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手术创伤往往破坏了正常的血管、神经和肌肉,早期进行术侧肩关节活动患者,尽快恢复术侧上肢的功能,帮助病人达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 标签: 肺癌 肩关节活动 肩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本病的致残率也较高,因此为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的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其中的4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方法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并采取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包括选择适宜的时机、预防肌肉的萎缩锻炼及预防关节变形、采用Bobath法对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自理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护理等,1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将两组的肌力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锻炼后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可自主进食、更衣,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说,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偏瘫患者致残或可以帮助其保持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脑梗死 偏瘫患者
  • 简介:颈椎病以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伏案、低头工作时间延长,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出现低龄化趋势。颈椎病已成为学生及青年人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运动疗法在提高颈椎病疗效方面有促进作用,能减少颈椎病复发,疗效显著[1-2],然而运动疗法使用臂力较多,肩周炎患者无法完成,臂力使用过多会诱发网球肘、腱鞘炎等疾病,很多患者不能坚持完成,影响颈椎病治疗效果。为此我们设计自制了一种能走进千家万户的功能锻炼装置,帮助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锻炼,自2015年起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 标签: 颈椎病 功能锻炼装置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6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功能优良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功能优良率的提高。

  • 标签: 骨折术后 舒适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推拿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中医推拿配合功能训练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推拿 功能锻炼 肩周炎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的影响作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普及率、功能锻炼达标率以及康复行为形成率情况,并且比较两者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36±2.2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54±3.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率为(59.16±1.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1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达标率为(92.86±1.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0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行为形成率为(95.83±1.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采取有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术后功能锻炼达标率和康复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乳腺癌 功能锻炼 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 2015 年 7 月~ 2016 年 7 月行手术治疗的骨创伤患者 114 例,随机抽取 57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另 57 例作为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骨创伤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时,有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 标签: 骨创伤 术后康复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锻炼在脑梗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科病房在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功能锻炼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功能锻炼应用到脑梗塞病人恢复期中,有助于降低患者后遗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应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恢复期 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昏迷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93例脑出血昏迷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5例在治疗同时未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患者组成对照组,48例接受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者组成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GC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4、6周GCS评分结果表明,研究组皆高于对照组,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使脑出血昏迷期患者临床康复显著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脑出血昏迷期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功能锻炼在脑梗死失语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失语患者6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3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三维发音功能康复锻炼。对两组患者的失语改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失语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失语患者应用三维发音功能康复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失语程度进行改善,对患者语言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提升,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功能锻炼 脑梗死失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术对于病人机体会造成比较大的创伤,加上患有此病的病人普遍都是年纪比较的的老人,体质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做好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在病人手术后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本文主要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骨创伤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VS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骨创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骨创伤患者 术后 康复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进入冬季之后发病增多,即便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也会让慢阻肺患者症状加重,常导致反复急性发作,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慢阻肺患者应制定合适的运动和肺功能锻炼计划并长期坚持,目的是锻炼呼吸肌,改善患者的疲劳、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对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使其建立有效的呼吸形态,还可以预防和减少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造成的肺功能损害,使患者能够自理日常生活,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肺功能锻炼 慢阻肺 患者 运动 冬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针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分期治疗肩周炎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8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急性期患者和慢性期患者分别为40例,取急性期患者20例,定为急性期A组,慢性期患者20例,定为慢性期A组,均采用局部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剩余的急性期患者20例定为急性期B组,慢性期患者20例定为慢性期B组,均采用远端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前肩周炎同期患者评分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采用局部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的急性期患者和采用远端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方案治疗的慢性期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各项评分与同期的另外一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是治疗急性期患者的最佳方案,远端取穴结合电针与主动功能锻炼是治疗慢性期患者的最佳方案。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 主动功能锻炼 分期治疗方案 优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早期强化功能锻炼对其自我效能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强化功能训练,干预实施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接受早期强化功能锻炼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髋关节功能得到更好更快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早期强化功能锻炼 自我效能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患肢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肢外展、前屈、后伸等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训练,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增强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患肢功能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骨折术后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1,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要高(P<0.05),分别为80.65%、96.77%;同时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要高(P<0.05),分别为93.55%、77.42%。结论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最大限度使患儿及家长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功能锻炼 舒适护理 小儿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