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索宫腔镜检查手术的护理配合。宫腔镜的应用是妇科开展的新技术,此技术可直接观察患者的宫颈口、宫颈管及子宫内部,了解患者子宫腔形态、有无粘连、粘连的程度、输卵管开口是否可见,有无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节育环的准确位置、断环的形态及位置等,宫腔镜的开展,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弥补了传统诊疗方法的不足。

  • 标签: 宫腔镜 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宫腔镜检查是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在妇科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宫腔镜检查是应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插入宫腔的光导玻璃纤维窥镜直视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的生理与病理变化情况,以便针对病变组织直观准确取材并送病理检查,进行病理分析;同时也可直接在宫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掌握宫腔镜检查与治疗术前、中、术后的护理,对检查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宫腔镜检查与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宫腔镜电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顺利手术,未出现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气体栓塞等并发症,均对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进行宫腔镜术前术后完善的护理可以减少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联合应用在子宫内、子宫壁及盆腔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的2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壁间肌瘤48例,子宫内膜息肉35例,子宫畸形32例,宫腔积血30例,宫内节育器嵌顿21例,黏膜下肌瘤20例,子宫腺肌病10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和附件肿物8例。结论宫腔镜B超联合应用,通过一次检查,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子宫内、子宫壁及盆腔情况,为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妇科疾患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宫腔镜 B超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对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之间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80例,使用宫腔镜检查宫内情况,同时取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子宫肌瘤共48例,占60%,中同时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28例,占3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相比B超更加优越。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各种子宫异常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58例,中行定位活检或诊断性刮宫进行病理活检。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69例,符合率73.5%;子宫内膜息肉41例,符合率95.1%,子宫粘膜下肌瘤18例,符合率100%;子宫内膜癌4例,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率。虽然对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宫腔镜检查可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宫颈息肉采用传统式与宫腔镜电切的疗效进行比较,阐述宫腔镜治疗的优势。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确诊宫颈息肉的89例患者分为两组,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患者采用传统式,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宫颈息肉,宫腔镜下电切宫颈息肉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复发率均低于传统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宫腔镜能发现妇检不能发现的多发性宫颈息肉及合并的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彻底。结论应用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宫颈息肉方面较传统式有较大优势。

  • 标签: 宫颈息肉 宫腔镜 电切术
  • 简介:摘要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在临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胃镜下,可直接观察病情情况,做活检组织、脱落细胞检查,进行病理分析,并可拍照、录像。掌握胃镜检查术前、中、术后的护理,对检查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指导胃镜护理临床实践。

  • 标签: 胃镜检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腔镜电切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探讨,某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了37例宫腔粘连患者,而该院对这些患者采用的治疗是宫腔镜电切。在患者术后的1年内,该院对其进行了随访并对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与预后疗效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结果该院的3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也并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结论在治疗宫腔粘连的过程中,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创伤,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电切术 临床疗效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宫腔镜电切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或传统刮宫息肉钳摘进行治疗,同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一周的息肉残留率、术后一年的复发率均低于行刮宫息肉钳摘的患者(p<0.05),术后一周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刮宫息肉钳摘的患者(p<0.05)。结论利用宫腔镜电切治疗的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3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患者的资料,均行宫腔镜检查,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诊断正确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正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更轻松的配合检查,降低患者痛苦,降低检查难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围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孕栓,米非司酮用于宫腔镜检查术前扩张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其副作用比较。方法对98例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卡孕栓组(A组),米非司酮组(B组),各49例。A组术前30min阴道用药,B组术前24小时阴道给药150mg,比较二组之间扩宫效果及副反应程度。检查子宫颈软化、扩张程度,并观察腹痛腹泻等药物副反应、恶心呕吐等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有效软化扩张宫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例数上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降低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孕栓组及米非司酮组在药物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卡孕栓组在有效地扩张宫颈及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优于米非司酮组。

  • 标签: 卡孕栓 米非司酮 宫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反馈输注丙泊酚在无痛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接受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靶浓度控制输注(TCI)组(A组)、BIS监测TCI组(B组)、BIS闭环反馈输注丙泊酚组(C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三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不良反应以及MAP、HR及BIS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中体动和呼吸抑制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相比,T2时间点各组MAP、HR及BIS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T2时间点BIS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闭环反馈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闭环输注 丙泊酚 宫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39例,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电切,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9例患者的手术过程均顺利进行,在中与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疗效较好。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具有微创性、安全性、有效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粘膜下肌瘤 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行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运用无痛技术对1216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措施。结果无痛胃镜检查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胃镜检查 丙泊酚 不良反应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46例,行宫腔镜电切治疗,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46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5min,平均25.05±3.54min。中出血5-40ml,平均10.25±4.25ml。中未发生子宫穿孔、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慢性宫颈炎28例,其中1例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宫颈息肉8例,宫颈平滑肌瘤4例,血管平滑肌瘤1例,宫颈炎性增生4例,宫颈管黏膜炎1例。术后复查,46例患者均正常月经来潮,宫颈恢复正常,没有复发病例。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多重优点,主要体现在创面小、出血少、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几方面,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宫颈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手术室护理配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间40例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患者,中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40例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顺利完成手术,无出血,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中熟练的手术配合及仔细观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结果5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病理诊断均为良性息肉。无患者出现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过度水化综合征、TURP综合征等并发症。电切手术时间为10~35min,平均21min,出血量10~50ml,平均26ml。术后随访,临床症状都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率为96.55%。1例复发,行再次电切治愈。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针对性强,准确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的首选。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 电切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80例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取器效果,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常规取器失败患者80例,宫腔镜下直视取器。结果80例嵌顿IUD均在宫腔镜指导下一次性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直视下IUD嵌顿取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嵌顿 宫腔镜 围绝经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