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前后护理对前列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例前列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结论在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将有助于改善前列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前列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度前列增生患者先施行前列动脉介入栓塞再进行手术切除,评估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  选取 13 例内腺体积> 70ml 的重度前列增生患者行高选择性前列动脉栓塞,术后一周内行经尿道前列剜除。术前行尿动力学评估,中行出血量、手术时间评估,术后行自由尿流率,尿失禁恢复情况等评估。结果  13 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 12 例在介入术后接受前列剜除。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自由尿流率、排尿困难症状均获改善,均未出现无法恢复的尿失禁。结论  对重度前列增生患者,先期行高选择性前列动脉栓塞,再择期行前列剜除可明显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重度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介入栓塞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前列动脉栓塞(PAE)与经尿道前列电切(TURP)治疗前列增生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收治200例前列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26例行TURP(TURP组),74例行PAE(PAE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体积、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结果PAE组较TURP组术后疼痛症状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个月TURP组国际前列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优于PAE组(P<0.05),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者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栓塞,胆固醇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动脉栓塞(PAE)与经尿道前列电切(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前列增生症适宜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要求的PAE和TURP对比研究,并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最后应用统计学软件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比较PAE与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优劣势。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6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方面,术后3个月,TURP组优于PAE组,疗效指标IPSS、QOL、Qmax、PVR、PV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TURP组改善情况优于PAE组,虽然指标IPSS、PVR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余指标QOL、Qmax、PV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PAE组与TURP组治疗效果相近,指标IPSS、QOL、Qmax、PVR、PV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E组失败率(4.4%)大于TURP组(0.5%);②安全性方面,PAE组比TURP组中出血量少[MD=-98.25,95%CI:-105.51~-91.00,P<0.00001]、留置导尿时间短[MD=-1.61,95%CI:-2.31~-0.90,P<0.0006]、住院时间短[MD=-3.07,95%CI:-4.40~-1.74,P<0.00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7.28,95%CI:-15.92~50.48,P=0.31];PAE组并发症(21.6%)少于TURP组(33.7%)。结论PAE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短期疗效(3个月)不及TURP;但中长期疗效(24个月)与TURP相近。总体来说,PAE较TUPR安全性高,具有中出血量少,留置导尿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不能耐受麻醉及TURP者可选择PAE治疗良性前列增生。但PAE手术失败率相对较高,其疗效的稳健性相对较差,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认定PAE优于TURP。未来随着更大样本、更多中心以及设计精良的随机对照试验出现,PAE用于治疗前列增生的疗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论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栓塞,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就经尿道前列剜除(TUERP)与电切(TURP)治疗良性前列增生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当成了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整合,之后将他们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50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以TURP为主的治疗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的是以TUERP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已知P<0.05,所以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良性前列增生患者来说,使用TUERP对其进行治疗更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我们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相关手术方案的推广应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TUERP术 TURP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癌患者实施根治前列切除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实施根治前列切除前列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根治前列切除结合护理干预后,40例前列癌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得到缓解,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体温及排尿情况趋于正常,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满意度达92.5%(37/40)。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根治前列切除的成功率,促使前列癌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钬激光前列剜除前列电切应用效果。方法采集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列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的重点研究对象,并结合来院的接诊顺序划分为观察组(钬激光前列剜除)及对照组(前列电切),每组均分为30例。观察与比较两组前列增生患者经不同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前列增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与前列电切相比较,应用钬激光前列剜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电切术 比较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接受根治前列切除(RP)患者的前列前脂肪垫(PAFP)中淋巴结及肿瘤转移情况,初步探讨PAFP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接受RP的287例前列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6±7)岁(范围:42~83岁),术前前列特异性抗原[M(IQR)]为16.00(29.64)μg/L(范围:0.01~99.90 μg/L)。244例患者为局限性或局部晚期,43例为转移性前列癌。所有患者中常规切除PAFP并单独病理学送检;PAFP切除范围:尾侧至前列尖部,头侧至膀胱颈,两侧至前列与盆内筋膜连接处。217例患者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所有PAFP病理标本均经泌尿系肿瘤亚专科的病理科医师阅片及报告。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287例患者中,23例(8.0%)PAFP存在淋巴结,11例(3.8%)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而无其他盆腔淋巴结转移。4例患者的PAFP存在脂肪结缔组织受侵。PAFP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前列特异性抗原[M(IQR)]更高[48.2(73.0)μg/L比15.4(26.5)μg/L,Z=3.158,P=0.002],临床T分期和N分期更晚(Z=2.977,P=0.003;Z=2.780,P=0.005),术前Gleason评分更高(Z=2.205,P=0.027)。结论RP中常规切除 PAFP并单独送病理学检查,可能检出更多的盆腔淋巴结和转移淋巴结,可能获得更准确的病理学N分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前列腺前脂肪垫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前列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与经尿道前列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70 例 2016 年 1 月 -2018 年 8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前列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其采用抽签方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研究组患者长,中出血量较研究组多,组织切除量较研究组患者少, P<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 P<0.05 。 结论 :对前列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剜除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可以完全切除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
  • 简介:良性前列增生(BPH)是导致老年男性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线变细、膀胱余尿量增多等下尿路症状最常见的病因,手术治疗是前列增生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式被应用于BPH的手术治疗中。其中经尿道前列剜除作为近20年来新兴的式,大有取代先前的经尿道前列电切(TURP)成为新的金标准之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精细解剖 夜尿增多 外科包膜 剜除术
  • 简介:前列增生症是泌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血尿、尿潴溜等症状,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根治前列增生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摘除,而经尿道前列电汽化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方法,它克服了开放性手术的不足,具有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技术简单,费用较低及术后护理相对简化的优点。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前列腺增生症 术后护理 治疗 开放性手术 主要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前列增生患者行前列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2例前列增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电切(PKRP)、12例经尿道前列电切(TUPP)、1例经膀胱前列切除,1例耻骨上前列切除,分析22例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7.8±10.3)min、中出血量(220.5±35.8)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5±1.0)d、住院时间(15.3±3.5)d;治疗后IPSS评分(4.8±1.4)、QOL评分(5.6±1.3)、RUV(38.1±2.2)ml、Qmax(16.6±3.3)ml/s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前列增生患者进行PKRP、TUPP、经膀胱前列切除及耻骨上前列切除,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PKRP TUPP 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治疗前列增生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33例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与切除组织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一个月,观察组患者的IPSS、QOL、RUV分别为191±89、55±09、13±04,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56±101、62±11、16±05(P<005)。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继发性出血、膀胱痉挛、尿失禁与尿道口狭窄。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性出血、膀胱痉挛、尿道口狭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VP作为一种BPH的治疗方法,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汽化电切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of Tram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Ablation of Prostate to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简介:我院自2004年4月--2006年4月,采用钬激光前列剜除(holmiumlaserenucleationoftheprostate,HoLEP)治疗前列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8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钬激光 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