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其满意度评价、再次入院的影响。方法 在2020.8-2021.1期间选出54例再生障碍贫血病人,根据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延续护理、常规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再次入院。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既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患者再次入院,值得应用。

  • 标签: 满意度 再生障碍性贫血 延续护理 再次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再次入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两组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再次入院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入院12.28%(7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0%(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再次入院,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 再次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因黄疸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分娩且诊断为黄疸且因黄疸而再次入院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与之匹配的诊断为黄疸但无第二次住院记录的4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因黄疸而住院的危险因素。结果:因黄疸再次入院的新生儿的喂养方式为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喂养、体重减重>5%、网织红细胞>5%、血细胞比容(%)、因黄疸而去门诊就诊次数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再次入院研究组新生儿最高的总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首次住院发现黄疸时立刻进行光疗者以及产后住院时间,在研究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所有P值均5%)和血细胞比容升高时决定以低风险出院时应考虑可能因黄疸而需再次入院的风险。

  • 标签: 黄疸 再次入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利尿剂调整卡片,指导中、重度心衰患者调整利尿剂的用量,观察是否可以降低再次入院及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方法选取中、重度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卡片组,卡片组按利尿剂调整卡片自行调整利尿剂用量,对照组随访时由医生调整利尿剂剂量。随访一年观察再次入院及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结果对照组再次入院76%,ACEI达标58%,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44%;卡片组再次入院45.8%,ACEI达标75%,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62.5%。两组再次入院及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达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使用利尿剂调整卡片,教导患者根据体重调整利尿剂的用量,可以帮助长期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降低再次入院,提高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达标。其方法简单、可行。

  • 标签: 慢性心衰 利尿剂 再次入院率 ACEI &beta 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望减少病人再次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200例再次入院的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疾病资料和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病人反复入院的根本原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该组病人再入院次数,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对病人再入院次数的影响。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病人再入院次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O1);病人住院天数也减少,两组比较有差异(P<0.O5)。结论通过对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病人再次入院次数和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硬化 再次入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患儿入院宣教接受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儿科患者家属的入院宣教进行了质量改进;并对比开展活动前后的接受、患者哭闹等情况,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活动前( 2017年 1月)与开展品管活动后( 2017年 3月)比较,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接受率由 6.25%上升至活动后 38%,经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宣教后,未掌握 52.5%降低至 27%,患者哭闹以 78.75%降至 57%,家属文化水平低接受差由 91.25%降至 61%,目标达成是 128.02%,进步为 98.08%。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完全接受,值得应用。

  • 标签: 患儿 入院宣教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患儿入院宣教接受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儿科患者家属的入院宣教进行了质量改进;并对比开展活动前后的接受、患者哭闹等情况,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活动前(2017年1月)与开展品管活动后(2017年3月)比较,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接受率由6.25%上升至活动后38%,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宣教后,未掌握52.5%降低至27%,患者哭闹以78.75%降至57%,家属文化水平低接受差由91.25%降至61%,目标达成是128.02%,进步为98.0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完全接受,值得应用。

  • 标签: 患儿 入院宣教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患儿入院宣教接受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利用品管圈手法,对儿科患者家属的入院宣教进行了质量改进;并对比开展活动前后的接受、患者哭闹等情况,分析品管圈应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活动前( 2017年 1月)与开展品管活动后( 2017年 3月)比较,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接受率由 6.25%上升至活动后 38%,经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士宣教后,未掌握 52.5%降低至 27%,患者哭闹以 78.75%降至 57%,家属文化水平低接受差由 91.25%降至 61%,目标达成是 128.02%,进步为 98.08%。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患者家属对入院宣教的完全接受,值得应用。

  • 标签: 患儿 入院宣教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的方法。方法此文将随机抽取的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本医院100辆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前的资料,将随机抽取的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本医院40辆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后的资料,调查和统计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进步幅度、目标达成。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高于实施质量改进前P<0.05,进步幅度为50.86%,目标达成为113.46%。结论开展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减少急救车空车返回情况。

  • 标签: 急救车 空车 再次出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的方法 。方法:此文将随机抽取的 2016年 6月至 2016年 9月本医院 100 辆 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前的资料,将随机抽取的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8 月本医院 40 辆 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后的资料,调查和统计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进步幅度、目标达成 。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 高于实施质量改进前 P<0.05, 进步幅度为 50.86%,目标达成为 113.46%。结论:开展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减少急救车空车返回情况 。

  • 标签: 急救车 空车 再次出车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0例入院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控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医疗管理部门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收入患者中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并通过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入院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分别为89.7%、88.8%和52.8%。控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管理血压自信心与控制有关(均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对入院高血压患者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管理血压的自信心并跟踪其遵医行为,以控制其血压、保护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控制率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心衰中的运用对降低患者再入院的干预作用 。方法:以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1 月本院接诊的心衰病患 88 例为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实验、对照组( n=44 )。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再入院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随访 1 年内再入院 2.27% ,比对照组 15.91% 低, P < 0.05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 97.73% ,比对照组 84.09% 高, P < 0.05 。 结论:采取循证护理对心衰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其再入院,改善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 。

  • 标签: 循证护理 满意度 心衰 再入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对本院436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436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发生产后出血16例,占3.67%,对照组产后出血15例,占3.44%。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平均产后出血比较干预组24小时平均出血量604.1±346.8ml,对照组24小时平均出血量602.7±371.5ml,两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施临床干预措施是能够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临床干预 瘢痕子宫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入院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及全因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入院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及全因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对新入院患者血尿标本24h采集及合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个住院普通科室,2015年7月—2015年9月2128例血尿标本纳入对照组,按常规程序采集血尿标本;2015年10月—2015年12月2182例血尿标本纳入研究组,按实施PDCA循环法,重新修订血尿标本采集程序进行质控管理,比较2组血尿样本24h采集、合格。结果研究组尿样本24h采集为97.76%,合格为99.16%,明显高于对照组24h采集89.61%、合格96.01%(P〈0.05);研究组血样本24h采集为97.76%,合格为99.31%,明显高于对照组24h采集97.37%、合格97.35%(P〈0.05)。结论采取PDCA循环法可使血尿样本采集流程更加规范,提高血尿样本24h采集及合格,保证检测数据所具有的准确性。

  • 标签: PDCA循环法 尿样本 血样本 采集率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法提高孕产妇入院宣教知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宣教意识明显增加,护患沟通能力增强,人院宣教知晓从76%提高到95%,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94%上升至96%。结论学习运用CQI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员学会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有效的提高了孕产妇入院宣教知晓,提高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专业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孕产妇 入院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