不孕 遗传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先兆子痫是一种孕期疾病,其并发症可能导致孕妇提前接受紧急剖腹产手术。科学家认为引发先兆子痫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胎盘着床过浅。而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培育胎盘细胞以更好地研究先兆子痫诱因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新形式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些新的干细胞有望帮助推进先兆子痫和很多其他人类生殖领域的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基因技术不断成熟,其中较为突出、引起较大争议的就是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不可否认,这项技术为一些无法攻克的医学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从根源上杜绝患病的可能性。但是任何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难免会面临一系列伦理乃至是法律问题,比如对于“定制婴儿”如何约束?如何保障基因编辑技术使用正当?基因编辑的广泛使用带来的社会阶级固化和两极分化如何避免?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时候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健全伦理和法律的同步规范;设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并不断加强科研人员、医疗工作者的伦理道德修养。

  • 标签: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 法律与伦理
  • 简介:研究自由或者医学进步使宪法遭受了严峻的考验。生物医学的研究向法学家们提出了挑战。21世纪初,科学实验中胚胎的可用性问题涉及到科研自由的宪法界限,人类胚胎的保护已成为对宪法的关键性挑战。在英美等国对克隆技术研究持宽松态度的影响下,德国也发生了该领域的激烈讨论。本文的研究却明确指出,虽然正是基于德国《基本法》的保护尊严观念,主流思想拒绝人类基因复制。但考虑到干细胞适于被培育出人体组织、部分器官或者整个器官,并且它们在被植入各患者体内将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那么赋予这种行为方式合理性、合法性,这恰恰关系到人类幸福的最大化。因此,对胚胎的适当法律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首先较为详细地分析宪法的基本规定,同时试着阐述现有体系内的价值矛盾并努力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尝试寻求保护胚胎的合宪的解决办法。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基本法》 宪法解释 医学进步 行为方式 治疗性克隆
  • 简介: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还没有发明数字,那他们是如何数数、怎样记数的呢?下面就介绍几种:

  • 标签: 记数 人类 早期
  • 简介:摘要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技术发展至今已在辅助生殖领域广泛应用,研究者们也不断地在优化该技术以期得到更好的应用。从最初只能检测有限数目的染色体检查逐渐优化为全基因组筛查技术,胚胎检测方法也由侵入性向非侵入性的方法开始转变,生殖中心对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结局均有报道。通过对比不同中心的研究结果,我们了解到不同诊断技术、检测技术还有新近出现的改良技术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结合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过程,对目前临床应用胚胎移植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胚胎植入前筛查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全基因组筛查 优生
  • 简介:本实验在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人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的培养条件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以同源胚胎的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在不添加任何细胞因子的情况下,对人EG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该培养体系确保了在培养过程中人EG细胞有充足的来源,避免了胰酶以及一些机械操作对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而对培养体系造成的异种蛋白的污染。这是关于建立人EG细胞合适的体外培养体系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 标签: 干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胚胎细胞 组织块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