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宫腔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宫腔镜检查患者300例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丙泊酚组,每组150例,联合治疗组使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丙泊酚组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记录麻醉前至毕各时间段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2时间段,两组MAP、SpO2、R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显著降低呼吸、循环系统抑制,安全性高。

  • 标签: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宫腔镜检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宫腔镜检查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83例宫腔镜检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作详细分析。结果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宫腔镜是妇科的一种微创手术,在护理中体现了宫腔镜的不开腹、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子宫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术中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宫腔镜下刮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这一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0例,分成两组,电切组35例施予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刮宫组35例施予宫腔镜下刮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电切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明显比刮宫组的74.3%高,电切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是2.9%,明显比刮宫组的17.2%低,(P<0.05)。结论在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中,相较于宫腔镜下刮宫宫腔镜下电切疗效更佳,安全性较为理想。

  • 标签: 异常子宫出血 宫腔镜 电切术 刮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妇科2015年1月-2016年10月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围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前心理疏导及宫腔相关知识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病情,14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护理中体现了宫腔镜手术的不开腹、痛苦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子宫等优点。在宫腔镜手术患者,给予患者系统、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宫腔镜 围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流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因异常子宫出血于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的2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5例.其中5例镜下误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镜下诊断符合率为93.3%(70175);子宫黏膜下肌瘤50例,符合率为90.9%(50/55):子宫内膜增生症97例,其中7例镜下误诊为不典型增生或癌,符合率92.8%(90/97);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19例,符合率为73.1%(19/26);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宫内节育环残留8例。结论绝经前女性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为主,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少见;而绝经后女性主要以子宫内膜息肉、萎缩性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为主。宫腔镜对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宜同时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身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检查的有效护理配合措施。方法收集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214例,患者均接受全身静脉麻醉,总结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结果214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在全身静脉麻醉的情况下行宫腔镜检查,必须配合娴熟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身静脉麻醉 宫腔镜检查 护理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作为诊断子宫内病变及子宫内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宫腔检查镜成为宫腔疾病准确诊断的一把金钥匙,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虽然该方法已经在医学界广泛应用,但患者在实际就诊、检查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紧张、害怕、担心等恐惧心理,潜意识中与医生配合的不好,最终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检查结果及过程的不顺畅及不准确性。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宫腔镜检查的过程中,要通过专业、贴心的心理护理与疏导,将患者的情绪与心态进行放松,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病人的检查成功率与检查耐受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腔镜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查不孕症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147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术前超声和造影检查结果,并将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结果与其对比。结果87例超声检查患者中,子宫正常58例,宫腔镜检查正常49例;29例子宫异常,宫腔镜检查异常10例。51例造影检查患者中,子宫正常44例,宫腔镜检查正常35例,子宫异常7例,宫腔镜检查异常3例。结论不孕症临床检查中,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发现不孕症原因,提升不孕症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孕症 腹腔镜 宫腔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12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12例绝经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没有产生并发症。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6%。结论研究表明,在绝经后子宫患者治疗中采用宫腔镜检查,诊断率高、安全性好,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绝经后子宫出血 宫腔镜 检查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膜下肌瘤电切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使患者完全康复。

  • 标签: 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镜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不孕不育症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里40例不孕不育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治疗,根据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结果显示,40例不孕不育的患者中,子宫内的宫腔与颈管粘连的有患者9例,占不孕症患者的22.5%,子宫内膜有息肉的患者6例,占不孕症患者的15%,子宫内膜炎12例,占不孕症患者的30%,子宫内宫腔比较狭窄的患者2例,占不孕症患者的5%,子宫有肌瘤3例,占不孕症患者的7.5%,子宫内膜有结核8例,占不孕症患者的20%。部分患者2-7天里阴道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无其他异常症状。结论宫腔镜检查是一个很简单的检查过程,不孕不育的患者通过宫腔镜检查,不仅能够准确、便捷的检查出子宫内的病变,且全程检查的时间较短,对于子宫的伤害较小,不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不孕不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剖宫产切口憩室进行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经阴道B超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进行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24例患者,检出17例,符合率为70.83%,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13例;观察组24例患者,检出23例,符合率为95.83%,其中轻度9例,中度6例,重度8例。将两组患者剖宫产切口憩室诊出情况的对比后,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轻度、中度、总检出情况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诊断率高,特别是对轻、中度子宫切口憩室诊断率明显高于经阴道B超检查,可以达到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切口憩室 宫腔镜 经阴道B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并探究刮宫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刮宫组和电切组。刮宫组接受刮宫治疗,电切除给予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刮宫组和电切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切组的术后月经量明显低于刮宫组,结果(P<0.05)为差有统计学意义。刮宫组的复发率为23.68%,电切组的复发率为2.5%,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刮宫组的妊娠率为60.53%,电切组的妊娠率为62.5%,数据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电切的复发率更低,能更彻底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应作为治疗该病的首要选择。

  • 标签: 刮宫术 宫腔镜 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