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治疗癫痫多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然而药物治疗仅能够起到控制发作的作用,仍有一部分癫痫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目前,癫痫手术治疗已经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癫痫手术中,脑电图技术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出于对头皮高频脑电图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对高频脑电活动的研究历史、头皮高频脑电图的临床应用等两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头皮高频脑电图 癫痫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头皮脑电图(EEG)偶极子定位方法在癫痫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在84例难治性癫痫手术病人中,术前在发作间期头皮EEG上用偶极子定位方法定出痫源发放(epileptogenicdischarges)位置,术中以ECoG(皮层脑电图)及深电极记录确定致痫区,对比偶极子定位的准确性,按EcoG定出的位置直接对致痫区进行手术处理,术后随访手术效果。结果在颞叶癫痫,偶极子定位与EcoG及深电极定位完全一致;在额、顶、枕叶癫痫,偶极子位置误差为10~15mm。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80例中71%的病人无癫痫发作,25%的病人发作减少75%以上,手术有效率96%。结论头皮EEG的偶极子定位方法无创、准确,相当于脑磁图,可避免创伤性检查用于癫痫病人的术前定位。

  • 标签: 癫痫 外科手术 头皮脑电图 偶极子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119例癫痫患者在经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下捕捉发作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本科收治的11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经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捕捉发作期期间护理经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捕捉到3-5次癫痫发作时脑电图改变,准确定位致痫灶,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视频脑电图监测期间,无外伤,无误吸等安全事件发生,家属、患者满意。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捕捉发作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头皮脑电图(EEG)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患者,分析病因与术后转归相关性,着重分析术前头皮EEG背景活动、间歇期放电、发作起始及术后EEG特征。结果8例患者以获得性病因为主。术前头皮EEG背景活动多表现为慢波增多,患侧显著;发作间歇期双侧半球呈现多脑区放电特征;发作起始EEG改变多为弥漫性改变;术后复查EEG,1个月内以双侧放电居多,半年以上复查以患侧放电居多。结论头皮EEG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术前评估、术后随访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癫痫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脑电图
  • 简介:一、动态脑电图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脑电Hoher是英国Oxford在1978年首家推出的四导24h动态脑电分析仪产品;1983年推出8导Medilon9000型产品;1989年又率先推出全电脑化8/16导24h动态脑电记录分析仪Medilog9200型。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相继推出8/16导动态脑电图(AEEG)、视频脑电图(VideoEEG),各取长补短,使该项技术更加完善。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Hoher 视频脑电图 脑电记录 分析仪 电脑化
  • 简介:一、儿童脑电图的特征儿童脑电图(children'selectroencephalogram)的特点主要是显示年龄的差异。儿童的脑部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脑电图也不断成熟,儿童年龄阶段的不同,其脑波正常变化的范围也不同。因此在阅读儿童脑电图时,应特别注意年龄特点和生理上的变化。

  • 标签: 儿童年龄 脑电图 年龄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电图是用理代电子放大技术,从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描记出脑神经细胞的自发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加以放大后记录的脑电波形.脑电图检查除能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外,主要反映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功能.虽然近10余年来神经影像技术CT和MRI等有长足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患者颅内器质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却始终不能替代脑电图检查对患者脑功能的判断.

  • 标签: 脑电图 诊断要点 癫痫 癔病 晕厥
  • 简介:多种原因可导致脱发,因此医师必须有逻辑且详细地询问病史及体检(表1)。

  • 标签: 头皮疾病 头发 致脱发
  • 简介:前些日子我在洗头时发现,我头皮上有一种黄黄的东西,像头皮屑,可要更厚一些,而且有臭味,洗了还会再长,有几次还分泌出许多脓,头发都黏在了一些,无法梳通。我因此非常苦恼,这是怎么造成的?是病吗?

  • 标签: 头皮屑 上长 头发 洗发液 皮炎 分泌
  • 简介:当你经常改变发型、并用染发剂时;当你经常坐在电脑前,或者在户外经受日晒时;当你每日洗头次数超过两次,并会用力用指甲抓头皮时,头皮已经开始敏感了。如果不及时修复,则毛囊炎、脱发、短发、早白等发质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 标签: 头皮 染发剂 毛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病情诊断中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在该时段调选资料登记有效的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接受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技术进行诊断,观察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脑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68(68.00%),而动态脑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而将其应用于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设置来说极为重要,需要研究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治疗。

  • 标签: 癫痫 病情诊断 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诊断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1月-2022年1月年1月期间以我院接收的癫痫患者52例,平均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视频脑电图检查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概率。结果: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视频脑电图检查检能够有效的诊断癫痫,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常规脑电图检查 癫痫 诊断效果 视频脑电图
  • 简介:睡眠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睡眠医学取得了显著进展。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Berger教授在人的头皮上记录到脑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睡眠医学的研究与发展。1957年,美国Dement教授和Kleitman教授创建了多导睡眠图(PSG),并且发现睡眠是由两种不同的周期性时相组成,即快速眼动(REM)睡眠期与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从而加深了对睡眠本质的认识。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睡眠脑电图(EEG)检查技术和临床较常见的睡眠障碍及其脑电图表现。

  • 标签: 脑电图表现 睡眠障碍 睡眠医学 快速眼动 多导睡眠图 睡眠脑电图
  • 简介:脑电图是用现代电子放大技术,从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描记出脑神经细胞的自发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加以放大后记录的脑电波形.脑电图检查除能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外,主要反映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功能.虽然近10余年来神经影像技术CT和MRI等有长足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患者颅内器质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却始终不能替代脑电图检查对患者脑功能的判断.

  • 标签: 脑电图 诊断要点 脑电地形图 参考 要求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