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声带注射填充成形手术是根据声门闭合不全的原因及特征,将自体物质或异体生物材料注射填充声带不同层次内或声门旁间隙内,使声带体积及质量增加,以改善声门闭合及恢复声带振动特性,最终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发音及吞咽功能。本文就填充材料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及适应证,并发症处理及手术效果等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声带麻痹导致发音障碍患者行声带外侧自体脂肪注射治疗的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单侧声带麻痹致发音障碍并于支撑喉镜下行自体脂肪声带外侧注射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77例,年龄9~73(34.50±12.94)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评估)、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评价及频闪喉镜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18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中术前轻度声嘶(G1)17例(10.4%),中重度声嘶(G2~3)146例(89.6%);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呈弓形,固定于旁正中位或外展位,声门闭合不良。术后139例患者(85.3%)发声恢复正常(G0),18例(11.0%)患者轻度声嘶(G1),6例患者(3.7%)中度声嘶(G2)。其中,131例患者(80.4%)声嘶明显改善,29例患者(17.8%)声嘶轻度改善,3例患者(1.8%)声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客观声学参数中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和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有明显改善,VHI评分亦明显好转。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内移,声门闭合改善,声带黏膜波接近或恢复正常。当脂肪注射量为3.0~4.5 ml时,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主观听感知评分G、R、B、A改善更为明显,VHI和MPT均自术后1年明显好转。双侧声带注射时,自术后1个月起B、A评分较单侧注射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单双侧注射对比:tB评分=1.42,tA评分=1.51,P值均<0.05)。结论声带外侧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发音障碍远期疗效良好,手术疗效与脂肪注射剂量和注射侧别有关。

  • 标签: 声带麻痹 声门闭合不良 声带注射填充术 自体脂肪 发音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筋膜加脂肪混合物,对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引起声门闭合不良患者,实施声带注射填充的治疗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应用特制Brunning高压注射器,对12例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取自体筋膜加脂肪混合物注入患侧声带外侧的声门旁间隙,使声带游离缘内移至越过中线1.0~1.5mm。结果11例首次注射有效,1例重复注射有效。随访7~33个月,平均13个月。发现3个月内注射声带体积略渐回缩,3个月后声带体积及声门形态基本维持稳定,嗓音质量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体筋膜加脂肪混合物是种较理想的注射填充材料,声带注射填充简单、疗效确切、微创、安全及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声门闭合不良的理想式。

  • 标签: 自体筋膜 自体脂肪 声带注射填充术 声门闭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Ⅱ~Ⅲ型声带沟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间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39例Ⅱ~Ⅲ型双侧声带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显微镜对声带沟进行确诊和分型,其中男13例,女26例。患者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2岁,30岁以内36例。29例为双侧Ⅲ型声带沟,10例为单侧Ⅲ型,对侧Ⅱ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行双侧自体筋膜填充,Ⅲ型声带沟同时给予自体筋膜加脂肪声带注射,2例双侧Ⅲ型声带沟于术后12个月再行环甲肌切断。手术前、后均行动态喉镜检查及主、客观嗓音功能评估。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双声带中份轻度粘连,余38例愈合良好。术后5~6周内发音为气息声,随后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声带形态良好,沟状凹陷消失,35例声带黏膜波及音质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声带振动弹性及音质进一步提高,术后12个月声带形态及音质与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基频无显著差异,其余指标(G、R、B、A、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最长发音时间)较术前均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8.34,10.32,10.06,11.22,10.20,9.58,7.92,-11.39,P值均<0.05)。3例声带黏膜波及音质改善不良,对其中2例男性患者行环甲肌切断术后基频下降,黏膜波改善,最长发音时间延长至正常范围。声带粘连患者行粘连分离术后声带黏膜波及音质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发音疲劳感显著改善或消失,均随访36个月以上,其中20例患者随访满5年,随访期间患者主、客观嗓音指标稳定。结论自体筋膜填充配合筋膜加脂肪声带注射能够修复Ⅱ~Ⅲ型沟状声带的形态并改善其黏弹性,使患者音质提高;基频较高男性患者联合环甲肌切断可降低声带张力,可能有助于改善声带振动和音质。

  • 标签: 声带沟 筋膜 填充 注射 环甲肌
  • 简介:摘要:颞部是人体外观中最主要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颞部是一个人外表美不美的主要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人体颞部解剖和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和预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较为合理的预测。

  • 标签: 颞部整形 注射填充 并发症防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各级医院及美容机构广泛开展面部注射填充,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而眼动脉及其分支栓塞所致的失明当属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医源性所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起病急、进展快,且预后差,易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预防医源性所致眼动脉及其分支栓塞的发生,及时发现其临床表现和尽早治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医源性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和预后。

  • 标签: 面部注射填充技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 治疗
  • 简介:患者,男,32岁。左眼失明1周就诊。1周前,患者在局麻下行前额部白体脂肪注射填充,以纠正眉间纹。患者自述在接受注射的过程中,突然感到剧烈的眼周疼痛,左眼完全失明。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正常,无失语,左眼无光感,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左侧瞳孔放大,左眼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 标签: 左眼失明 注射填充 体脂肪 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 瞳孔放大
  • 简介:摘要填充剂致脱发(FIA)是一种于2013年首次报道的较为罕见的注射相关并发症,该并发症将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区域性脱发,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该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就FIA的临床表现、致病原因、病理结果、治疗方法、病程进展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广大医疗美容从业者更好地了解FIA。同时结合颞部解剖学特点对颞部注射层次进行简单阐述,以助尽可能规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真皮填充剂 透明质酸 血栓栓塞 秃发
  • 简介:摘要面部美容填充剂新型产品不断问世,为广大美容就医者提供了众多美容产品。面部美容填充剂以自体脂肪颗粒、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最为常用,操作不当可以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视力丧失。现就面部填充注射引起视力丧失的机制、治疗以及预防方法加以探讨,结合文献对选择性眼动脉内透明质酸酶注射溶栓以及球后注射进行了分析,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 标签: 面部 填充剂 注射 视力丧失
  • 简介:<正>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对比经口腔切除和经腹侧喉室切除犬声带的两种手术方法发现,采用经口腔切除犬声带对犬进行消声,具有简便、快捷,组织损伤和炎性渗出物少,恢复快等优点。现对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切除犬声带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喉室声带切除术 炎性渗出物 声带肌 组织损伤 腹侧 正中线
  • 简介:我科针对不同疾病所引起的发音障碍,选用相应材料和药物,于电视纤维喉镜下注射式简单、快捷,无需全麻,病人痛苦小,可于发音时监测病人的声音及提供发音时声带病变的清晰图像,从而达到了功能性嗓音外科的治疗目的。熟练掌握术前、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远期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电视纤维喉镜 护理配合 声带注射 病人 治疗 发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66例声带息肉患者,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患者均进行声带息肉摘除,对照组在纤维喉镜下实施,观察组在支撑喉镜下进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81.82%,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21.2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显微镜相比,在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越,而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纤维喉镜 声带息肉摘除术 支撑喉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肥厚性慢性喉炎采用倍他米松(声带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 60例肥厚性慢性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声带注射倍他米松实施治疗,回顾分析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治疗后痊愈 16例( 26.7%)、显效 24例( 40.0%)、有效 18例( 30.0%)、无效 2例( 3.3%),总有效率为 96.7%。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嘶哑声、粗糙声以及气息声等嗓音质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肥厚性慢性喉炎采用倍他米松(声带注射)实施治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嗓音质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肥厚性慢性喉炎 倍他米松 声带注射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7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研究组使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术前及术后30 d患者嗓音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33/35)高于对照组(60.00%,21/35),P<0.05。研究组声音嘶哑、声带水肿消失时间及发声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0 d,研究组嗓音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低于对照组,标准化嗓音能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86%,1/35)与对照组(17.14%,6/3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治疗声带息肉,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促进嗓音功能恢复,且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声带 息肉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 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摘除的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本科近三年来收治98例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8例患者均进行纤维喉镜下手术摘除,治愈率达92%,好转率8%,1个月内发声恢复正常者89例,9例声带嘶哑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及心理护理,术后认真告知注意事项及卫生宣教,是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有力措施。

  • 标签: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摘除术 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声带内自体脂肪注射治疗声门闭合不全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对46例声门闭合不全患者行自体脂肪声带注射术前、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全部患者都有紧张及恐惧感,术后即刻,患者声嘶程度较术前加重,4例过量注射患者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术后1月,所有患者声嘶程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围手术期认真细致的护理,所有的患者都能配合局麻下的手术,术后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发音。

  • 标签: 电子喉镜 自体脂肪 声带注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自体脂肪填充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8至2020-8收治的70例需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患者,对其进行术前评估,择日手术。结果: 70例患者中有效45例(64.29%),改善23例(32.86%),无变化2例(2.85%),总治疗有效性为97.15%。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4.29%,其中结节发生率最高为2.86%,其次为瘙痒发生率为1.43%,吸收发生率为0.00%,血肿发生率为0.00%以及感染发生率为0.00%。结论:自体脂肪填充对凹陷部位填充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性较高,出现血肿,瘙痒等不良反应数即可消失,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脂肪填充术 手术有效性 手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面部血管的解剖,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辅助下进行面部注射填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面颈整形美容二中心收治要求面部填充患者142例,男11例,女131例,年龄17~68岁,平均39.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别用自体脂肪或透明质酸进行面部注射填充,多普勒彩超辅助下,助手以手指对眶部特定血管进行加压按压,使动脉暂时性压闭,以钝针边退边注射,待注射完成时再松开手指。结果自体脂肪组填充治疗54例,透明质酸组填充治疗88例,填充部位包括额部、颞部、眉间、鼻部、泪沟、鼻唇沟、颧颊部、颏部及唇部等,注射部位形态改善满意,达到面部年轻化的改善效果,无1例发生血管栓塞,其中9例接受2~3次脂肪填充。术后随访1~6个月,早期肿胀、瘀斑,在7 d左右明显好转。面部脂肪填充患者术后早期存在局部肿块情况,1个月左右缓解无明显硬结形成。结论彩超辅助下以手指用力按压眶部特定血管,方法简单易行,对患者无附加伤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面部 注射 血管栓塞 注射美容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治疗双侧声带麻痹导致上气道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8例双侧声带麻痹导致的上气道阻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3例,女35例,年龄27~8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双侧声带后端切断。评估该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1例失访,余47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0年。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上气道阻塞均未复发。89.58%(43/48)患者重建了可靠的有效气道,88.89%(40/45)患者成功拔除套管,拔管时间1~3个月,中位时间1个月。吞咽功能恢复率为97.92%(47/48),95.35%(41/43)患者获得满意的发音。结论内镜下双侧声带切断可以建立可靠有效气道,并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吞咽、发音功能,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微创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声带麻痹 耳鼻喉外科手术 双侧声带后端切断术 气道重建成功率 拔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