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未知的惊喜或惊吓.“医生,您看看这就是咬我的那条蛇”,新闻中不慎被蛇咬伤的女子淡定抓蛇求医,真是万幸那蛇是无毒的.当我们也遇到被动物咬伤的意外情形时,除了保持冷静和寻求帮助外,及时处理也非常关键.不过,及时“捕捉”罪魁祸首去见医生这种行为,一般人最好还是不要尝试了.

  • 标签: 咬伤 动物 指南 急救 医生
  • 简介: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和猫等动物咬伤、抓伤、舔舐伤口所致。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100%。动物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极其重要的预防措施,及时彻底有效地清洗消毒伤口可明显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动物 咬伤后 医学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物咬伤后预防处置情况,为五峰县今后的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538例动物咬伤病例的预防治疗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38例动物咬伤患者中男性居多,7、8月份为高暴露期,超过24h就诊病例占7.06%。能自行规范处理伤口仅占5.95%。Ⅲ级暴露占71.37%。结论广大群众对动物咬伤知识还很缺乏,亟需防疫部门加大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

  • 标签: 动物咬伤 狂犬病预防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被犬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在我院门诊接受人用狂犬病Vero细胞纯化疫苗全程接种者共1300人,按常规免疫程序于0、3、7、14、28d全程注射国产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分析其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1300例观察对象进行狂犬疫苗基础免疫后检出抗体阳性率为92.31%, 男性与女性的基础免疫后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76,P>0.05)。30岁以下年龄各组抗体阳性率高于30岁以上患者。基础免疫后抗体阴性者, 再注射3针次加强免疫后抗体阳转率97.00%。结论: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经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高,阴性者可再注射3针次加强免疫能提高抗体阳性率;免疫效果与接种者年龄有关,年龄较低者的阳性率较高。加强对人群尤其年龄较大患者在狂犬疫苗免疫后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抗体阴性者,并给与加强针,从而提高接种后的抗体阳性率。同时,本研究发现,男女性别间狂犬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性别因素对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不大

  • 标签: 动物咬伤 狂犬病 狂犬疫苗 抗体水平
  • 作者: 魏蜀一 李明 王传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100044
  • 简介:摘要颜面部动物咬伤较常见,近年研究表明对颜面部动物咬伤的伤口进行Ⅰ期美容缝合,不会增加伤口感染率,且可提高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对于颜面部动物咬伤的伤口推荐早期整形外科治疗。笔者就颜面部动物咬伤的特点和伤情评估、伤口清创技术、美容缝合技术及各部位动物咬伤美容缝合伤口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颜面部动物咬伤的美容缝合伤口处置提供参考。

  • 标签: 咬伤,人 面部损伤 清创术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犬伤净对动物咬伤使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9月-2022年04月接收的239例动物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19)和对比组(n=12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比组在处理伤口时用20%肥皂水溶液,试验组用犬伤净,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伤口感染率。结果:试验组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比组,人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伤净在动物咬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犬伤净 动物抓咬伤 肥皂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物咬伤伤口处理及狂犬病预防。方法 :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间开展本次对比实验。纳入实验样本均是在我院治疗动物咬伤患者(共计100例),根据不同咬伤情况给与患者不同治疗干预,并及时采取预防狂犬病措施。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作为此次研究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本院收治的100例动物咬伤患者经有效治疗干预后全部治愈,其中3例在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过敏症状,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被动物咬伤患者经及时有效的伤口处理并足量注射狂犬疫苗狂犬免疫球蛋白,做好狂犬病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生命威胁,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狂犬病疫苗接种 动物咬伤伤口处理 狂犬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动物咬伤的伤口处理及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方法通过动物咬伤271例伤口处理,病例142例,年龄1-70岁;致伤动物猫27例,狗196例,鼠1例,猴1例,兔1例,处理方法用肥皂水、流动水冲洗15分钟,碘伏及双氧水、碘酒等消毒,并给予肌注破伤风及狂犬疫苗。结果伤口全部治愈无并发症,无狂犬病发生。结论动物吸伤会造成狂犬病的传染,可疑动物、自养动物、野生动物、啮齿动物、猫、蝙蝠吸伤一定要处理好伤口,接种狂犬疫苗。

  • 标签: 动物吸伤 伤口处理 注射狂犬疫苗 免疫球蛋白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物咬伤伤口处理措施和狂犬病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动物咬伤患者240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21年01月~2021年06月,均实施伤口处理措施和狂犬病预防,以患者的狂犬病预防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分析观察结果。结果:分析伤口处理效果,有效率高达98.75%。在240例患者仅出现发热1例,感染及过敏发生例数均为0,患者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动物咬伤患者,相关医务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好患者的伤口,实施积极有效的狂犬病预防方法,对其身体健康的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动物咬伤 伤口处理措施 狂犬病 预防措施 并发症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动物咬伤后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本卫生院接受治疗的动物咬伤患者150例参与研究,对患者实施预防护理,观察结果。结果4例患者出现全身或者局部轻微不良反应,占2.67%,没有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没有患者发生狂犬病。结论及时处理被动物咬伤后的患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做好咬伤患者的狂犬病预防护理,能够避免出现狂犬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动物咬伤者 狂犬病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建水县动物咬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狂犬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建水县动物咬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狂犬病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到建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动物咬伤病例记录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到的病记录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被动物咬伤病例1367例,男性779例,女性588例,男女性别比为1.32∶1。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占93.34%。动物咬伤后及时就诊率为89.88%,伤口及时处理率为41.84%,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7.92%(1318/1346),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29.45%(273/927)。结论预防动物伤害的关键措施是加大对犬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犬类管理和检疫。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电力输电线路巡视工作的安全性是确保电网系统持续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有害动物(如狗、蛇、鼠)的存在可能对输电线路职工日常巡视维护安全性造成威胁。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拄杖设计,结合超声波技术驱离狗类动物,以及地震波技术驱离蛇鼠类动物,旨在有效预防有害动物对输电线路职工的侵害,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