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标准板减压术与改良板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标准板减压术)和改良组(改良板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均明显优于标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板减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外伤减压术后的护理,进一步提高此病的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脑外伤行减压术后病人87例,予基础护理、护理等,对比经治疗前后的ADL评分结果87例患者入院时生活不能自理68例,生活部分自理19例,经治疗与护理后意识转清生活自理28例,生活部分自理42例,生活不能自理17例,ADL评分经治疗和护理后明显增高。结论通过去减压术及术后精心治疗与护理,使脑外伤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
  • 简介: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等造成外伤增多,颅脑外伤病人也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20%,死亡率很高。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了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减压术,现将救治及预后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15~54岁,平均为30岁。致伤原因:车祸27例(81.8%),坠伤3例(9%),钝物击伤2例(6%),锐器伤1例(3%)。1.2临床表现:①术前意识状态处于不同程度昏迷者30例,病人术前GCS评分3~5分9例,6~8分21例,9~12分3例。②瞳孔变化: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6例,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2例。③合并伤:颜面部损伤14例,四肢骨折5例,血气胸2例。④有颅底骨折征象(脊液耳鼻漏)15例。1.3CT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显示硬膜外血肿8例(24.2%);硬膜下血肿15例(45.4%);混合型血肿7例(21.2%);单纯广泛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3例(9.0%)。颅内血肿≥30ml,中线移位>5mm并有脑室受压。1.4治疗:本组33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具体方法:根据颅内血种或脑挫裂...

  • 标签: 临床应用 例临床 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乳酸脂膜对于防止开颅减压术后皮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间在院具有减压术适应症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原则将上述8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于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和皮之间放置聚乳酸脂膜,用于防止手术后的皮和硬脑膜发生粘连。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不放置聚乳酸脂膜。6个月后均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粘连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皮粘连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2.5%vs71.4.%),并且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同时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少,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患者放置聚乳酸脂膜,术后无排斥反应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研究表明,在进行减压术时,放置聚乳酸脂膜于皮和颅骨缺损处的硬脑膜之间,可以有效的防止再行颅骨修补术时发生皮粘连的情况,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聚乳酸脂膜 颅骨修补术 术后皮瓣粘连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与双额冠状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大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行双额冠状开颅减压术。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双侧标准大开颅减压术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 双额冠状骨瓣 去骨瓣减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恶性颅内高压,在药物不能控制时,减压术仍被作为减压治疗的重要手段,标准减压术在较大范围内去头盖,减压窗面积更大,为处于高颅压的脑组织提供更大的缓解空间,本文对64例标准减压术患者总结。

  • 标签: 颅脑损伤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32例接受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手术后进行护理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经过治疗护理之中恢复清晰意识,能够生活自理,1例患者呈植物人状态,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与细致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手术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后去减压的类型及是否二次手术对脑积水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7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结果减压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27.0%,保留的病人脑积水发生率为3.8%,双侧开颅、二次手术增大脑积水的发生率,距中线距离越近越容易发生脑积水结论减压手术和创伤后脑积水有明确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大、二次手术及距离中线近和脑积水的形成有关。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手术 脑积水 骨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标准大减压术与常规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抽选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接受标准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48h实验组患者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一个月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减压与保留治疗行微创术式治疗的近期临床预后。方法90例2017年2月-2018年3月就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保留微创术式,观察组进行减压微创术式。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手术前后患者颅内压水平、匹兹堡脑干评分(PBSS);手术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颅内压水平、匹兹堡脑干评分(PBSS)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匹兹堡脑干评分(PBS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不良结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减压微创术式疗效非常理想,可更好降低颅内压和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去骨瓣减压 保留骨瓣 行微创术式 近期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减压术和常规大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减压组和常规开颅组,每组41例。常规开颅组予以常规大开颅手术,标准减压组予以标准减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颅内压、并发症及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标准减压组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常规开颅组(73.17%,30/41),P<0.05;标准减压组住院时间[(12.10±3.05)d]少于常规开颅组[(16.47±3.67)d],P<0.05。术后1、7 d,标准减压组颅内压均低于常规开颅组(P均<0.05);GCS、ADL评分高于常规开颅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开颅组(P<0.05)。标准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9.76%,4/41)与常规开颅组(14.63%,6/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大开颅手术相比,标准减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与昏迷情况,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颅脑损伤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减压术与常规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减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预后较好(52.63%),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12例;13例预后较差(34.21%),其中重残9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5例(13.16);对照组7例预后较好(18.42%),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20例预后较差(52.6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11例(28.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伤性脑积水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减压术比较,标准大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减压术后低颅压脑积水(LPH)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例减压术后LPH患者,均采用可调压非抗虹吸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患者二期行颅骨缺损钛网成形术,2例患者同期行颅骨缺损钛网成形术。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统计患者认知功能、步态、尿便功能,采用头部螺旋CT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6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周~2个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脑室系统明显回缩。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与钛网成形术,术后患者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表现改善较快。结论可调压非抗虹吸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减压术后LPH的有效方法,并且在二期行钛网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可能更佳。

  • 标签: 低颅内压脑积水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脑创伤 颅骨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3年间收治25例减压病人行早期颅骨修补,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对减压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颅骨修补使病人的意识及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减压术后病人行早期颅骨修补可尽早恢复患者颅腔生理的完整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颅脑损伤 早期颅骨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后Ⅰ期与Ⅱ期减压(DC)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13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病患有83例,Ⅱ期有48例,采用去减压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采用GOS结果分级对Ⅰ期与Ⅱ期病患预后评估可知Ⅱ期组DC治疗后GOSⅠ~Ⅲ级及Ⅴ级少于Ⅰ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GOSⅣ级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外伤后Ⅰ期与Ⅱ期病患而言,尽早行减压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脑外伤 Ⅰ期 Ⅱ期 去骨瓣减压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减压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行减压术后患有脑积水的3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有年龄、GCS评分、血肿位置、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颅内压。结论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对其临床可控因素进行预防,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脑积水 危险因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减压术护理要点。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时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显著较高,P

  • 标签: 重型 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术 护理要点 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采用去减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术后均采用脱水、降温、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本组100例均经手术,共死亡8例,病死率为8.0%。生存者中良好72例,中轻残15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1例。并发症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经脱水等治疗可自行吸收,癫痫2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结论减压术治疗的能够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状态和降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度颅脑损伤 颅内高压 GC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