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耐力型运动员在运动中提高产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增加每搏输出量。而要增加每搏输出量,主要是增大左心室的心舒张量。因此,有氧训练对心脏功能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在锻炼中提高静脉回流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被动循环运动 有氧训练 心脏功能
  • 简介:研究显示CPB中心肌产生释放促炎因子TNF-α、IL-6、IL-8,发现常温CPB中TNF-α、IL-1β、,可以在低温CPB中减少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水平

  • 标签: 全身炎症 反应综合征 炎症反应
  • 简介: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全麻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地预防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30例ASAⅠ—Ⅱ级无心血管疾患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阻滞 气管插管 循环反应 血流动力学 外科麻醉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管理模式。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结果2016年上报数量和质量有了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不断地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中心
  • 简介:摘要: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搅拌、混合、反应的化工装置,但在完成化工工作的同时,反应釜内部必然会产生高温,一方面是化学反应所带来的高温,另一方面是摩擦升温。过高的温度一方面会影响化学反应,降低工作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加大反应釜的摩擦,影响反应釜的使用寿命,为了保障工作效果,通常会使用水冷却装置来对反应釜的内外部进行降温,确保工作能够长时间展开。本文将深入分析反应循环水冷却装置的优化设计,旨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 标签: 反应釜 循环水冷却装置 优化设计
  • 简介:抑肽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激肽释放酶,抑制血小板的激活、粘附和聚集功能,显着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但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笔者在52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曾遇到7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抑肽酶 过敏反应 体外循环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非特异性 术中应用
  • 简介:目的:调动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ADR监测工作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得以持续改进。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2014年ADR报送情况,运用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对我院ADR监测工作进行持续改进。结果:3年来,我院共上报ADR328例次,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医务人员初步树立了用药安全及报告意识。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ADR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PDCA循环 持续改进 用药安全
  • 简介:R2S型反应器能降低废水的化学耗氧量和产生沼气,同时过程中产生的去钙离子水可供造纸生产重复利用去年12月,SCALucca公司启用了一台厌氧反应器,该公司年产33万吨回收箱板纸,是意大利最大的瓦楞原纸厂。生试用阶段,这台反应器使纸厂废水的COD下降了80%。Lucca反应器是这类产品的代表,该技术最初是应用于饮食业,后来经Voith和废水处理专家Aquatyx公司改造后用于造纸废水处理。

  • 标签: 反应器 废水处理 封闭 ca公司 重复利用 耗氧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病人呼吸循环和应激反应受异丙酚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60例平均分入A组(持续注入异丙酚9mg·kg-1·h-1)和B组(微量泵持续注入异丙酚4mg·kg-1·h-1),对比相关指标。结果:A组与B组血流动力学相比,A组AP和HR低于B组;两组pH值均有降低,但逐渐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各时间段的肺顺应性水平明显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糖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患者中采用大剂量异丙酚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患者的保护性心血管反应可能受到过度抑制;小剂量能够将术中的心血管反应调节至合适的水平。异丙酚可抑制应激反应循环反应,可保护长期通气导致的肺损伤。

  • 标签: 异丙酚 全麻病人 呼吸循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细胞内微RNA(miRNA)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而细胞外miRNA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用途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有研究证实某些胞外miRNA的水平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相关。文章从循环中肿瘤特异的胞外miRNA的产生途径、检测方法、化疗反应预测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体液中miRNA的检测是标志物研究中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但是循环miRNA主要来源于血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一些血流量较高的器官,肿瘤特异的miRNA表达信息容易被掩盖,仍然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实验流程和加大样本量来提高相关研究的说服力。

  • 标签: 肿瘤 细胞外液 微RNAs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抑肽酶对体外循环炎性反应及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抑肽酶组(A组),每组10例。C组不用抑肽酶,A组将300万单位抑肽酶加入预冲液中。分别于切皮前(T1)、体外循环30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T3)、术后4h(T4)及术后12h(T5)五个时点取动脉血测定下列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在T2、T3、T4、T5时点A组血浆IL-6、IL-8均明显低于C组(P<0.01);在T3、T4时点A组血浆IL-10明显高于C组(P<0.01);在T3、T4、T5时点A组血浆CK-MB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抑肽酶能有效抑制CPB诱发的炎性反应,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抑肽酶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心肌保护 血浆 IL-8
  • 简介:为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体外循环(CPB)致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体外循环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低剂量组(PL组)、中剂量组(PM组)和高剂量组(PH组),每组8只。S组进行所有的麻醉和手术操作,但不连接转流管道进行CPB,其余4组进行CPB60min,并继续观察2h。PL、PM、PH组分别在预冲液中加入盐酸戊乙奎醚0.2mg/kg、0.6mg/kg、2mg/kg,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CPB结束后即刻(T1)、结束后2h(T2)采集血标本,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表明,与S组比较,C、PL、PM、PH组T1、1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M、PH组T1、12时刻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M组比较,PH组T1、他时血浆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且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评价PDCA循环管理干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工作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进行药物治疗患者的300份病历列为对照组,且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药品监测管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进行药物治疗患者的300份病历列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对照组中改进措施进行药品监测管理。分析两组患者进行管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以及主动上报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3%,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中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的主动上报率为93.33%,对照组的主动上报率为64.71%,提示观察组中主动上报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提高主动上报率,显著提高临床药品监测工作。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上报工作 临床效果
  • 简介:针对二氧化氮的制取及溶于水的演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环保、简便、多功能的实验装置,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 标签: 二氧化氮 吸收 实验设计
  • 简介:摘要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是目前指导液体复苏的金标准,但这些指标的监测往往通过有创方法且操作较复杂。近年来,随着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CNAP)、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和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无创手段在临床的出现,这些指标在容量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文章描述了CNAP和超声测量的基于"心肺交互"的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应用。两种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争议。CNAP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是临床液体治疗的新趋势,但其应用条件有限,故目前不提倡完全采用无创的方法来指导液体治疗。但是,其可以作为有创监测的补充,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正确的液体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肺交互 超声 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核反应堆冷却剂泵是压水堆核电蒸汽提供系统中唯一的转动设备——主泵,其技术含量大,现如今全世界可以生产主泵国家很少,技术性路径清晰,文章介绍了主泵的发展历程,技术性路径及其现阶段三代核电主泵工艺。

  • 标签: 核电厂 主泵 发展历程 技术性途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