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综合医院眼科、各级残联系统、社区配合参与的“三位一体”低视力康复服务模式。方法建立低视力康复门诊,开展社区康复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培训,指导助视器的正确使用。结果提高了低视力者对助视器的认识,扩大了低视力者受益面。结论以综合医院眼科、各级残联系统、社区配合参与的“三位一体”低视力康复服务模式,有利于低视力者得到及时康复服务

  • 标签: 低视力 康复服务模式 转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科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最终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康复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此同时,将同时间内来本院做康复理疗的50例康复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康复患者一般服务和延伸服务护理条件给予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服务条件。把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从愈合率、满意度(出院四周内进行调查访问)、康复质量(功能锻炼,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结果本院收治的观察组康复患者的功能锻炼50例(5%),对照组康复患者的功能锻炼30例(3%),把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患者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科患者康复前进行延伸护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一方面能够立即了解康复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康复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得到很好的功能改善,帮助康复患者解决了困难。所以康复科延伸服务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康复科 延伸护理服务质量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分析本市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现状,并提出社区康复模式建立的方法成立脑卒中社区康复小组,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和制订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内容。结果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使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回归家庭社区都有康复治疗组成员进行跟踪治疗随访,能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保障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连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符合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站开展康复服务模式。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本中心2个服务站开展康复服务病例和医务人员。康复服务共422人次;10名医务人员参加,其中执业康复医师1名,康复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4名,康复治疗师5名。模式一为执业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开出康复处方,康复治疗师治疗并书写康复记录。模式二为康复治疗师评估后由康复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开出康复处方,康复治疗师治疗并书写康复记录。结果 两种模式开展康复服务后,运行平稳,患者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模式一是标准康复模式模式二在现阶段卫生服务中心缺少执业康复医师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康复服务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我市彝良县在2012年9月7日发生地震后,卫生部指派华西医院的各类医学专家到我院指导地震后疑难危重伤员救治,我院护理部在卫生部心理专家指导下,启动符合我院医护工作特点的关注社会心理康复为重点的地震伤员整体康复服务。整体康复模式是在生命救治基础上对地震伤员及家属进行全面关怀,开展系统而重点的社会心理评估,集结各种医疗护理支持与心理社会支持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通过对161名地震伤员采用整体康复服务模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同期患者住院满意度高,患者睡眠质量好,家属及患者的烦躁、焦虑、抱怨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病是当前社会困扰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当前,慢性病是人们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社区是慢病科康复的“守门人”,在慢性病康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社区慢性病康复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探讨,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社区慢性病进行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社区 慢性病 康复服务模式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研究与实践。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慢性病康复护理服务的150例患者为本次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施以基于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用药依从性、睡眠质量及健康生活方式,统计对本次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睡眠质量、健康生活方式及对本次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患者需求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合理用药和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得到有效保障,且患者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控制及睡眠质量改善,在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对本次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更高,可较好的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互换纠纷。

  • 标签: 患者需求 康复护理 研究与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依从性、护理效果、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常规组患者,P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脑梗 康复效果 服务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DL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梗塞 患者满意度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骨创康复科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术后优质康复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后骨折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康复护理模式不仅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骨折愈合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优质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优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着抽取先后顺序,将先抽取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2.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优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康复护理 胫腓骨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负性情绪以及睡眠指数、康复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观察组患者在睡眠指数与康复率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绪得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切实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效果,对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对医院护理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结核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1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例,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SRSS评分以及康复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S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更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服务模式对肺结核患者情绪、睡眠、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睡眠质量,有助于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结核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创伤性骨折患者;共88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情绪、睡眠以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负性情绪评分,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结核 情绪 睡眠 康复效果
  • 简介:健康管理是当今社会的关注热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等都是健康管理不可忽视的环节。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损伤的增多、残疾人口的增加,近年来康复护理需求井喷,技术发展迅速。而我国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研究多侧重于骨科、神经科、心脏、老年病等临床专科患者康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护理服务 健康管理 老年人口 意外损伤 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