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用胶处理急诊外伤伤口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急诊外伤患者,按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伤口进行传统缝合方法,观察组患者伤口进行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处理时间、伤口愈合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伤口处理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7%,总有效率为48.9%;观察组的优良率为62.2%,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均低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用胶处理急诊外伤伤口愈合快,无缝线瘢痕,瘢痕小,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医用胶 急诊外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伤患者伤口采用新型敷料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 :以 64 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管理组、对照组,各 32 例。管理组患者予以新型敷料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对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1% ,对照组为 14.7% , P < 0.05 。管理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 6.2±1.5 )天,换药次数为( 3.2±0.4 )天,均少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新型敷料能够提升外伤患者伤口愈合率,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新型敷料 外伤伤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敷料对外伤患者伤口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护理,实验组加用新型敷料。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干预前疼痛程度对比差异不成立(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外伤 伤口护理 新型敷料 疼痛程度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137例手外伤患者,采集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137例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菌73株,革兰阳性菌64株。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中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P<0.05)。革兰阴性菌中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高(P<0.05)。结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临床应加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

  • 标签: 手外伤 伤口感染 病原菌检测 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胫骨前区是软组织损伤的常见部位,因此部位软组织薄弱,血液循环差,外伤后极易形成慢性创面。且常由于局部伤口较小,或无明显伤口而早期被忽视,直至伤口出现坏死、感染、疼痛、破溃。本文分析1例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患者护理体会。方法对一例胫前外伤性溃疡伤口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根据伤口的特点在伤口的不同阶段使用百克瑞,银离子藻酸盐,泡沫等湿性敷料在抗感染,吸收渗液,促进上皮爬行,减轻疼痛方面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在伤口的不同阶段运用新型敷料,在抗感染,吸收渗液,促进上皮爬行,效果明显,对创面的渗液吸收和愈合关系至关重要。

  • 标签: 胫前外伤 湿性愈合理论 新型敷料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本院收治 137例手外伤患者,采集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 137例标本中分离革兰阴性菌 73株,革兰阳性菌 64株。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中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 P<0.05)。 革兰阴性菌中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头孢唑林的耐药性最高(P<0.05)。 结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临床应加强手外伤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

  • 标签: 手外伤 伤口感染 病原菌检测 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新型敷料应用于外伤患者伤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为我医院接收的外伤患者86例,运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有43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伤口护理,观察组患者添加新型敷料护理,将两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依从性同对照组比较显著提升,患者换药次数、发生的并发症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换药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伤 伤口护理 新型敷料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使用医用胶黏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在2021年5月-2023年1月期间接诊的头面部外伤患者32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清创缝合术,观察组为患者在清创后实施医用胶黏合术。对比两组患者创口面的处理时间及对愈合外观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88.13%(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的处理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头面部外伤的患者,急诊科在进行清创处理后使用医用胶黏合术治疗,可以减少处理创伤的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在临床上适合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 头面部外伤 医用胶黏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就诊时间与伤口感染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06月104例外伤患者,依据就诊时间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就诊时间<2小时组)和对照组(就诊时间>2小时组)各52例,分析各组伤口感染情况和对应护理措施效果。结果就诊时间短的观察组在发生伤口感染率、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外伤后就诊时间与伤口感染间呈正相关,进行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有利于伤口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感染的扩大。

  • 标签: 外伤 伤口感染 就诊时间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外伤伤口清创缝合时机选择及技巧。方法选取我乡镇卫生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外伤伤口患者中2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口清创缝合方法及换药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清创缝合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早期清创缝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伤口愈合情况、伤口痂皮损伤及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早期清创缝合方法治疗,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换药时痂皮损伤和感染情况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感染性外伤伤口临床治疗中,使用早期清创缝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并可以有效降低换药时伤口痂皮损伤情况发生几率,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外伤 伤口缝合 时机 选择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外伤患者在急诊处理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在控制伤口感染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急诊处理护理配合方法期间,对照组(20例)选择传统护理方法完成;观察组(20例)选择护理干预方法完成;最终就两组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感染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外伤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65.00%)加以对比,观察组(95.00%)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手外伤患者感染率(25.00%)加以对比,观察组(0.00%)获得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手外伤患者在进行急诊处理期间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对于功能恢复效果的提高以及伤口感染的控制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对于手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恢复做出充分保证。

  • 标签: 手外伤 急诊处理 伤口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外伤是急诊科经常处理的外伤。手功能精细复杂,伤口一旦处理不当常给病人带来功能障碍。影响伤口愈合的最重要原因是感染。本文对急诊手外伤细菌感染来源进行分析,并总结控制感染的对策。

  • 标签: 手外伤 护理对策 伤口感染 伤口愈合 细菌感染 伤口闭合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外伤后左下肢皮肤损伤的个案护理.针对左下肢伤口评估情况,我们给予机械清创,选择合适的敷料管理渗液,保护伤口边缘及周围皮肤,同时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做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相关知识宣教.经过4次的换药护理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能够有效地管理好渗液,疼痛和焦虑症状好转.

  • 标签: []下肢外伤 伤口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使用医用胶黏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接诊的头面部外伤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清创缝合术,观察组为患者在清创后实施医用胶黏合术。对比两组患者创口面的处理时间及对愈合外观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88%高于对照组90.13%(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的处理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头面部外伤的患者,急诊科在进行清创处理后使用医用胶黏合术治疗,可以减少处理创伤的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在临床上适合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 头面部外伤 医用胶黏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折外伤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外伤慢性感染性伤口患者86例,分为对照(常规伤口管理)/观察组(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各43例,比较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可有效减少骨折外伤慢性感性伤口患者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 骨折外伤 慢性感染性伤口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胶水在门诊外伤皮肤浅表伤口闭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门诊58例门诊外伤皮肤浅表伤口,通过复诊及2-3周电话回访,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结果58例患者伤口均无裂开、无出血、无感染,所有患者伤口均为甲级愈合。结论应用组织胶水粘合皮肤伤口操作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是门诊外伤皮肤浅表伤口闭合的一种新方法。2012年6月起我科对58例门诊外伤皮肤浅表伤口应用组织胶水闭合伤口,效果满意。

  • 标签: 组织胶水 伤口闭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手外伤处理时对伤口感染的控制护理效果。方法:调查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社区门诊诊治的235例手外伤术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7例,观察组11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门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

  • 标签: 门诊 手外伤 伤口感染 护理效果 症状改善 伤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