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它还是古代最重要的燃料和手工业原料的提供者。尽管目前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人类社会活动中.常常存在主观盲动性,还在不断地“导演”破坏生态平衡的“悲剧”。

  • 标签: 唐代 岭南地区 生态环境 林业 中国 人工种植
  • 简介:岭南地区的园圃农业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汉代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考古发现来看,汉代作物品种较为丰富,结合文献考察,表明当时岭南园圃农业有官方机构管理,有民众的广泛种植采集和利用。这些产品除了自给,还大量输出到中原各地.从此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和促进与中原经贸交流的支柱产业。

  • 标签: 岭南地区 汉代园圃农业 述论
  • 简介:岭南地区家养黄牛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动物考古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骨骼形态、测量数据、考古现象以及区域动物群的对比和分析,对岭南地区家养黄牛的起源时间、模式和动因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家养黄牛最迟于南越国时期从北方传入岭南地区

  • 标签: 岭南 黄牛 家畜
  • 简介:摘要岭南建筑文化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建筑文化的瑰宝。本文通过对岭南文化进行分析,以骑楼和碉楼这两种建筑形式为例对岭南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描述,希冀为以后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 标签: 岭南建筑 文化 骑楼 碉楼
  • 简介:<正>岭南,又名岭表、岭海、岭峤、岭外,为地域名称,指今五岭以南广大地区岭南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为一独立地理单元,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本文论述的范围,大致包括今五岭以南,南海以北;十万大山、九万大山以东,阴那山、莲花山以西的地区。行政上约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陆地部分,并涉及今越南东北部的部分地区。除越南部分外,面积约四十四万平方公里,占全

  • 标签: 岭南地区 历史时期 交通发展 十万大山 亚热带地区 陆地部分
  • 简介:摘要城市规划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设施,立足于服务大众,能让大众更为直观有效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其它建筑有着很大不同之处。同时每一座城市的规划馆都极具有针对性及代表性。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馆的特征及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 标签: 岭南建筑风格 城市规划馆 建筑设计 空间设计
  • 简介:岭南地区地处中国南陲,自汉代便是中国与西域交通要塞。在六朝,佛教高僧随着商旅使节,纷至沓来而来到岭南。中国高僧亦有造经岭南而到西域。岭南地区因而成为高增重要停居地。岭南地区僧侣与官吏、信众,有良好关系,促使佛教在岭南地区传播得以兴盛。其一,官吏支持僧人传教。其二,信众每每请留高僧,留其传法。其三,佛教寺院所举办活动,如教学、法会,拉近信众与僧侣之间关系。在岭南地区传播有律部、成实、涅、观世音信仰以及禅法,所择经典亦不少,其中以陈朝时真谛,成就是大。可以得见,一是岭南地区培育出本地高僧。二是高僧在岭南地区广译,为佛教在中国传播有甚大功劳。三是唐代六祖慧能思想,极有可能受到六朝时期岭南地区佛学思想所影响,尤其禅法及真谛所译《金刚经》、《大乘起信论》。

  • 标签: 岭南地区 六朝时期 续高僧传 佛教传播 《大乘起信论》 慧能
  • 简介: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国家,这些文化类型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圈,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心理。本文以佛山地区北帝信仰为角度,探讨岭南文化体系下产生的区域文化心理。

  • 标签: 区域文化心理 岭南 北帝
  • 简介:摘要作者在岭南地区进行草花混播试验,探讨草花混播配置方法以及草花混播在城市基础建设中的应用。试验设计1种草花组合,分3三个播种量播种,分别是3g/m²,6g/m²和20g/m²。最终试验结果表明混播组合的最适播种量区间为3g/m²-6g/m²,混播群落最适宜的生长密度为428株/m²~802株/m²。

  • 标签: 岭南地区 草花混播 城市基础建设
  • 简介:唐代岭南地区的地方行政十分复杂而特殊,就其官制来说,除了众所周知的羁縻府州土官制度和正州全国流官制之外,在正州系统内,还至少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官制:一种是与羁縻府州土官制相似的正州"世官制",即在正州中,也存在着官员的终身世袭现象,并为朝廷所认可,成为制度长期实行;另一种是官员的区域迁转制度,即官员的升迁和流动,不超出岭南道这个地理区域,可称之为"区域流官制"。就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该制度以盛唐时期的岭南道最为典型。

  • 标签: 唐代 岭南 世官制 区域流官制 正州
  • 简介:摘要:岭南地区的祠堂建筑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多年的日晒雨淋和材料老化,这些建筑面临着各种病害,其中一些会对建筑结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变得非常重要。

  • 标签: 岭南地区 祠堂建筑 病害 修缮措施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老旧小区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大部分老旧小区的建设年代已超过20年,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养护,致使建筑质量、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此,本文针对岭南地区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借此作为参考。

  • 标签: 岭南地区 老旧小区 绿色化改造 关键技术
  • 简介:1845英国领事在广州遭殴打;1904潮州屠户罢市;1961集体食堂必食番薯;1963广州市民告别盐票;1967中小学复课闹革命。

  • 标签: 岭南 中小学 广州 潮州 革命
  • 简介:摘要本文以湛江地区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及线上问卷调查归纳分析教育建筑岭南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湛江地区学校改造潜力较大;(2)湛江学校不同程度的反应岭南建筑风格,但校园在建设期间和更新改造中不同程度地缺乏对地域气候的考虑,且缺乏亮点式的岭南文化表达;(3)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建筑外改造最能体现岭南建筑特色。

  • 标签: 湛江教育建筑 岭南建筑文化传承
  • 简介:摘要:气候适应性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我国,岭南地区具有高温、日照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对文史资料的研究与作者自身参与的项目,总结出在岭南地区高校图书馆设计中,在隔热、遮阳、通风、防雨三个方面具有实操性的策略与建议,为今后的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打开设计思路以及提供参考。

  • 标签: 建筑设计 图书馆 岭南地区 气候适应性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外植物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深入,城市绿地中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令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绿地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岭南地区不同时令花色的植物搭配,使城市景观呈现不同的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做到四时景致各异。

  • 标签: 生态性 园林 绿地 景观
  • 简介:摘要现代城市图书馆已由重藏轻用的贮藏空间逐渐转变为多种功能复合的综合性空间,空间功能的转变要求对图书馆的空间组合重新进行梳理和规划。基于现代城市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结合岭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特征和建筑特色,岭南地区新型城市图书馆的设计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清远市图书馆为例探讨岭南地区新型城市图书馆的空间组合设计。

  • 标签: 岭南地区 城市图书馆 空间组合
  • 简介:1839虎门销烟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年。

  • 标签: 岭南 虎门销烟 林则徐 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