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早期心肌血流灌注的重要措施,可有效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而这些均与梗死相关血管是否直接相关。目前评定血管主要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进行了修改,推荐了临床判断标准[1]。本文对105例(男88例,女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的临床判定指标与造影的符合情况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 简介:目的:评价慢性闭塞病变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造影证实的≥1支慢性闭塞的35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旁路移植术(CABG),使血管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态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结果:22例患者行PCI治疗,13例患者行CABG.平均随访4.2个月.治疗后临床心功能状态改善2级以上者27例(77.1%),改善1级者6例(17.1%),无改善者2例(5.8%),总有效率94.2%.LVEF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51.6%±5.8%,术后62.2%±11.3%,P<0.01).结论:PCI和CABG开通慢性闭塞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

  • 标签: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 心脏功能 治疗 LVEF 手术
  • 简介:雷帕霉素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除了药物洗脱支架以外,口服雷帕霉素能够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的狭窄。口服雷帕霉素经过肝脏代谢,半衰期较长。通过蛋白质合成、p70^S6激酶(p70^S6K)、G1期周期素和其依赖性激酶等途径抑制细胞增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口服雷帕霉素可以降低冠状动脉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的狭窄率,较药物洗脱支架更为经济。其剂量、给药时间、不良反应等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确认。口服雷帕霉素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的选择。

  • 标签: 口服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 再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证实的罪犯血管在左前降支(leftanteriordescending,LAD)近端血流闭塞及冠血流状况下,急诊心电图的差异性。根据心电图的特点,判断急性前壁STEMI患者LAD近端罪犯血管,并为是否血流提供简单快速的判断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因急性前壁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罪犯血管LAD血流情况分为闭塞组(20例)及冠血流组(2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胸痛发病时间、肾功能、电解质、既往病史及就诊时生命体征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造影证实:LAD近端闭塞组与血流组心电图的共同点是,均有前壁导联ST段抬高,其中V2~V4导联抬高≥2.0mm,V1和V5导联ST段抬高<2.0mm,V6导联ST段抬高<1.0mm;差别在于:LAD近端闭塞组患者Ⅰ、aVL导联ST段抬高≥1.0mm,Ⅱ、Ⅲ导联ST段压低>1.0mm,aVF导联ST段压低更显著(≥2.0mm);LAD近端血流组患者Ⅰ、aVL导联ST段从等电位线抬高<1.0mm,Ⅱ、Ⅲ、aVF导联ST段从等电位线降低<2.0mm,其中部分病例胸导联T波浅倒置。结论急诊心电图可为急性前壁STEMI患者LAD近端罪犯血管闭塞和血流提供简单快速的判断依据。

  • 标签: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对进行心肌梗死和情况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其中包括44例未通患者(将其定义为A组),44例患者(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在各个不同时间段的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B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的上升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各时间段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患有进行心肌梗死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未通患者,该标志物的水平的上升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时间都会明显缩短。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脉再通 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PCI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于大连中医医院就诊的PCI术后狭窄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瓜蒌薤白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20d后患者狭窄程度。结果治疗组狭窄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治疗PCI术后狭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脉PCI术后再狭窄 瓜蒌薤白半夏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分梗死前有心绞痛组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依据临床间接血管标准观察两组情况,部分病例进行造影检查。结果两组率分别为74%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

  • 标签: 心肌缺血预适应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 简介:微创技术、脱泵手术及完全动脉血管化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业已被认识到,因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bypasssurgery,CABG)正在跨人崭新的时代。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技术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CABG治疗患者的类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外科治疗 适应证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冠状动脉患者15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造影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CTA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冠状动脉CTA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相符度;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造影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 CTA检查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A联合造影对急性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某院2020.1-2021.3月期间收治的60例(180支)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ACS组与非ACS组,两组各为30例(90支),两组患者均接受CTA及冠造影(CAG)临床检查,并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指标,研究分析CTA在AC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A与CAG在诊断狭窄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TA检查中,ACS组斑块分型、正性重构及脂质成分明显高于非ACS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排CT成像与选择性造影在支架手术后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128排CT成像和选择性造影患者,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均为阳性345个节段,均为阴性354个节段,MSCTA阳性而SCA阴性12节段,SCA阳性而MSCTA阴性13节段(P<0.05)。DSCT与SCA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对左主干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100%,对左前降支近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6.15%,对右远段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11%和93.15%。结论128排CT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准确性和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优选的检查方式。

  • 标签: 128层CT冠脉成像 选择性冠脉造影 冠脉支架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药物(腺苷、尿激酶、山莨菪碱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内支架置入术后慢血流/无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2009年第2期)、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资源(截至2009年4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包括5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尿激酶、腺苷和山莨菪碱均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山莨菪碱还可提高冠内血压。就不良反应而言,尿激酶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非致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变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和缺血性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山莨菪碱、尿激酶、乌拉地尔、腺苷对无流的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改善心肌灌注,尿激酶还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部份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再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Jaceques针对经皮腔内成形术(PTCA)的高狭窄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目前,该术式已成为冠心病常规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适应范围广,对治疗复杂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支架置入术病例的随访观察例数及时间的增加,以及虚拟组织学IVUS技术等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支架内狭窄(IsR)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接受支架置人术病例的狭窄发生率达20%~30%,是制约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冠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介入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冠心病患者临床获益显著。但任何治疗方式都有其两面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狭窄的发生成为介入领域发展的一个壁垒。药物洗脱球囊(Drug-CoatedBalloon,DCB)作为一种改良型介入器械队对支架内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疗效肯定,且适用于不宜长时间强化抗栓患者,本文就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冠脉介入 药物洗脱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对我院收治的118例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患者行双源CTA与造影检查,对两次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造影技术,双源CTA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处理程序,对病变评估的准确性与造影相比差异不显著,且安全可靠,费用相对低廉,在诊断冠心病方面意义重大。

  • 标签: 双源CTA 冠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统一进行CTA检查,以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度、准确率以及特异率。结果:CTA检查准确率为95.35%,灵敏率93.75%,特异率为97.37%,CTA与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安全性高、创伤较小等优势,并且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接受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络胶囊对的不稳定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经CT证实有不稳定斑块204例患者随机分2组;(1)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给以扩、抗凝、降低心肌耗氧等治疗,并给以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治疗;(2)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络胶囊2片(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进行CT检查并对比斑块的稳定性。结果2组经治疗后在不稳定斑块消退、不稳定斑体积数目减少、不稳定斑转为硬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络能有效地治疗和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斑块,同时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用来治疗斑块的发展。

  • 标签: 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 不稳定斑块 通心络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率.方法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过程的全程监测,通过造影证实治疗效果.结果68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综合治疗,造影证实血管完全12例,部分49例,完全未通7例.结论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综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快速开通血管,能较好的为无条件实施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实施初步治疗,并能为患者安全转运到上级医院实施PCI治疗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 标签: 尿激酶 综合治疗 再通率 临床报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