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习惯上尿路刺激症状是指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意不尽的感觉,通常是合并存在的。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常出现尿失禁。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痛是指排尿时产生疼痛或烧灼感。这些症状是膀胱、尿道和前列腺区炎症的特征性表现。

  • 标签: 尿路刺激症状 排尿次数 产生疼痛 尿失禁 烧灼感 特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尿路刺激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408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为实验组,行症状病因分析对症治疗;选取2018年1月至9月的200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为对照组,给常规消炎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0%(P

  • 标签: 尿路刺激 症状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例:男,27岁,农民。因“尿频、尿急、尿痛2周”收入院。患者于2周前不明原因的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不伴腰酸及发热,当地卫生院给予口服呋喃坦啶,静滴左氧氟沙星5天,症状未见好转。患者认为患性病,又到皮肤防疫站就诊,经性病科检查,考虑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给予罗红霉素口服,治疗8天仍不见效,遂到我院就诊。发病以来纳差,精神差,体重下降2kg。

  • 标签: 首发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尿路刺激征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静滴左氧氟沙星 不明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尿路刺激征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多饮水,可饮白开水或糖水,使尿量增多以冲刷尿路,减少炎症分泌物对膀胱刺激,这对减轻尿路刺激征是重要措施之一。另外,分散病人注意力,听音乐、做松弛术或与病人谈话,可使排尿次数减少。体温>39℃时,应进行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放在大血管处,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 标签: 尿路刺激征 内科护理
  • 简介:尿频、尿急、尿痛,这些困扰我多时的症状估计很多中老年人都有,不过,前不久在一位老中医的帮助下,我试用了以下方子:车前草100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洗净后共同放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入沙锅中稍炖,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一疗程。效果还挺不错,多年困扰一扫而空。

  • 标签: 尿路刺激症 前叶 治疗 中老年人 代茶饮用 淡竹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表3 两组治疗一疗程其疗效比较(例,观察组重度3例,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出现尿潴留1例

  • 标签: 刺激症 奥宁治疗 尿路刺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前后尿管留置至尿道刺激症相关因素及针对性解决措施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全麻后尿管留置,观察组加强整体干预,行麻醉前尿管留置。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后患者尿管刺激症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前对患者行综合干预,尿管在尿道表面黏膜麻醉的情况下插入,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配合依从性,确保手术质量。

  • 标签: 麻醉前后 留置尿管 尿道刺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下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下尿路症状,术后有下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下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下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 排尿症状 下尿路症状 TVT—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前后留置尿管致术后尿道刺激症状的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82例全麻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5月间,将全麻前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纳入研究组(n=91),将全麻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纳入常规组(n=91)。全麻前进行导尿管留置的研究组患者,予以适当心理护理干预,告诉患者留置导尿管所致的尿道刺激症状以及重要性,利用利多卡因胶浆2%麻醉尿道表面后插入尿管。常规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留置导尿管。待到麻醉退去,观察分析两组尿道刺激症状。结果研究组术后尿道刺激症状程度,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全麻之前留置导尿管,待到患者术后苏醒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尿道刺激症状的耐受性,使患者安全渡过,以防术后风险。

  • 标签: 留置尿管 全麻 尿道刺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统计女性护士下尿路症状的现况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5月至2023年6月,研究样本为上海市在职的400例女性护士,根据核心下尿路症状评分(CISS),将所有样本分为对照组(CISS≤5分,不存在下尿路症状,n=288)和观察组(CISS≥6分,存在下尿路症状,n=112)。以自拟《女性护士下尿路症状现况水平调查问卷》对两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判定影响因素,为预防女性护士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提供依据。结果 (1)28.00%的女性护士存在下尿路症状,尿频(46.43%)、难憋尿(38.39%)问题最常见,37例护士有两种症状,15例护士有三种症状。(2)就职于大型医院、就职于繁忙科室、年龄≥31岁、工作年限≥5年、学历大专及以下、职称中级以下、BMI指数>23.9kg/m 、日饮水量<1000mL、有尿路感染史、有泌尿系统疾病史、排尿不科学、压力大是女性护士下尿路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需加强对工作繁忙、年龄大、工龄长、学历较低、职称较低、肥胖、日饮水量不足、有尿路感染史、有泌尿系统疾病史、排尿不科学、压力大的女性护士的关注,降低此类人群的下尿路症状发生风险。

  • 标签: 女性护士 下尿路症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nucleusstimulation,FNs)对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一段时期,对反复心悸为主诉就诊的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律失常(室上性早搏、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且曾给予1种或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者45例,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每次治疗40min,每周2次,每位患者治疗15次左右。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FNS治疗心悸、失眠、胸闷、头昏/头痛、乏力的有效率分别为80.0%、76.9%、81.5%、87.1%和82.9%;FNS治疗后心悸、失眠、胸闷、头昏/头痛、乏力评分降低,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NS治疗能有效改善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悸、失眠、头昏/头痛、胸闷、乏力等症状

  • 标签: 小脑顶核电刺激 心律失常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不同下尿路症状(LUTS)就诊但无神经及器质性病变儿童的尿动力学参数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以LUTS就诊且无神经及器质性病变的患儿资料。最终获得LUTS患儿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5~12岁,中位年龄9.0(7.0,10.0)岁。根据主要LUTS分为尿频尿急组、尿失禁组、遗尿组、其他组。行无创尿流率/同步盆底肌电图、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尿动力学检查,测量并记录相关尿动力学参数,比较尿频尿急组、尿失禁组、遗尿组3组尿动力研究结果。结果无创尿流率参数及残余尿量在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排尿时盆底肌收缩在尿流曲线异常患儿(17/38例)中分布高于尿流曲线正常患儿(2/32例)(χ2=13.012,P<0.05);在staccato曲线患儿(13/22例)中分布高于低平曲线患儿(3/14例)(χ2=36.000,P<0.05)。储尿期和排尿期主要异常尿动力学表现在3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逼尿肌过度活跃(DO)患儿膀胱顺应性值[12.64(9.00,21.11) mL/cmH2O(1 cmH2O=0.098 kPa)]低于非DO患儿[32.22(21.81,97.75) mL/cmH2O](Z=-26.333,P<0.001)。遗尿组最大静态尿道压[(120.00±20.69) cmH2O]高于尿频尿急组[(81.17±28.09) cmH2O]和尿失禁组[(69.59±22.19) cmH2O](F=12.170,P<0.05)。遗尿组最大尿道闭合压[(109.86±41.94) cmH2O]高于尿频尿急组[(62.41±26.71) cmH2O]和尿失禁组[(58.09±20.49) cmH2O](F=11.804,P<0.05)。结论存在LUTS的无神经及器质性病变儿童中,有较多患儿确实存在尿动力学异常。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潜在的尿动力学异常类型和分布,指导治疗并反馈疗效。膀胱顺应性降低与DO为最常见的尿动力学异常,应及时治疗,并监测上尿路功能。

  • 标签: 儿童 尿动力学 下尿路症状 下尿路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出现下尿路症状(LUTS)的临床特点,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住院的4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IPSS)对患者进行问卷回答评分。结果400前列腺增生患者中,LUTS中度(6—18分)占33.8%,重度(22—36分)占66.2%。结论LUTS症状在男性中较普遍存在,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LUTS严重地影响BPH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应重视对BPH患者LUTS的研究及其对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前列腺增生症 生活质量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