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所以高中生物第一册中有丝分裂l减数分裂都是以二倍体动物和植物的体细胞为例来讲的,而在学完第二册中的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知识后,原来在二倍体范围内考虑正确的几个知识点,若在多倍体和单倍体范围内考虑,便是错误的.笔者做以列举,以供同行们和同学们参考:

  • 标签: 多倍体 单倍体 高中 生物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 简介:单倍体是大多数低等植物生命的主要阶段,在高等植物中出现的单倍体,几乎都是由于生殖过程的不正常而产生的.大多数是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的结果.从遗传机理看单倍体植物,主要有三个特点:1.单倍体是纯一的,它的染色体只有一套,所以植株的各个性状是一致的,不会产生性状上的分离.即使是由杂种形成的单倍体,后代也不会分离.2.单倍体具有高度不孕现象,因为单倍体植物细胞中只有一套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而单倍体产生的配子大多数都是不育的.3.单倍体植物,一般生活力较弱,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在生理上平衡的二倍体系统.而单倍体破坏了生理上的平衡,使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植株表现矮小,叶片薄、花器小、生活力弱.单倍体植物虽然高度不育,通常生长衰弱,它本身没有多大价值,但是通过自然加倍或用人工方法使单倍体植物的染色体加倍,即可获得完全纯合的二倍体,就和经过了好几代自交而产生的纯合二倍体一样.育种者正是应用遗传机理,人工通过花粉或花药培养先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利用单倍体植株经过染色体加倍来选择和培养新品种,这就是不同于常规杂交育种的单倍体育种.应用遗传机理指导单倍体育种:

  • 标签: 单倍体育种法 单倍体植物 遗传机理 染色体加倍 单倍体植株 基因型
  • 简介:单倍体和双倍体方法在烟草栽培品种的培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母本和父本单倍体由于分别是孤雌生殖和单雄生殖,在烟草上自然发生的频率是很低的。在实际应用中,显性标记系统能在苗期有效地分离稀有单倍体植株。Sulfur(Su)突变体是一个由烟苗缺乏叶绿素引起的显性标记性状,但该突变体在纯合的条件下具有半致死特性。

  • 标签: 单倍体植株 基因修饰 分离 孤雌生殖 栽培品种 标记系统
  • 简介: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0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情形,通过围手术期的合理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在层流室内情绪稳定,始终保持着战胜疾病的信念,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使移植工作顺利进行,平均出仓时间逐渐缩短,移植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 合理性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应用于白血病患者中,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入并予以移植治疗的20例白血病患者都归入到此文研究资料中,20例白血病患者都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统计和分析2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白血病患者中,1例植入没有成功,19例得到粒系重建,其中17例得到血小板重建,2例血小板重建没有成功。出现感染而致死、出血性膀胱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分别有2例、8例、6例、2例。移植治疗之后3个月的存活率是80.00%,复发率是15.00%。结论白血病患者采取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得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单倍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 简介:摘要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作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治疗方案和药物的出现不断改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慎重选择合适的供者可优化临床结局,而选择最佳供者时需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如受体中的供体特异性抗体、供体年龄、亲缘关系、性别、ABO血型兼容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匹配的程度、自然杀伤(NK)细胞同种异体反应和供受者巨细胞病毒(CMV)血清状态等。文章就HID-HSCT供者选择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阐述。

  • 标签: 血液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性 危险因素
  • 简介: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起源于中南美洲及墨西哥一带,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辣椒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花药培养的方式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采用秋水仙素等进行处理,加倍为双单倍体植株(DoubleHaploid,简称DH系),从而直接获得纯化的品系。也可将其作为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或亲本的一种育种手段。该技术在育种实践中大大加快了育种速度,显著地提高了选择效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目前在育种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本文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及DH系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为辣椒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单倍体育种技术 花药培养 辣椒 单倍体植株 蔬菜作物 中南美洲
  • 简介:摘要: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遗传改良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任务。单倍体育种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为玉米育种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旨在探究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从诱导单倍体到遗传改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玉米育种提供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单倍体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玉米基因组,提高育种效率,实现杂交优势利用,进行基因编辑,加速育种过程,并充分利用遗传多样性。这些应用有望为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单倍体育种技术 玉米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不断完善,对于培养单倍体玉米种的发育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单倍体育种方法在转基因玉米纯和自交系统上可以得到有效延伸,减少花粉在环境中的释放情况,减少基因漂移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单倍体育种 转基因玉米 环境释放 基因漂移 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haplo-HSC)联合第三方脐血(tpCB)移植治疗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BMF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78例BMFs患儿,包括遗传性BMFs 4例和获得性BMFs 74例;男41例,女37例;首次移植73例,二次移植5例,采用haplo-HSC联合tpCB移植治疗,中位年龄5.6岁,预处理采用白消安为基础方案,74例获得性BMFs采用非清髓性,4例遗传性BMFs采用清髓性。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采用环孢素、霉酚酸酯和甲氨蝶呤,01 d分别输注单倍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和tpCB,02 d输注单倍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单倍体总有核细胞中位数为12.19×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6.13×106/kg。结果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3 d和+17 d。+30 d为供者型完全嵌合,无一例原发性植入失败,2例发生继发性植入失败。Ⅱ~Ⅳ度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39.0%和13.9%,慢性GVHD的局限型发生率为7.8%(95%CI:7.1%~8.5%),全身型为2.6%(95%CI:2.1%~3.1%)。随访1 550 d,存活76例,均为无病存活,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8%,5年的无失败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均为97.2%(95%CI:96.8%~97.6%)。结论单倍体和脐血可以快速提供造血干细胞,haplo-HSC联合tpCB治疗儿童BMFs疗效明确。

  • 标签: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骨髓衰竭性疾病 遗传性 获得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背景:在中国,儿童患者获得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较困难,而以父母供者较多。目的:回顾性分析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7例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及相合非血缘供者,且免疫抑制疗效不佳的复发难治性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抗体"预处理方案,应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三联短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①患者17例中16例(94%)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1和血小板≥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11-15)d和17(12-28)d。②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7%(8/17),其中Ⅰ-Ⅱ度29%(5/17),Ⅲ-Ⅳ度18%(3/17)。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1%(7/17)。③中位随访268(43-753)d,12例存活,总生存率为71%(12/17),死亡5例(29%),均为移植相关死亡,其中1例植入失败死于皮肤真菌感染,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死于肺部重症感染。无患儿移植后复发。④结果显示,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及相合非血缘供者,且免疫抑制疗效不佳的复发难治性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

  • 标签: 组织工程 干细胞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移植 单倍体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血液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造血重建成功者29例,植入失败者1例;随访6个月~3年,移植成功的29例患者中死亡4例,死亡主要原因为感染和原始疾病复发,死亡率为13.3%。结论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获得稳定的造血功能重建,而且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亲代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52%,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7.62%,相较于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均较显著,P

  • 标签: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地中海贫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BM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BMT模型,根据回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alloNK细胞组。移植后2个月以胸腺组织病理、脾脏NK细胞比例、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价alloNK细胞对免疫重建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学表现无明显差别;移植后2个月non-alloNK组小鼠脾脏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单纯BMT组(P〈0.05);各组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别;alloNK组小鼠脾细胞培养24和48h时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各组之间白介素4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allo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不损伤胸腺的结构,可能诱导Th2免疫反应的偏移。

  • 标签: 同种反应性NK细胞 单倍体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 简介:摘要本文对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指征、供者选择、预处理方案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规范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BMT)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在白血病治疗中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9例于我院行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9例进行BMT治疗(对照组),另30例行BMT+PBSCT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造血重建效果、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病情况,以及1年后患者生存情况。结果造血重建速度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于(11.6±5.7)d、(19.7±5.9)d后,满足中性粒细胞≥×/L,(13.7±3.5)d、(21.4±4.2)d后,满足血小板≥×/L,组间差异显著(P<0.05);GVHD发病率、1年后复发率、生存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BMT+PBSCT联合治疗白血病,造血重建效果更为显著,GVHD发病率相对降低,1后生存率明显提高,复发白血病几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 骨髓 临床疗效
  • 简介:本研究探明了苯乙酸(PAA)对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的效应,发现PAA与NAA、6-B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一步成苗的发生.试验证明PAA对一步成苗的促进效应与各种激素浓度配比和基本培养基的种类有关,与基因型的关系不明显.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PAA20mg/L+NAA0.5mg/L+6-BA1.0mg/L+谷氨酰胺50mg/L+麦芽糖30g/L.试验还证明,与2,4-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途径的多级成苗培养相比,本研究建立的PAA一步成苗培养具有以下优点:1)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2)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有效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3)成苗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4)再生植株具有更好的幼苗素质;5)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也显著低于多级成苗;6)获得双单倍体植株的频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7)能有效缩短培养周期、节约成本.

  • 标签: 苯乙酸 单倍体植株 体细胞组织培养 一步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