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生物质燃料是一种洁净低碳的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雾霾天气各地频发,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和忧虑。而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产业。目前在我国高炉转炉流程是钢铁工业的主要流程结构,而铁前烧结工序产生烟气污染物中SO2,NOx,二噁英和烟粉尘是钢铁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烧结过程中大部分污染物来源于烧结燃料,开发环保型烧结燃料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生物质烧结燃料反应性优化展开探讨。

  • 标签: 生物质燃料 铁矿烧结 生物质改性 包裹制粒 烧结烟气
  • 简介:采用座滴法研究反应烧结(Reactionbonded)SiC/Co-Si体系在真空中的润湿性及界面反应,并研究Si含量和实验温度对润湿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Si对反应烧结(RB)SiC/Co-Si体系的润湿性有显著影响,当Co-Si钎料粉体中Si含量(质量分数)为6.7%和60%时,体系的最终润湿角都低于SiC/纯Co体系。SiC/Co-Si体系的润湿过程属于反应性润湿,随着温度升高,润湿角明显减小。微观结构研究和XRD相分析表明,对于SiC/Co-3Si体系(Co-3Si钎料中Si的质量分数为3%),界面区域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为CoSi和碳,同时发生元素的互扩散,形成反应中间层;对于SiC/Co-60Si体系,界面反应产物只有CoSi2,界面区域没有存留碳。界面反应改变体系的界面结构,从而改善体系的润湿性。

  • 标签: 润湿性 界面反应 SiC/Co-Si体系
  • 简介:摘要:以不同碱度的烧结矿及烧结矿与块矿的混合矿为研究对象,利用荷重软化熔滴装置,考察了烧结矿碱度对综合炉料软熔性能及不同炉料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烧结矿碱度增加,炉料结构中块矿的质量配加比例提高,炉料间的交互作用增强,主要表现为综合炉料软化开始温度及熔融开始温度降低,混合炉料的透气性得到改善。炉料结构的变化使矿物间的交互反应随着烧结矿碱度的提高而增强,进而导致液相成分发生改变,降低了初渣物相熔点,而烧结矿碱度过高时会恶化料柱的透气性. 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SEM−EDS)及X射线衍射(XRD)精修表征整个还原过程烧结矿物相变化,渣相中主要物相为浮氏体和硅酸钙,随着烧结矿碱度增加,在不同断点2CaO·SiO2的含量呈现降低趋势,表明烧结矿还原过程生成的高熔点物相随之降低,综合炉料的液相生成温度随之降低,炉料间交互作用增强. 因此,适当提高烧结矿碱度,提高块矿入炉的质量配比,利于高炉的强化冶炼。

  • 标签: 烧结矿 块矿 综合炉料 交互作用 冶金性能
  • 简介:摘要:为了降低烧结烟气中硫氧化物的排放,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硫酸氢钙脱硫过程中的动力学反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定量地关注了硫酸氢钙反应的转化过程,并通过相关仿真研究锚定了关键参数。研究结果显示,硫酸氢钙的脱硫反应过程可以被高分解为二级反应。另外,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频率因子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并显示出鲜明的相关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脱硫反应中,溶液浓度和反应系统的pH值对硫酸氢钙的脱硫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理解并控制这些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硫酸氢钙脱硫的效率,从而为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 标签: 硫酸氢钙脱硫 反应动力学 烧结烟气减排。
  • 简介:以Zr和B4C等粉末为原料,采用喷涂和反应烧结方法在钼合金表面形成陶瓷涂层,研究反应烧结工艺对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和相结构的影响,再通过硅扩散反应形成抗氧化涂层,研究抗氧化涂层对钼合金在1500℃静态抗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钼合金表面Zr-B4C在1700℃反应烧结2h形成多孔陶瓷结构,烧结产物主要含ZrC及少量的Mo2C和MoB等物相。涂层在1500℃抗氧化寿命达10h以上,1500℃氧化1h,质量增加速率为1.175mg/cm^2。

  • 标签: 反应烧结 抗氧化涂层 组织形貌 抗氧化性能 MO合金 Zr-B4C
  • 简介:以微米级蓝钨(WO2.9)、四氧化三钴(Co3O4)和炭黑(C)为原料,采用真空原位还原碳化反应制备超细WC-Co复合粉末,经过真空烧结得到WC-Co合金块体。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复合粉末及合金显微形貌及物相组成,研究原料粉末中配碳量对WC-Co复合粉及合金物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平均粒径为300nm的超细WC-Co复合粉末的主相均为WC和Co相,含有少量的η相(Co3W3C);原料粉末中配碳量(质量分数)为16.69%较为合适,此时可获得物相纯净、平均晶粒尺寸470nm的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合金的横向断裂强度为2464MPa;原料粉末中配碳量为16.85%时,合金中存在少量的游离碳,横向断裂强度只有1946MPa。

  • 标签: 原位还原碳化 WC-Co复合粉 超细WC-Co硬质合金
  • 简介:本文从酒钢3#烧结机生产现场提取出一个频繁出现又事关烧结终点温度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践的角度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 标签: 烧结 终点温度 措施
  • 简介:激光烧结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它能帮助公司突破设计的局限,节省模具和存货成本。该技术还能为大规模生产阶段做好准备。豪华车生产商美洲虎公司将激光烧结技术应用在其位于英国Whiteley的工程中心。这项技术正被用于帮助该公司加快新车型的开发速度,这对提高该公司的竞争力非常关键。

  • 标签: 烧结技术 激光烧结 生产阶段 工程中心 技术应用 公司
  • 简介:根据烧结矿强度现状,从原料结构、工艺因素、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5~10mm入炉烧结矿粒级,改善粒度组成。

  • 标签: 烧结矿 强度 粒级
  • 简介:摘要:本钢烧结矿生产的原燃料结构条件下固体燃料粒度对烧结矿产质量的影响,通过改变固体燃料粒度中< 1 mm的比例进行烧结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固体燃料粒度中< 1 mm比例的降低,垂直烧结速度加快,烧结矿成品率、利用系数、转鼓强度、平均粒径等指标明显改善,对降低固体燃料、烧结内返粉和高炉槽下返粉将起到重要作用。生产中应稳定四辊操作,适当放宽输出粒度范围。

  • 标签: 烧结 固体燃料 粒度
  • 简介:摘要有研究表明,提高烧结原料中MgO含量,对防止烧结矿自然粉化、改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提高烧结矿高温还原性以及软化和熔化温度都有明显效果。而烧结矿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与烧结矿质量、冶金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对MgO与钒钛磁铁矿烧结矿(含钛烧结矿)冶金性能之间的关系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MgO与含钛烧结矿矿相结构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MgO对烧结工艺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MgO 烧结工艺 烧结矿冶金性能 影响
  • 简介:研究了真空和分解氨气氛对316L和304L不锈钢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300℃时,真空烧结的密度比分解氨气氛烧结的高;由于氮的渗入,分解氨气氛烧结的抗拉强度比真空烧结时高出很多,但延伸率却低了很多。

  • 标签: 粉末冶金 不锈钢粉末 烧结
  • 简介:本文介绍了烧结余热锅炉的选型、设计安装及运行情况,分析了其实际使用效果与经济效益,并指出了该项目在与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应对措施。

  • 标签: 烧结 余热锅炉 运行 余热利用
  • 简介:摘要在充分熟悉、消化吸收程序的控制思想,提升优化配料控制程序的功能。使增加的功能与原有控制思路无缝结合,更加适用现场的操作、维护需求。

  • 标签: 自动配料 配比波动
  • 简介:摘要在充分熟悉、消化吸收程序的控制思想,提升优化配料控制程序的功能。使增加的功能与原有控制思路无缝结合,更加适用现场的操作、维护需求。

  • 标签: 自动配料 配比波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烧结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方法。通过对现有烧结机工艺和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先进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设计优化控制方案。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优化控制方案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控制方案能显著提高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烧结机,烧结矿,产量提升,质量提升,优化控制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烧结机扩容改造的方案和方法。其具有投资少,施工周期短,达产效果快等特点,特别是加热炉区域的整体提升方案更是行业领先,为中小型烧结机技术改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典范。

  • 标签: 烧结机 容改造
  • 简介:该研究以制备高强度和高气孔率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为目标,利用低温烧结技术制备并研究了两种烧结助剂结合的多孔碳化硅的性能。通过对两种烧结助剂结合的多孔碳化硅在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强度和气孔率方面的对比发现:使用苏州土和硅微粉作为烧结助剂虽然能够提高材料的室温强度,却影响了气孔率;采用只有Al2O3和MgO的烧结助剂,在较少的添加量下就可以获得相近的室温强度并且气孔率较高、较均匀,更适用于工业过滤除尘领域。

  • 标签: 烧结助剂 多孔碳化硅 低温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