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卒中抑郁(poststrokeDopressia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随着脑卒中发病率明显的升高,由此而产生的精神问题也日益增多,但脑卒中抑郁的表现尚未能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为此,现将脑卒中抑郁的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诊断 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卒中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临床方法很多,本文概述近3年治疗卒中抑郁的治疗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4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入院、出院前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2次测查。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抑郁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状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正>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逆克尔·马丁向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发出警告:“奥运会是全世界体育界的最高盛会,获奖运动员会拥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然而在奥运会后,运动员又将回到平静的生活中,他们又会感到无比的失落。从“封面人物”到“无人喝彩”,

  • 标签: 郁症 参加奥运会 克尔 相信自己 心理误区 人能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921年Kraepelin就曾提出,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然而,直至1977年Folstein等才首次报道脑卒中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抑郁,并称之为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

  • 标签: 卒中 抑郁 发病率 认知障碍 脑白质疏松症 抗抑郁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脑卒中抑郁的最佳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08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得分将21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HAD得分≥8分,58例)和非抑郁组(HAD得分<8分,152例)。进而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分析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抑郁组治愈7例(12.1%),好转32例(55.2%),未愈19例(32.8%);非抑郁组治愈50例(32.9%),好转74例(48.7%),未愈28例(18.4%),抑郁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明显差于非抑郁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抑郁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发生脑卒中急性期合并的卒中抑郁与多种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案。结果左侧病灶发病率高于右侧病灶。结论卒中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且相关因素较多。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的缓解和神经功能的康复。方法通过于患者进行有效地语言、行为的交流,给予心理调适和疏导。结果脑卒中抑郁患者症状缓解。结论规范心理护理和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助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心理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脑卒中抑郁的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康复、饮食、用药、生活等护理。结果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使其早日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护理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测,分析脑卒中抑郁的检出率、抑郁特点、抑郁与受损部位的关系,讨论护理对策,并与18例抑郁症患者比较。结果:120例脑卒中患者中,52例HAMD量表前17项量表分总分达17分以上,抑郁检出率迭43.33%;52例抑郁患者中,16例表现为中度抑郁,36例表现为重度抑郁。结论:脑卒中抑郁是脑血管病后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护理应严防自杀、减轻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对14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分析符合PSD诊断的48侧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PSD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易情绪失控,情绪低落可伴焦虑、易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或昼夜睡眠节律颠倒。老年人多次卒中,经济条件差,知识水平低,瘫痪程度重,家庭关系差者易发生PSD,SStlI类药物治疗1个月,治愈5例,好转38例,无效5例;治疗3个月,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结论老年人P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SSRI类药物应用于PSD疗效显著。在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 标签: 抑郁症 脑卒中 老年人
  • 简介:摘要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出现的,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临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是脑血管病常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除脑卒中固有的各种躯体症状外,还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因此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其发病率或减轻抑郁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PSD早期预防PSD的重要性还没能引起足够广泛的重视,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风抑郁的早期预防。

  • 标签: PSD 早期预防 现状
  • 简介:【摘要】脑卒中抑郁指的是患有脑卒中,情绪低落,对所有事都失去兴趣,身体不适、能力下降、悲观,其在医学临床上的表现有产生一系列的抑郁症,还伴有有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属于脑卒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此前,对于脑卒中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非药物治疗,其中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西药抗抑郁。近年来,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绿色治疗,而且这种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临床上的新的治疗方法,经过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文章对脑卒中抑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其临床上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分析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临床治疗 进展
  • 简介:1924年Bleuler提出脑血管病变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心理功能障碍。1977年,Folstein等首次报道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伴随症状,称脑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其发生率为30%-40%。PSD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但在哈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的各项目中,更集中表现在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迟滞和绝望感等四个方面,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康复治疗 伴随症状 常见 HAMD 脑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抑郁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验证卒中抑郁患者的改善情况,与病人需求相结合,寻求最适合的护理方法,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分阶段、个体化的护理,采用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法,注重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内涵,护理干预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评定(ADL)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5例患者给予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干预前后评定结果进行比较Barthel指数上升、HAMD评分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采用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个体化的护理方法,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和主动康复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