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我国调查失业与登记失业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为什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为百分之三左右,而有些学者公布的失业高达百分之二十几,应如何正确看待失业这一指标.

  • 标签: 调查失业率 登记失业率 下岗职工
  • 简介:利息率作为一个政策工具要通过一系列传导执制对就业施加影响,因而其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降低利率是否有利于减少失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而且这个国家的失业类型主要是周期性失业,则利率降低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从而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现阶段的情况与此相反.当前我国应当适度地调高利率,从而保持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 标签: 利息率 失业率 货币政策
  • 简介:深化改革和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城镇失业增加。德尔菲法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真实失业水平为7%,已达到警戒线,且近年会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建议政府设立专职机构,对失业风险监测与调控。

  • 标签: 城镇 失业率 中国 就业工作 政府职能
  • 简介:1998年1999年2000年一季度四季度2月5月加拿大8.37.97.06.86.6美国4.54.34.14.14.1日本4.14.64.74.84.6澳大利亚8.07.56.76.86.7法国11.811.710.810.49.8德国9.48.88.78.48.4匈牙利8.07.37.06.6意大利11.911.611.011.0荷兰4.03.62.82.9西班牙18.816.815.115.014.3英国6.36.35.95.8OECD总计7.16.96.76.76.6西方7国6.46.36.06.05.8欧盟15国9.99.58.98.78.5(资料来源:OECD《主要经济指标》,20

  • 标签: 标准失业 部分国家 失业率 国际劳工组织 世界经济 劳动力总数
  • 简介:德国高失业的原因及其对策王继平德国今年二月份的失业人数达到了战后以来的最高点,官方统计的失业人数达427万人,失业为11.1%,虽然三月份稍有回落,但接下去并没有持续回落的趋势,从实际效果上说,这一点儿变化根本与事无补。总之,人们不能再粉饰太平了...

  • 标签: 高失业率 劳动力市场 建筑业 医疗保险 经济增长 德国企业
  • 简介:美国经济学家阿·奥肯总结出的“奥肯定律”表明,在经济增长高于2.25%时,经济增长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就下降0.5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低于2.25%时,经济增长每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奥肯定律所表达的

  • 标签: 四川 失业率 就业结构 下岗职工 就业弹性系数 就业岗位
  • 简介:控制通货膨胀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和失业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如何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是政府的难题.文章通过定量分析,考察了我国所应该保持的最优通货膨胀失业.

  • 标签: 通货膨胀 失业 潜在GDP 最优控制
  • 简介:国际劳工局2月14日发布的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失业由前年的6.3%降至6.1%。这是最近4年以来这一指标首次比上一年有所下降,去年也因此成为自1994年以来第二个全球失业比上年下降的年份。

  • 标签: 失业率 全球 下降 1994年 就业趋势 劳工
  • 简介:经济不景气仍然在持续影响台湾社会,今年第一季度台湾因工厂裁员及关门歇业所引发的劳资争议事件暴增。台湾有关经济主管部门说,台湾社会已呈现出失业不断升高,就业与劳动参与不断降低的“一高二低”形态。

  • 标签: 失业率 劳动参与率 经济 裁员 主管部门 中国
  • 简介: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了经济转型国家失业与外资流入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失业的转型国家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本流入损失。本文的实证中还隐含了一个结论就是:采取激进方式转制的国家导致了比采用渐进方式转制的中国造成了更多的外资流失。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转制的有效性。

  • 标签: 经济转型 高失业率 经济成本分析 外资流入 中国
  • 简介:  (1)分析新加坡元汇率X与失业Y(%)之间的关系,  (4)分析日元汇率X与失业Y(%)之间的关系,  (2)分析中国香港港币汇率X与失业Y(%)之间的关系

  • 标签: 之间互动关系 失业率之间 汇率变动失业率
  • 简介:充满悬念的2005年德国大选在9月18日进行了全民投票后,组阁形势仍未明朗,令人无法拨云见日.红、黑两个大党社民党和联盟党各获34.3%、35.2%的得票,其预计结盟的伙伴绿党和自民党分别获得8.1%和9.8%的得票,另有8.7%的得票为左派党所获得.如此,红-绿联盟及黑-黄联盟均未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组阁下届政府.德国媒体就此指出,尽管未来政局还不明确,两大政党也各不言败,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德国尚未做好迎接变化的准备.对于未来政府来说,这是再坏不过的征兆了."

  • 标签: 2005年 德国 经济增长 高失业率 大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