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水路运输历史发展久远,而港区的规划设计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航道宽度会对港口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宽度问题成为当前设计者们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港区的宽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港口航道 航道设计 宽度问题
  • 作者: 吴健 成娟 宋曙 刘君 陈钟鸣 俞炯 曹红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24
  • 出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0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224005,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01508,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214005,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22400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RDW与血小板比值(RPR)在HEV相关肝衰竭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和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152例无肝衰竭HEV感染(HEV-non-LF)患者和62例HEV诱导的肝衰竭(HEV-LF)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估RDW和RPR对诊断HEV相关肝衰竭及其预后的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1.189,95%CI 1.026~1.376)和RPR(OR=4.758,95%CI 1.621~13.965)均为影响戊型肝炎患者发生相关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RPR和RDW预测HEV发生相关肝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 CI 0.67~0.79, P<0.01)和0.68(95% CI 0.61~0.74, P<0.01)。RPR和RDW预测HE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2(95% CI 0.49~0.74, P<0.01)和0.57(95% CI 0.44~0.70, P>0.05)。结论RPR和RDW对HEV相关肝衰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PR对肝衰竭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戊型肝炎 肝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的临床护理。 方法 在 2017年 1月 -2020年 5月选择 30例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有 15例行综合护理为综合组,另 15例行基础护理为比照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综合组护理有效率为 100.00%( 15例),与比照组的 73.33%( 11例)相比更高, P<0.05。综合组护患沟通评分( 94.71±3.09)分、护理效果评分( 96.04±3.18)分、饮食护理评分( 95.88±3.07)分、康复护理评分( 93.15±3.60)分更高, 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 眩晕症 腔隙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能否有效预测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67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DW分为低PDW组与高PDW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模型评价PDW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67例NB患儿中男41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1.58∶1.00;平均年龄为44个月(2~156个月);Ⅰ期5例,Ⅱ期1例,Ⅲ期15例,Ⅳ期46例。诊断时年龄≤18个月14例,>18个月53例,初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100 μg/L者47例,<100 μg/L者20例。随访中位时间为20.4个月,至随访结束死亡35例,存活32例。低PDW组与高PDW组患儿在年龄、性别、首发部位、分期、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PDW组高危患儿比例、NSE水平、骨髓转移率、MYCN基因扩增率、红细胞分布宽度等均高于低PDW组,而血小板压积则低于低PD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率分析显示,低PDW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PDW组(69.8%比25.3%,χ2=15.761,P<0.05)。单变量分析表明,NSE(HR=6.606,95%CI:2.018~21.620),MYCN基因(HR=1.977,95%CI:0.794~4.919),危险度分层(HR=5.926,95%CI:1.416~24.794),PDW(HR=4.036,95%CI:1.957~8.322),红细胞分布宽度(HR=1.120,95%CI:1.005~1.249)等因素为NB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压积(HR=0.012,95%CI:0.000~0.427)为NB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多变量分析表明,PDW是NB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24,95%CI:1.017~6.264,P=0.046)。结论PDW增高和已知的NB患儿预后危险因素、肿瘤标志物升高及骨髓转移有较好的一致性,PDW增高与NB预后较差相关,且PDW是NB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血小板分布宽度 预后 总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计算血小板(PLT)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方法:在我院LIS系统中查找统计血液分析仪中符合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在80-94f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11.5%-14.5%的EDTA-K抗凝血液住院标本共计309份。用血小板显微镜手工计数方法作为金标准。同时用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数量,按照血液分析仪上的结果将查找的标本分为:8.8fl

  • 标签: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电阻抗法 血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修复肢体腔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收治的14例腔性软组织缺损病例,缺损面积:1.5 cm×2.0 cm ~ 4.0 cm×6.0 cm,缺损深度:3.0~7.0 cm。彻底清创后制备自体脂肪颗粒,采用Coleman法制备脂肪颗粒,将脂肪颗粒注射到缺损周围软组织内并填充于腔内,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每周打开凡士林纱布观察组织缺损部位变化,连续随访了解创面修复情况至创面愈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周随访,组织缺损部位在治疗后2周观察到大量肉芽组织生长,缺损面积缩小约(47.5±5.5)%。12例在治疗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缩小直接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2±4.5) d;1例皮肤软组缺损伴骨质缺损在治疗后1周,部分移植脂肪坏死,行局部皮瓣移植术后愈合;1例术后5 d感染脂肪液化坏死,实施清创术控制感染后换药愈合。结论脂肪颗粒移植对肢体腔性软组织具有修复作用,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软组织缺损重建。

  • 标签: 脂细胞 移植,自体 伤口愈合
  • 简介:【摘 要】 目的:对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根据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的 2-例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 12例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8例使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共有 6例痊愈, 4例显效, 1例有效,临床有效率是 91.67%;对照组有 1例痊愈, 2例显效, 2例有效,临床有效率是 62.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临床中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腔性脑梗死 眩晕 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采工作面两巷,尤其是沿空回采巷道的支护与管理技术,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损失,该 矿综采工作面一巷或两巷长期出现沿空巷道,因受采动压力影响,沿空巷道变形严重,直接影响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基于锚梁网支护沿空巷道的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沿空回采巷道 支护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腔性脑梗塞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腔性脑梗塞眩晕患者 3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 n=150)与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实验组( n=150),对比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腔性脑梗塞眩晕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腔隙性脑梗塞眩晕 神经功能
  • 简介:摘 要:仪表着陆系统( ILS)设备的宽度告警可引起设备关闭中断服务 ,严重影响航空安全。维护人员在日常维护要加强该参数监控,当发现该问题应及时处理。本文介绍了航向与下滑两个典型案例,根据航向天线系统复杂、部件众多的特点,制定检修流程,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着重分析下滑监控的原理,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排查疑难杂症。思路和方法为技术维护人员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

  • 标签: 常见问题 宽度参数告警 原理分析 解决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腔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外伤性腔性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性腔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性。

  • 标签: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 法医学 鉴定要点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腔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至 2018年收治的 58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患者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后,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8%( 53/58)。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为( 9.72±6.17)分,患者收缩压降低至( 120-140) mmHg,舒张压降低至( 80-90) mmHg,每次测血压波动范围在( 5-10) mmHg。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腔性脑梗塞患者尼莫地平药物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腔隙性脑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性脑梗死患者接受MRI、CT等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14日~2020年6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腔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患者先后接受CT与MRI检查,观察检出效果、检查费用、检查时间等多项指标。结果:MRI检出701个病灶,其中≤5mm病灶356个,>5mm病灶345个,高于CT检出105个病灶,其中≤5mm病灶356个,>5mm病灶345个;MRI人均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均高于CT人均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P<0.05。结论:在腔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中,MRI检出效果明显优于CT,但检查费用、检查时间要更长,还需要结合腔性脑梗死患者实际需求选择具体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 标签: MRI 腔隙性脑梗死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RDW可否作为AIS发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发病24 h内入院的老年AIS患者作为病例组82例,同期入院的老年卒中模拟病患者作为对照组8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基线RDW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对于AIS的诊断价值。结果AIS组RDW中位数水平显著高于卒中模拟病组(13.0%比12.4%;P<0.001),RDW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95%CI:0.685~0.823)。RDW的临界值为12.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和75.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协变量后,RDW每增加1%发生AIS的风险是增加前的5.342倍(OR:5.342;95% CI:2.520~11.324;P<0.001)。结论RDW的水平增高与AIS的发病风险相关,是AIS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可能成为诊断AIS的初筛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60例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HF组,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HF组分为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20例)、Ⅳ级(16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通过自动生化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纳入患者RDW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RDW与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HF组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LVEDd、R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DW水平评估HF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7,敏感度为83.00% ,特异度为79.30%;NYHA Ⅳ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NYHAⅡ级、Ⅲ级患者,LVEDd、RDW水平高于NYHAⅡ级、Ⅲ级患者(P<0.05);NYHA Ⅲ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NYHAⅡ级患者,LVEDd、RDW水平高于NYHAⅡ级患者(P<0.05);RDW与LVEDd水平呈现正相关(r=0.598,P<0.05);RDW与LVEF水平呈现负相关(r=-0.643,P<0.05)。结论RDW与HF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DW随急性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有助于HF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心力衰竭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患者老年男性,因"左侧肢体麻木、言语含糊4 h"入院,头颅MRI显示急性腔性右侧脑桥梗死,第2天开始每晚睡觉前出现左下肢不自主抬起,频率3~6次/min,伴肢体酸胀难忍,予抗癫痫治疗未见好转,根据病情考虑"不宁腿综合征",予普拉克索片治疗后好转。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脑桥梗死 普拉克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离子(strong ion gap,SIG)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18例)和死亡组(54例),并比较中毒早期SIG、阴离子(anion gap,AG)、pH、HCO3-、乳酸等酸碱指标水平,并建立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间SIG、AG、HCO3-、乳酸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SIG(0.956)>AG(0.917)>乳酸(0.778)>HCO3-(0.635)>pH(0.437);SIG的Youden指数最高(0.60),大于AG(0.321)、乳酸(0.113)) 。结论与其他酸碱失衡指标相比SIG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有较好的预后价值。

  • 标签: 百草枯 强离子隙 酸碱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腔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基于2018年10月-2020年8月区间,纳入80例腔性脑梗死病例样本,以检查诊断方式差异性分组,40例记作对比组(行CT检查)、40例记作研究组(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95.00%(38/40)较对比组(CT检查)77.50%(31/40)更高(P<0.05)。结论:在腔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检查,可获得较高诊断准确率,为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还可联合其他检查方式、患者临床表现等作出最终诊断。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腔性脑梗死(acute lacunar infarction,ALI)和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是脑小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联系密切,本研究拟探讨WMHs偏侧性对ALI位置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连续性纳入ALI伴有WMHs患者61例,男性4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7±12.6)岁。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采用改良Scheltens量表在FLAIR序列分别评估左右大脑半球WMHs,比较WMHs对称组与偏侧组基线资料,进一步分析WMHs不同类型与ALI位置的相关性。结果61例患者中,根据左右大脑半球WMHs评分差值分WMHs对称组(<3分)33例,WMHs偏侧组(≥3分)28例,两组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发病时间(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ALI,位于左侧大脑半球34例,位于右侧大脑半球27例,WMHs对称组中左右大脑半球ALI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vs 13)(P>0.05);WMHs偏侧组中,左偏组(13例)的左侧半球ALI多于右侧半球(12 vs 1),右偏组(15例)的右侧半球ALI多于左侧半球(13 vs 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本研究发现,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的ALI多位于WMHs边缘区域。结论脑白质高信号偏侧患者中,白质损伤严重的大脑半球更容易发生急性缺血,且缺血灶多位于白质高信号的边缘。

  • 标签: 腔隙性 白质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大脑偏侧性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