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讨接受延续护理项目患者和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患者之间,发展并实施适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延续护理项目。方法对在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前3天内给予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相关行为问题的护理评估,启动家居康复训练和个案管理等,在出院后给予居家延续护理服务3个月,随访12周,给予监测和评价。结果介入干预前、完成3个月介入干预后、随访12周出组时,通过调查问卷、临床指标测试,进行个案效果的持续评价和实践效果的评价。各项指标有所提高。结论方案实施获得成效,改善病人的自我效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减少复住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延续护理现状调查及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40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一般资料、延续护理内容、延续护理形式、延续护理时限及频次等内容,了解基层医院延续护理需求及解决对策。结果79.06%的患者需要延续护理,57.64%的患者希望得到药物知识的指导,93.10%的患者希望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情况。结论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对延续护理需求较高,应组建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需求采取针对性延续护理,真正深入到社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基层医院 延续护理 现状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卧床病人出院后延续护理实践的意义与出院后延续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和对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究,为卧床病人出院后延续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科近一年来出院的59例出院后长期卧床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管道护理,药物指导、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身心状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过护理人员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延续护理,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对延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表示非常满意。结论卧床病人及其家属对于出院后的护理工作缺乏了解,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的延续护理工作能够使患者的身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给予高度支持。对卧床病人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护理模式。

  • 标签: 卧床病人 延续护理 身心健康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2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根据病人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延续护理服务。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定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ESCA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病人实行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膀胱癌且接受灌注化疗治疗的患者中,接受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中收治的52例膀胱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膀胱灌注化疗,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的患者护理方式选择而言,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灌注化疗 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满意度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肺癌化疗过程中的临应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确诊肺癌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例。在院化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出院后予以相同的常规指导。对照组出院后每周一次回访,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三个月后对两组康复知识掌握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延续护理对于肺癌化疗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在今后康复过程中加以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肺癌化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以进行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1,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是引起肺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计至2020年该病将位居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2,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3。由此可见,在患者住院期间,有效的控制患者疾病的发展,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程度是治疗COPD的首要目标。而待患者出院后,有效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COPD的认知,提高自我照顾能力对预防COPD的复发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目前,由于我国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普遍较低,导致大多数已出院且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疾病复发次数增加,发病程度增高,且带动着发生了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COPD的复发率就必须对出院的COPD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其作用不明而喻。现将延续护理服务对COPD出院患者的作用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服务,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间接收的PICC置管患者134例纳入课题研究,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n=67)和常规护理组(n=67),分别接受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以及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置管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了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 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例,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基础护理,比较出院 10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哮喘属于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患儿表现为咳嗽、鼻塞、鼻痒、胸闷等。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死亡。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除了院内治疗外,更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尽量消除发病诱因。为此,本文对小儿哮喘延续护理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供参考。

  • 标签: 小儿哮喘 延续性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脑瘫患儿出院后定期上门康复护理与测评以及远程通信康复护理指导与测评模式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脱离医院康复治疗的脑瘫儿童60例,随机将选取的60例脑瘫儿童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一组为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治疗方案,出院前治疗康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都给以一年的康复护理观察,并在一年后通过采用美国Barthel指数评分和脑瘫量表测评康复护理效果。对照组出院后家长仅独立利用在患儿住院康复期间所接受的康复理论与技能自行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脑瘫患儿出院后给以延续性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人员每周定期入户进行现场指导1次。康复护理人员每周随时接受患儿家属的现代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和答疑。结果试验组脑瘫患儿出院后在1年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治疗下,其Barthel、脑瘫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脑瘫患儿,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出院后的延续康复护理采用定期上门康复护理与测评以及采用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远程康复护理指导和测评,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患儿家庭简单康复护理

  • 标签: 脑瘫患儿 延续康复护理 现代通信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延续护理方式在肠造口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探究性分析。方法:将 2016 年 11 月 -2017 年 11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患者选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结合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恢复效果,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手段干预恢复效果。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统计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给予延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肠造口恢复情况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延续护理方式的合理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延续护理广泛推广起来,有益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肠造口 护理服务 有效研究 应用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血压水平、治疗依从性。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122.2±14.5)mmHg、舒张压(81.3±9.0)mmHg,对照组收缩压(134.2±10.0)mmHg、舒张压(85.4±7.1)mmHg,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2.0±8.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80.7±6.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Harris评分(58.5±11.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37.6±11.5)分(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优质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分析延续护理服务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PICC置管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服务,观察分析两组PICC置管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PICC导致留置时间为(116.41±15.8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7.68±12.51)天(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P<0.05)。这表明在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PICC置管患者 并发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用于慢性伤口护理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予实验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实验组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周期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用于慢性伤口护理的过程中,可显著减少换药次数、换药周期,加速伤口恢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伤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护理延续护理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接受肠造口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肠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GSES)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伤口造口护理中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可预防并发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伤口造口 延续性护理 自我效能 GSES评分 SF-36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以延续护理的作用作为本文研究目标,分析其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伤口造口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50例与延续护理组50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均有提升,而延续护理组的GH、SF、VT、RE及MH得分较常规护理组提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延续护理组的满意度为98.00%,常规护理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伤口造口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伤口造口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