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在预防护士针刺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成立PDCA小组,分散针刺具体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实施方案,以此来提升护理质量。结果通过PDCA管理,我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例次数由49例次减少至15例次,使护理人员针刺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并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热情,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结论在预防护士针刺运用PDCA管理措施可以减少针刺发生,使护理人员操作行为更加规范,从而控制了经血流传播疾病问题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预防护士针刺伤 PDCA
  • 简介:摘要:针刺是指针头不小心刺入皮肤深处并且出血意外伤害,如果针头污染,则患者可能有患上血液传播疾病危险,特别是乙肝、艾滋病等。大量研究证明护士群体是针刺高危职业群体。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针刺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着重探究如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防范意识,降低针刺发生

  • 标签: 针刺伤 预防 危害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发生针刺原因、环节、有关防护概念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部分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73名护士发生针刺发生57%。其中主要发生原因及环节在操作整理用物,回套针帽,在采静脉血及输液等操作时戴手套很低。结论临床护士防护意识淡漠,针刺发生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教育,减少针刺

  • 标签: 针刺伤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干预措施降低针刺发生有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我院在编护士90例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每组45人,对照组不进行针刺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实行半年之后,统计两组人员针刺发生情况,刺伤处理情况以及各个环节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从针刺发生情况上来看,对照组护士针刺发生4.44%,观察组护士针刺发生17.78%,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个环节针刺发生情况上来看,观察组临床护理中注射,采血,拔针环节刺伤发生比对照组要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针刺之后,所有护士处理伤口方式正确,经过相关人员评价之后,给予6人预防用药,对已经发生刺伤护士跟踪检查血清指标半年,无感染案例发生。结论将操作流程进行全面规范,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并将相关考核成绩护士奖金挂钩,能够在根本上将护士职业防护能力与主动执行能力提升,进而减少针刺发生机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 针刺伤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对针刺相关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防护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85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58.82%实习护生不知道针刺标准处理方法;49.41%实习护生携带乙肝抗体;50.59%实习护生发生针刺;41.86%实习护生针刺后有上报。结论基层实习护生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相关防护知识不掌握,针刺处理不正确,其中中专实习护生尤其显著。针对此情况,应该在实习前期强化职业防护知识,根据实习护生不同学历具体情况制订不同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临床带教工作,不定期地进行相关防护知识考核,了解其对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以完善职业安全教育,减少针刺危害。

  • 标签: 基层医院 针刺伤 实习护生 防护知识
  • 简介:摘要针刺对护理人员危害日益严重,自1981年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有关针刺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管理。医院及相关管理者要引起重视,加大预防针刺力度,保护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 标签: 针刺伤 护理 预防
  • 简介:我醒着,醒在漆黑夜里.这是一种安详而又有些茫惑苏醒,就像每日午后那份倦怠,熟悉、适时而又挣脱不掉.

  • 标签: 柔软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抽血室护士在采血过程降低针刺发生方法。方法将我院抽血室24名护士纳入本次研究,分析在采血过程引发针刺原因,进一步提出降低针刺发生措施。结果半年内,在护士针刺发生情况方面,0次4名(16.67%),1-2次12名(50.00%),3-4次6名(25.00%)、>5次2名(8.33%)。由此可知,在半年采血工作,有83.33%护士发生针刺。结论抽血室护士在采血过程发生针刺原因诸多,有必要对抽血室护士加强采血技巧培训,并对采血室工作环境加以改善等,进一步使针刺发生得到有效降低。

  • 标签: 抽血室 采血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相关风险管理及防护措施在输液室护士针刺预防应用。方法 于2022年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实施针刺相关风险管理模式,根据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输液室10名护士针刺发生。   结果 干预后护士针刺发生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相关风险管理可可显著降低针刺发生,提高输液室护士职业防护能力。

  • 标签: 针刺伤 风险管理 输液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例刚入科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事件回顾,指出针刺是医务人员面临最普遍也是最危险职业危害。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意识感染管理,预防降低危险。方法通过对针刺发生原因分析,提出预防干预措施,降低职业风险,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结论只有加强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培训,改变观念,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项临床操作,做好针刺应急处理,才能有效预防减少针刺发生,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 标签: 针刺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护士在发生针刺方面发生原因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相对应预防及创新性措施,使护士们可以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减少在针刺发生,减少不必要医疗伤害。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实习发生针刺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护理实习生开展护理时,发生针刺情况,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合理对策。结果护理实习实习过程针刺>2次组与针刺0次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极易发生针刺极易发生针刺事件,且针刺发生频度较高。故本文针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与之对应对策,以供其它学者参鉴。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针刺伤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护士在医院中面临各种职业危害,其中针刺是各种锐器刺伤中最常见一种职业性伤害,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及经血液传播感染疾病高危职业群体。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严重性知晓预防及处理方式。

  • 标签: 针刺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士针刺发生刺伤原因及伤应对方式,提出预防及伤对策。方法对急诊科工作38名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调查38名护士均发生针刺发生100%。结论急诊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针刺发生高,且发生针刺无一人进行了正确伤后处理。因此,加强急诊护士对针刺相关因素了解,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建议性提出针刺对策,对减少针刺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 针刺伤 对策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syringe injury in emergency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对护士针刺发生影响。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发表于近5年有关品管圈对护士针刺影响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对针刺发生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护士针刺发生合并值0.56,95%CI0.36~0.8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护士针刺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针刺伤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