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采用鲫鱼为实验生物对砷的致突变性微核实验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水环境生物的遗传毒性影响效应,发现鱼的微核实验对砷的毒性很敏感并有计量反应关系,0.9mg/L的三价砷离子对鱼的微核就产生了毒性影响,96小时尤为明显,微核实验是鱼砷中毒的重要标志物。

  • 标签: 微核实验 外周血 血红细胞 遗传毒性 砷中毒 标志物
  • 简介:在水温22℃下研究了不同浓度(2.5、3.0、3.5和4.0mg/L)的孔雀石绿致体质量10~13g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datu外周血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外周血细胞微核的形成率随孔雀石绿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由对照组的4.194‰增至最高浓度的33.487‰),提示孔雀石绿对水产生物有明显的遗传毒性。这些水产品对人体的安全性值得重视。

  • 标签: 孔雀石绿 遗传毒性 泥鳅 外周红细胞 微核率
  • 简介:利用鲫鱼外周血细胞微核技术连续三年对遗爱湖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三年来,遗爱湖的鲫鱼外周血细胞微核率逐年增加,西湖同期鲫鱼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东湖;遗爱湖水质级别指数连续三年GI〉2.0,属于重度污染,呈逐年增加趋势;西湖水质级别指数,每年都高于东湖,污染程度更重于东湖。鱼类外周红细胞微核试验在水环境的遗传毒性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遗传毒性 微核试验 水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AIDS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76例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细胞、血小板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MCV(91.67±2.37)fL、RBC(15.34±0.9)×1012/L)、HCT(33.89±2.71)%低于对照组(102.34±10.24)fL、(12.40±1.50)×1012/L、(41.99±1.67)%,RDW(15.34±1.20)%高于对照组(12.97±1.50)%,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PLT(168.64±11.48)×1012/L和PCT(0.12±0.08)低于对照组(186.24±14.97)×1012/L、(0.26±0.14),PDW(15.34±1.05)%、MPV(14.39±2.75)fL高于对照组(14.06±1.34)%、(11.76±1.5)fL,差异较大(P<0.05)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发现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血小板参和健康人员有较大差异,可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艾滋病 外周血红细胞 血小板参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涂片细胞形态与红细胞参数在临床初诊MA与MD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0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结果和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A患者MCV.MCH值高于MDS患者RDW值低于MDS患者,MA患者红细胞异形率明显低于MDS患者。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结合红细胞参数可以初步区分MA和MDS。

  • 标签:
  • 简介: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运动性贫血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的:1)运动引起高血容量反应;2)红细胞机械损伤、破坏、溶血;3)运动员需铁,耗铁剧增,铁吸收或供应不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的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贫血;而红细胞溶血和铁缺乏对运动员不利,可导致临床意义上的贫血。

  • 标签: 诊断 血容量 溶血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红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治疗的MDS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成分输注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输血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O-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前血清HO-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输血后7 d比较血清IL-6和TNF-α显著降低[(152.10 ± 21.89) ng/L比(201.14 ± 28.90) ng/L、(1.34 ± 0.45)ng/L比(2.89 ± 1.01)ng/L],而HO-1显著升高[(78.91 ± 15.74)μg/L比 (58.99 ± 13.3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前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输血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49.11 ± 19.13)%比(47.13 ± 12.84)%、(25.23 ± 10.80)%比(21.09 ± 12.28)%、(24.74 ± 10.84)%比(21.88 ± 11.18)%、1.02 ± 0.25比0.96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能够提高MDS患者外周血HO-1的表达水平及免疫功能。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红素加氧酶-1 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东省血液中心治疗的MDS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成分输注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输血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O-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前血清HO-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输血后7 d比较血清IL-6和TNF-α显著降低[(152.10 ± 21.89) ng/L比(201.14 ± 28.90) ng/L、(1.34 ± 0.45)ng/L比(2.89 ± 1.01)ng/L],而HO-1显著升高[(78.91 ± 15.74)μg/L比 (58.99 ± 13.3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前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输血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49.11 ± 19.13)%比(47.13 ± 12.84)%、(25.23 ± 10.80)%比(21.09 ± 12.28)%、(24.74 ± 10.84)%比(21.88 ± 11.18)%、1.02 ± 0.25比0.96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输注能够提高MDS患者外周血HO-1的表达水平及免疫功能。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红素加氧酶-1 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比较间歇低氧训练和高住低练两种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将108只大鼠分为6组,经过4周的训练后测得其血红细胞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安静状态下,各组红细胞数量均高于常氧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于间歇低氧运动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即刻状态下及运动3h状态下,高住组红细胞高于间歇低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高住低练对照组低于间歇低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安静状态下及运动即刻状态下,红细胞压积高住组低于间歇低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住低练组低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3h红细胞压积高住低练组低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安静状态下,血红蛋白高住组高于间歇低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种状态下高住低练组均高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歇低氧运动组和高住低练组比单纯运动训练和单纯低氧更能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 标签: 间歇低氧训练 高住低练 血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与网织红细胞计数联合筛选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经诊断为IDA的75例新生儿末梢血应用SYSMEXKX-21N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参数和采用煌焦油兰染色法手工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并与60例同期非IDA贫血新生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对135例贫血新生儿末梢血红细胞MCV、MCH、MCHC、RDW和Ret进行检测,在IDA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8.0%、82.7%、84.0%、93.3%和90.7%,以RDW为最高,Ret次之;MCV、MCH、MCHC、RDW和Ret对ID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7.3%、89.4%、88.6%、91.3%、90.7%,以RDW最高;Ret的诊断敏感性稍低于RDW,但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90.7%和96.3%;MCV阴性预测值最高,为88.3%。联合检测敏感性可达97.6%,但特异性下降仅为66.8%。结论新生儿期存在缺铁性贫血现象,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计数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MCV MCH MCHC RDW Ret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红细胞4项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另从同期体检人群中选取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4项红细胞参数测定、外周血细胞形态染色镜检。结果缺铁性贫血的病例组患者其MCH、MCHC、MCV明显比健康对照组低,但其RDW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仅2例为阴性,占3.70%,另52例均为阳性,占96.30%;根据外周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结果来看,54例患者中均为阳性,达到了100%。结论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通过对血红细胞4项参数进行检测,可较为准确地判断缺铁性贫血,可作为初步筛选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红细胞4项参数 缺铁性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四项参数MCV/MCH/MCHC/RDW联合应用在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用SYSMEXXT1800i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各项参数,并用正常对照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V/MCH/MCHC/RDW四项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细胞四项参数联合应用可做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筛选实验指标。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MCV MCH MCHC RDW
  • 简介:分析母血中FNRBC数量在病理妊娠和胎儿异常时的变化及其与孕周的关系,病理妊娠和胎儿异常时母血中FNRBC平均数量为(23.09±12.42)×103/L和(38.93±14.87)×103/L,也有报道显示孕13三体胎儿的母血中FNRBC增加[6]

  • 标签: 外周血胎儿 孕妇外周血 异常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柳城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2017年产检的孕妇或孕妇的丈夫207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地中海贫血组,另选同期产检的207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二组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二组受试者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可作为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指标,值得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筛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酶活性以及ATP含量的差异。方法对60例预估术中出血量600ml以上的择期手术患者在术中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血液回收(观察组),另选择库存血60份(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红细胞ATP酶活性及其含量,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两组红细胞ATP酶的活性、红细胞ATP含量与G-6P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回收血与库血红细胞酶活性及ATP含量基本一致。

  • 标签: 自体回收血 库存血 红细胞ATP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