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何首乌相关肝损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何首乌相关肝损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用何首乌炮制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生何首乌组和制何首乌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为22例,生何首乌组8例,男性、女性各4例,中位年龄32(25,37)岁;制何首乌组14例,男性2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1(38,58)岁;临床分型21例为肝细胞损伤型,1例(制何首乌组)为混合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肝炎相关症状。生何首乌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中位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制何首乌组[1 832(1 134,2 301)U/L比900(456,1 102)U/L,P=0.001;1 135(475,1 408)U/L比466(240,662)U/L,P=0.017;212.1(102.5,363.4)μmol/L比59.7(17.7,117.3)μmol/L,P=0.012]。2组患者肝脏病理均以急性小叶性肝炎为主要表现。发生肝损伤后22例患者均停用何首乌制剂并给予对症处理,住院9~37 d后均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1例失访,余21例肝功能均恢复正常,肝功能复常的中位时间为3(2,6)个月,其中3例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结论何首乌相关肝损伤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肝脏病理特征为急性小叶性肝炎。生何首乌所致肝损伤的程度重于制何首乌。停用何首乌并给予对症处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标签: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何首乌
  • 简介:摘要:中药材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高,民众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不法的中药材供应商通过制造假冒伪劣的产品获取更高的利润,不良商家钻了市场供应不平衡的“空子”,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生产假冒伪劣的中药饮片。这样不仅仅会干扰市场秩序,还会给人们的使用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本文以何首乌、鹿茸、人参、茯苓等中药饮片为例,结合对中药饮片真伪鉴别的重要性,分析了何首乌、鹿茸、人参、茯苓等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方法。

  • 标签: 何首乌 鹿茸 人参 茯苓 真伪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含何首乌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问题。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4月间收治的570例接受过何首乌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3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总例数的6.84%(39/570);从药物制剂来看,首乌延寿片、补肾益寿胶囊、尿毒清颗粒、通脉养心丸等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丹田降脂丸、山海丹胶囊等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从不良反应类型来看,肝损伤以及胃肠道反应的占比较多,过敏反应、心律不齐占比较少。大部分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患者在接受含何首乌的中成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临床上针对接受首乌延寿片、补肾益寿胶囊、尿毒清颗粒等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重点关注药物安全性,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患者安全,为保证疗效奠定基础。

  • 标签: 何首乌 中成药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中耳毛状息肉临床病例,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中耳毛状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3例、男1例,左耳2例、右耳2例,年龄1~59岁。分析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和对应的临床表现。结果中耳毛状息肉蒂部位于鼓室1例,位于咽鼓管骨部2例,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患耳反复流脓;蒂部位于咽鼓管咽口1例,突入鼻咽腔,表现为咽部不适、患侧耳闷,内镜检查见鼻咽腔灰白色息肉状肿物,表面有少许绒毛。4例患者CT、MRI均表现为椭圆形、类椭圆形息肉状软组织团块,壁呈中等密度软组织,内含大量脂肪组织,中央软组织犹如病灶内核,增强后壁及软组织内核强化;MRI显示2例病灶壁内脂肪与软组织夹层状排列。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镜下示鳞状上皮下见毛囊、成熟皮脂腺等皮肤附件,内含大量脂肪组织,部分肌肉组织及软骨组织,部分间质纤维增生,伴胶原变性。结论中耳毛状息肉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呈息肉状软组织团块,壁光滑,含大量脂肪组织,中央为软组织内核,CT、MRI可提示毛状息肉的诊断。

  • 标签: 毛状息肉 中耳 咽鼓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中国汉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家系2例患者及其他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他们的外周血和100例健康人外周血,提取DNA。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然后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对突变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结果2例患者均在LIPH基因存在错义突变c.530T>G(p.Leu177Arg)和c.736T>A(p.Cys246Ser),这2个突变分别来自患者父母,而100例健康对照中均未发现此2种突变。物种间序列比对分析发现,LIPH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第177位亮氨酸和第246位半胱氨酸均属于高度保守的序列,SIFT和Polyphen-2软件预测c.530T>G(p.Leu177Arg)和c.736T>A(p.Cys246Ser)突变均为有害变异位点。结论LIPH基因的错义突变c.530T>G(p.Leu177Arg)和c.736T>A(p.Cys246Ser)可能为引起该家系羊毛状发患者临床表型的致病基因。

  • 标签: 序列分析,DNA 突变,误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羊毛状发 LIPH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