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人口学特征、锐器伤知识水平、HBM维度(自觉易感性、严重度、行动利益、行动障碍、自我效能)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通过t检验和F检验分析人口学特征与锐器伤发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健康信念模型各维度、锐器伤知识水平对锐器伤发生的影响。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3份,其中锐器伤发生率为97.7%。锐器伤发生次数与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无明显相关性。被调查者的锐器伤知识水平普遍不高,锐器伤发生次数不同的被调查者对锐器伤的认知得分不同(P<0.05)。Pearson相关分析:锐器伤知识水平与锐器伤发生次数呈负相关(r=0.497,P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型 消毒供应中心 锐器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老年人健康管理体检服务利用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在健康信念模型的指引下,运用自编的问卷调查法,从三个省、市、县、乡镇、村、社区等多个层面,对1081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在老年人群中,年龄,工作与否,是否饮酒,体重,血压,认知功能障碍,城乡及地区对老年人群进行医疗检查的频率有显著影响。结论:为老年健康检查因素进行分析,良好的健康管理体检方式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和进行治疗。

  • 标签:
  • 简介:科学,作为一个近代从日本引入中国的重要概念,它不仅直接地影响了鲁迅知识的获得与精神的生产,而且也影响了后来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因此,系统梳理、研究鲁迅关于科学的信念,不仅对于鲁迅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于中国现代文化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 标签: 鲁迅研究 科学 信念 模型 中国现代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健康信念模型基础上对早产产妇实施院内健康教育后其母乳喂养行为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生产分娩的40例早产产妇与早产儿,作为该次的调研目标,将其依据入院时间编号分为实验组(n=20,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院内健康教育)和对照组(n=20,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予以早产产妇健康教育后,早产儿生长发育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 简介:研究了入侵检测系统中海量数据分类的问题.讨论了深度信念网络(DBN)的原理,提出了基于DBN的入侵检测模型.DBN由多层无监督的限制玻尔兹曼机(RBM)网络和一层有监督的反向传播(BP)网络构成.该入侵检测模型采用一种快速、贪婪的方法对DBN网络进行预训练,利用对比分歧算法逐层训练每一个RBM网络;然后,利用有监督的BP算法对整个DBN网络进行微调,并同时对RBM网络输出的低维特征进行入侵数据分类.基于KDDCUP1999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3层以上的DBN模型分类效果优于自组织映射和神经网络方法.因此,DBN是一种有效且适用于高维特征空间的入侵检测方法。

  • 标签: 入侵检测 深度信念网络 限制玻尔兹曼机 深层学习
  • 简介:[摘要]健康信念模式作为应用于个体行为改变的理论,它指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教育、摒弃不良生活方式、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预测各种与健康有关的行为,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或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尤其适用于分析服从医学建议行为的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大众普遍接受和应用的健康行为理论工具。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干预研究 心理行为
  • 简介:针对深度信念网络无法科学有效地确定网络模型深度和隐层神经元数目等问题,根据贪心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动态构建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新方法.即从底层逐层构建深度信念网络的过程中,根据验证集错误分类率调整当前层神经元数目,使当前模型达到最优后,固定当前层神经数目,网络深度增加一层;继续调整下一层神经元数目,直至整个模型构建完成.最后,根据重构误差微调各层神经元数目.结果表明,与依据重构误差构建的深度信念模型相比,利用此方法构建的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更高.

  • 标签: 动态构建 深度信念网络 模型深度 神经元数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治疗的高血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3个月的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脂(TG、TC)情况变化、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脂血症病人的血脂水平,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质。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高血脂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00位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护士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士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健康教育后,其健康调查表平均评分为9.2±2.1分,观察组护士进行健康信念模式的护士健康教育后,其健康调查表平均评分为6.1±1.4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健康新年模式 护士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饮食健康信念是个体对饮食健康抱有一些确信观念的意识倾向。为了探索青少年饮食健康信念的结构并编制测量工具,采用开放式问卷对154名高中生和初中生展开了调查,在内容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饮食健康信念预试问卷。先后对800名青少年施测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出21个题项的青少年饮食健康信念正式量表,包括感知健康饮食益处、感知疾病易感性、饮食健康自我效能感、行为线索、感知疾病严重性。1100名青少年参与了检验量表信效度的测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已达到相应测量学标准,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了青少年饮食健康信念的总体特点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标签: 饮食健康信念 青少年 结构 量表编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COPD患者住院日的影响。方法将COPD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37例和对照组119例,观察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宣教,对照组实施普通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对COPD患者的住院日有影响。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COPD 住院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下,按照患者意愿选择30例为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用SF-36量表进行各维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身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整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精神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投诉率和满意度调查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健康行为是指个人为维持或提高健康水平,达到自我实现和满足而采取的一种自发性的、多层面的行为。不良健康行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健康行为可延缓伴随老龄化而来的疾病和失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信念模式强调个体的态度和信念是决定其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并认为个体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4种信念有关,即感知到疾病的易感性、感知到疾病的严重性、感知到行为转变的好处以及感知到行为转变的障碍。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对空巢老人健康行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信念模式 社区护理干预 空巢老人 老年人健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吸毒人群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戒毒中心接受强制戒毒的吸毒人群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00例,并对其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之后对其所掌握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倾向进行统计,并对所得出数据予以评估分析。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可以掌握到通过对其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后,其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明显优于教育之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吸毒人群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后,可以充分加强其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认知以及预防知识认知程度,改善相关行为,有效降低患病的概率。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教育 艾滋病 吸毒人群
  • 简介:P2P是自治的网络系统,近年来P2P网络中出现了大量的free-riding节点和恶意节点,这些节点的不合作行为不仅不能对系统提供服务,还会对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对系统的性能和用户满意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此,该文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理论的P2P激励机制,经过分析及仿真实现表明,该文提出的机制是简单且有效的.

  • 标签: P2P 博弈理论 激励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呼吸道异物的发病原因,通过健康信念模式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对患儿监护人进行系统、规范、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通过感知呼吸道异物的威胁、感知预防呼吸道异物的益处和障碍、提高自我效能,通过提示因素(宣传栏、健康教育指南)来促进监护人采纳健康行为。方法采用出院时家长问卷调查,出院后电话回访跟踪调查等形式,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对呼吸道异物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对呼吸道异物预防知识的认知率明显提高,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小儿及其家属对呼吸道异物预防知识的健康宣教,可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健康信念 呼吸道异物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娄底市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健康信念模式理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后,100例高血压患者在掌握高血压病知识、自我保健能力、高血压预防与治疗等方面与教育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老年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编制适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的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根据健康信念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大量研究结果.确定健康信念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的理论构想:通过访谈相关医务工作者以及在心理学专家中征集项目的方式形成初始问卷,并通过预测筛选,确定量表的最终项目。对天津市387名大学生、事业单位职员、公务员和农民工进行正式施测,检验量表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健康信念量表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可控性和合理性,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以及校标关联效度。结论:健康信念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可以被用来评估中国成年人的健康信念

  • 标签: 健康信念 心理健康素质 合理性 可控性
  • 简介:该研究依托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常见传染病预防普及技术研究和应用”,以健康信念模式(HealthBeliefModel)为指导开发了针对学生、流动人口及一般公众包含12种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课题组利用该模型假设的人们从对健康问题危害认知到有信心采取行动的若干心理认知过程,尝试构建了开发传染病核心信息的应用框架、用于需求评估的焦点小组访谈提纲、以及核心信息开发模板,基于目标人群需求评估分析及文献复习研究,确定了目标人群信息需求的关键点,编写了核心信息初稿,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意见集中法筛选出最关键的核心信息,经过预试验及专家讨论等方式确定了最终核心信息版本,并将核心信息制作成宣传画、折页、视频等方式,通过人际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分类干预,比较与探索了不同传播方式的效果,该研究是国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在开发传染病核心信息工作中的首次应用,对于今后科学、规范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与传播材料开发工作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传染病 核心信息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