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阻力指数的关系。方法41例趺阳脉为涩脉的患者,先用NX-3型多功能脉图仪,对切诊为涩脉的病例将脉象仪的传感器探测点置于被测试者趺阳脉搏动最明显处描记脉图,选其中与参照脉图基本一致的作为的样本测取数据,从脉图上读取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然后在同一下肢用彩超检测动脉壁和血流,分别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探查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趺阳脉)。测得对应下肢动脉各段斑块、狭窄处的最大血流和阻力指数,各取其平均值。结果指切法与脉图法符合率70.69%,主波高(y)、主波升支角(P)分别与平均血流(x1)、平均阻力指数(x2)成二元线性回归(P<0.05),主波高(y)与主波升支角(P)成一元直线相关(P<0.05)。结论趺阳脉涩脉的成因与下肢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趺阳脉 涩脉 下肢动脉血流速度 下肢动脉阻力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实施长春西汀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分成两个组进行对比,即参照组、研究组,一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一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脑动脉血流,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长春西汀 慢性脑供血不足 脑动脉血管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不同的手术方式(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研究。病例在2018年12月时间段内开始,并且2021年12月时间段内结束。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每组均为30例。结果:手术前经过分析临床有关指标,发现两组差异不大(P>0.05);手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加以分析,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确诊为颅脑外伤的患者开展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高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此同时提高患者的大脑中动脉

  • 标签: 颅脑外伤 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临床疗效
  • 简介:用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观察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管直径和血流量,结果表明:多数颈内动脉管内径与颈总动脉内径的比值为70%左右,血流量的指标大都在54%以上;颈总动脉内径和血流量并非完全代表颈内动脉,两者间存在差异,这对研究颅内血管血液供应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关系研究 动脉血流量 流量颈内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视频脑电图(VEEG)评价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大脑中动脉,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40例ESES患儿(ESES组)的临床资料,采用TCD-VEEG检测深睡期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MCAmean)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波动值,并与同期40例行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ESES患儿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ESES组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87 ± 7.38)%比(2.07 ± 1.11)%和(92.92 ± 21.64)cm/s比(58.11 ± 8.04)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3.389和9.536,P<0.01)。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16例)、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变异型(13例)和获得性癫痫性失语(11例)患儿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灶性癫痫灶(16例)、双侧不对称癫痫灶(16例)和双侧同步对称癫痫灶(8例)患儿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同步波及全导广泛性ESES患儿(16例)深睡期MCA血流波动值明显高于不对称性ESES患儿(24例)[(22.37 ± 2.37)%比(15.37 ± 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890,P<0.01);两者深睡期MCA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认知损害(14例)、轻微认知损害(13例)和严重认知损害(14例)患儿深睡期MCA血流波动值分别为(14.21 ± 5.20)%、(17.97 ± 7.45)%和  (22.10 ± 7.9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376,P<0.05);三者深睡期MCA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ES患儿深睡期MCA血液波动值与认知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 = 0.391,P<0.05)。结论基于TCD-VEEG检查获得的深睡期MCA血流波动值与ESES患儿认知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或可为临床评估ESES患儿认知损害程度的可靠 方式。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大脑中动脉 视频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视频脑电图(VEEG)评价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大脑中动脉,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40例ESES患儿(ESES组)的临床资料,采用TCD-VEEG检测深睡期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MCAmean)和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波动值,并与同期40例行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ESES患儿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ESES组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87 ± 7.38)%比(2.07 ± 1.11)%和(92.92 ± 21.64)cm/s比(58.11 ± 8.04)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3.389和9.536,P<0.01)。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16例)、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变异型(13例)和获得性癫痫性失语(11例)患儿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灶性癫痫灶(16例)、双侧不对称癫痫灶(16例)和双侧同步对称癫痫灶(8例)患儿深睡期MCAmean和MCA血流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同步波及全导广泛性ESES患儿(16例)深睡期MCA血流波动值明显高于不对称性ESES患儿(24例)[(22.37 ± 2.37)%比(15.37 ± 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890,P<0.01);两者深睡期MCA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认知损害(14例)、轻微认知损害(13例)和严重认知损害(14例)患儿深睡期MCA血流波动值分别为(14.21 ± 5.20)%、(17.97 ± 7.45)%和  (22.10 ± 7.9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376,P<0.05);三者深睡期MCA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ES患儿深睡期MCA血液波动值与认知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 = 0.391,P<0.05)。结论基于TCD-VEEG检查获得的深睡期MCA血流波动值与ESES患儿认知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或可为临床评估ESES患儿认知损害程度的可靠 方式。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大脑中动脉 视频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直径法和血流法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用彩超直径法和血流法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评估和检查。并据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直径法灵敏度98.23%,假阴性率5.46%,特异度80.23%,假阳性率23.66%,约登指数0.6,流速法灵敏度99.83%,假阴性率3.57%,特异度89.35%,假阳性率13.86%,约登指数0.6。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与分别用彩超直径法和血流法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评估和检查,其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两者相较而言,血流法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较高于直径法。

  • 标签: 超声 彩超直径法 血流速度法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大脑中动脉峰值速度测定胎儿宫内贫血价值。方法:院内住院或者产检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时发现动脉峰值速度(MCA-PSV)增高的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实验组。另外选择相同期间相同条件但MCA-PSV正常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本实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CDU检查。分析彩超大脑中动脉峰值速度测定胎儿宫内贫血价值。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现贫血47 例(78.33%),对照组出现贫血25 例(41.67%)。两组相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A-PSV显著更高,P<0.05.结论:彩超MCA-PSV增高对于判定胎儿贫血指导临床干预意义重大,这一点值得相关人士注意。

  • 标签: []彩超 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 胎儿 宫内贫血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测量先天性肺动态瓣狭窄病人的肺动脉血流,判断肺动脉瓣狭窄程度。方法对78例先天性肺动态瓣狭窄患者,取肺动脉长轴切面观察肺动脉血流颜色,用连续多普勒测量血流,与手术所见的肺动脉瓣狭窄程度进行对照。结果对照发现肺动脉血流越快肺动脉瓣狭窄越严重,右室壁、室间隔明厚越明显。结论通过测量肺动脉血流,能较准确估计肺动脉瓣狭窄程度。

  • 标签: 彩超 肺动态瓣狭窄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峰值血流(STA-PSV)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毒症病因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未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毒症患者301例,其中Grave病(GD)患者241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STA-PSV、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STA-PSV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STA-PSV对GD的鉴别能力。结果GD组STA-PSV明显高于AIT组[61.00(41.00,86.50)cm/s比34.50(25.25,46.00)cm/s,P<0.001],ROC曲线分析,AUC为0.790(95%CI 0.734~0.845,P<0.001),当STA-PSV切点值≥49.5 cm/s时,诊断GD的敏感性为64.3%,特异性为83.3%。在所有甲状腺毒症患者中,以STA-PSV(对数转换后)为因变量,以游离甲状腺素(FT4)和TRAb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A-PSV与FT4(β=0.371,95%CI 0.005~0.010,P<0.001)和TRAb(β=0.138,95%CI 0.001~0.014,P=0.035)独立相关。结论STA-PSV对GD和AIT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且与甲状腺素水平和TRAb相关。

  • 标签: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毒症 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探索犬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上腔静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通过股静脉注入血栓栓子建立犬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通过右心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将探头置于右侧锁骨上窝,对血栓注入前后上腔静脉进行超声检测,测量收缩期回心波峰值血流(S)、舒张期回心波峰值血流(D)、心房收缩期反向波峰值速度(AR)及心室收缩期反向波峰值速度(VR),分析上腔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形态变化规律.造模前后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上腔静脉频谱指标随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以肺动脉峰值收缩压超过30mmHg为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准,成功建立犬肺动脉高压模型24只.上腔静脉血流频谱显示:在中度肺动脉高压组S、AR分别为(15.37±8.08)cm/s、(14.08±5.30)cm/s,与栓塞前S、AR[(19.92±7.27)cm/s、(10.05±2.81)cm/s]比较,S减低,A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3.155,P均<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S、AR、VR分别为[(14.72±7.42)cm/s、(21.84±6.56)cm/s、(13.03±6.67)cm/s],与栓塞前S、AR及VR[(0.49±0.19)cm/s]比较,S减低,AR、V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5、-8.892、-2.101,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R/S、VR/S比值随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693、0.646,P<均0.01).结论急性肺动脉高压犬上腔静脉血流频谱AR/S及VR/S比值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可对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上腔静脉 肺栓塞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碲锌镉SPECT(CZT SPECT)心肌功能灌注显像(MFPI)获得的血管区域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血流储备(CFR)与冠脉造影(CAG)测定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之间的关系及其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CZT SPECT MFPI测定并同期(3个月内)行CAG检查的42例患者[男30例、女12例,年龄(63.3±9.8)岁]。在血管水平计算CFR和FFR诊断心肌缺血(CFR<2.0,FFR<0.8)的一致性。计算冠脉狭窄≥70%对心肌血流下降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分析数据。结果42例患者共126支冠脉,其中30支(23.8%)CFR<2.0,33支(26.2%)CAG示狭窄≥70%。共有32支冠脉行CFR和FFR测定,27支两者结果一致,一致率为84.4%(27/32),其中6支两者均下降,21支均正常(Kappa=0.612,P<0.001)。在33支狭窄≥70%的冠脉中,13支CFR≥2.0;在30支CFR<2.0的冠脉中,有10支狭窄<70%。冠脉狭窄≥70%诊断心肌血流下降(CFR<2.0)的灵敏度为66.7%(20/30),特异性为86.5%(83/96),阳性预测值为60.6%(20/33),阴性预测值为89.2%(83/93),准确性为81.7%(103/126)。结论CFR与FFR诊断心肌缺血有良好的一致性。狭窄≥70%的冠脉中有近40%并不引起相应血管区域的CFR下降,CFR下降的血管中近1/3狭窄<70%。CZT SPECT测定的血管区域CFR对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精准诊断和介入治疗决策有潜在的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流储备分数,心肌 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脐动脉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搜集的320例住院产妇一般资料,所有产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胎儿是否出现宫内窘迫分为S组(40例,宫内窘迫)和Y组(280例,非宫内窘迫)。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胎儿潜伏期的脐动脉RI(助力指数)、PI(搏动指数)、S/D值(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脐动脉舒张末期峰值的数学比值)、不同时期(临产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S/D值。结果S组助力指数、搏动指数、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脐动脉舒张末期峰值的数学比值显著高于Y组(P<0.05);两组胎儿在临产期S/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胎儿在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二产程等不同时期的S/D值高于Y组(P<0.05)。结论脐动脉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效果显著。

  • 标签: 脐动脉血流 诊断胎儿窘迫 临床评价效果
  • 简介:探讨冠状动脉缓慢(Slowcoronaryflow,SCF)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特点,寻找SCF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TIMI血流帧计数法(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framecount,TFC)判断血流,人选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于我院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CAG)的SCF患者376例,对照组为同期行CAG证实无冠脉显著狭窄且血流正常的患者共300例。记录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流。结果:慢血流组年龄低于对照组[(57.9±10.1)岁比(61.0±9.4)岁,p=0.006],男性比例和吸烟史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9%比42.0%,p〈0.001和43.6%比24.0%,p〈0.001)。慢血流组患者尿酸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周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尿酸:(364±90)μmol/Lvs.(327±92)μmol/L,p〈0.001;甘油三酯:(1.86±1.14)mmol/LVS.(1.64±0.91)mmol/L,p=0.007;HDL—c:(1.10±0.25)mmol/l,VS.(1.22±0.36)mmol/L,p〈0.00);和Apo—A1:(1.12±0.21)g/LVS.(1.29±0.26)g/L,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甘油三酯、HDL—C和Apo—A1是预测慢血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adi值依次为2.966(95%CI:1.891—4.654,p〈O.001),1.395(95%CI:1.139-1.707,p=0.001),11.178(95%CI:3.896—32.070,p〈0.001)和0.010(95%cI:0.003—0.037,p〈O.001)。结论:性别、甘油三酯、HDL—C和Apo—Al是预测慢血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血流缓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并分别实施传统治疗与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以此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椎基底动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可以使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获得最优治疗效果,并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椎基底动脉

  • 标签: 三维平衡正脊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
  • 简介:细菌及病毒性脑膜炎的预后,除了与病因、急性感染期癫痫、高颅压、硬膜下积脓等并发症有关之外,脑灌流的受累所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也是致死或致残的原固之一。经颅多普勒(TCD)为脑膜炎病人提供了一种无创性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方法。110例脑膜炎病人,37%为细菌感染,24%为直

  • 标签: 脑血流速度 缺血性脑损害 细菌感染 脑血流动力学 急性感染期 北京军区医药
  •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量血流(DFV)评价冠脉造影血流TIMI分级(TIMI-FG)及其计帧值(TIMI-FC)的准确性.方法:在11只猪的冠脉狭窄模型和36例冠脉造影及17例行血管介入治疗的病人,比较TIMI-FG、TIMI-FC与DFV的相关性.结果:①随着动物模型充盈球囊造成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DFV减慢、TIMI-FG下降、TIMI-FG变大,P均<0.01;②17例病人25支血管在介入治疗后,DFV增加,TIMI-FG上升,TIMI-FC变小(P<0.05~<0.01);③TIMI-FC与DFV呈负相关(冠心病人r=-0.49~0.58,猪r=-0.41);而TIMI-FC变化差值与DFV变化差值相关性则有提高(冠心病人r=-0.62~0.66,猪r=-0.71).结论:冠脉造影TIMI-FC推测冠脉血流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血流变化的推测更佳.

  • 标签: 冠状动脉 血管内多普勒导丝 血流速度 TIMI分级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