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急诊科行探查治疗心脏外伤患者21例的经验,探讨在急诊科实施开探查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心脏外伤患者合并意识丧失、失血性休克等危重患者,入急诊科后立即行探查、心包剪开、心脏按压复苏、术后手术室或相关科室继续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心脏成功复跳15例,抢救成功率71.4%。结论心脏外伤患者可以在急诊科尽快探查、止血和复苏。

  • 标签: 心脏 急诊科 开胸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外伤行探查及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探查处理胸内脏器完成后,应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固定肋骨骨折。结果1例术后刺激性咳嗽并凝固性血转上级医院治疗,余患者疼痛减轻效果明显,胸廓无明显畸形,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外伤行探查术和应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行肋骨内固定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开胸探查 肋骨内固定
  • 简介:7月17日《大河报》报道,河南新密市人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出患有“尘肺”,但由于这些医院不是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所以诊断“无用”。而由于原单位拒开证明,他多次上访才得以进入郑州职防所进行诊断。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该所认为他并未患“尘肺”,他最终无奈地选择要“验肺”。

  • 标签: 《大河报》 诊断 新密市 职业病 尘肺 医院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 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的是通过外周血管置入,尖端在上腔静脉位置或尖端在下腔静脉位置的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已广泛应用[1]。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ing Society,INS)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指出右心房的上壁和上腔静脉之间的交界处连接点为上肢置管PICC导管尖端所处的最佳位置,而横膈膜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则为下肢置管的PICC导管尖端所处的最佳位置。通常要避免在下腔或上腔静脉远端位置留置PICC尖端,除此之外,还要避免在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头臂静脉、颈外静脉和髂总静脉等非中心静脉留置PICC尖端。若导管尖端不在此范围内,则被称之为导管异位。据INS指南记载,依照异位发生时间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分为原发性异味和继发性异位 [2]。一般在导管置入24h以后,即可发现原发性异位;继发性异位指的则是置管初次定位,导管尖端在正常范围,但是在后续使用中所产生的异位现象,继发性异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功能障碍、血栓、神经系统损伤等[3],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提升,使患者治疗被延误, 增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广大医务人员要重视PICC继发性异位的临床预防,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我院于2021年7月14日对1例右肺恶性肿瘤探查术后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患者完成成功复位,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右侧开胸探查术 PICC 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复位
  • 简介:目的探讨胸部大手术后并发乳糜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1258例手术后并发乳糜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的诊断时间为术后2~8天,其中8例经保守治疗7~21天痊愈,6例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胸部大手术后应警惕乳糜的发生,治疗一般根据胸腔引流量的多少选择保守或及时手术治疗.术中谨慎操作是预防乳糜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开胸手术 胸导管损伤 乳糜胸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食管癌的合理术式。方法收集术治疗食管癌患者2226例(组),非术治疗食管癌患者196例(非组),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术前伴发病、肿瘤部位、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非组比较,组肿瘤浸润深(T3、T4期较多)、TNM分期晚(Ⅲ、Ⅳ期比例高)(P〈0.01)。非组术前有伴发病,肿瘤位于颈段、下段的患者居多(P〈0.02),非组老年患者比例高(P〈0.05)。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但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生存率非组高于组(P〈0.01),但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术,且为不能耐受或不宜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

  • 标签: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应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实现单肺通气,回顾性分析临床麻醉资料。结果40例手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麻醉能为手术创造最佳的手术条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地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腔支气管导管 开胸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术后患者排痰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有效排痰。方法对200例术后患者排痰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肺炎、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后患者应鼓励早期活动,协助叩背,指导其有效咳嗽排痰,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开胸术 排痰 护理
  • 简介:摘要“验肺”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强烈的关注,更使白衣天使的心灵受到无比的震撼。它以不争的事实告诫我们作为职业病检查和诊断机构,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履行我们神圣的职责,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切勿草率,做好本职工作。

  • 标签: 开胸验肺 职业体检 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腹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留置引流管24~72h。手术时间121.1±13.6min、术中出血量218.3±14.2mL、切口长度5.1±0.6cm、排气时间8.6±1.3h、肠鸣音恢复时间4.3±0.8h、住院时间15.2±1.1d。结论随着内镜及腔镜的临床广泛应用和技术的日趋成熟,胆总管探查的术式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但目前技术条件下,腹胆总管探查术仍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 标签: 开腹 胆总管 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腹胆道探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常规组(腹胆道探查)与试验组(腹腔镜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20.26±6.79)ml,对照组(40.33±10.42)ml,(P<0.05)。试验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9.8%低于常规组31.7%,(P<0.05)。其中,试验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胆漏1例、急性胰腺炎0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以及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用于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肝外胆管结石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治疗效果 胆囊管胆道探查术
  • 简介:摘要重症外伤血气胸,经闭式引流24~48小时,气体仍持续不断且伴有纵隔,颈部皮下气肿,X线报告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条件许可应立即剖腹探查。血X线报告在第3~4前肋以下,一次性引流超过2000ml,每小时出血量超过200ml且连续3~4小时者,应立即剖探查.以挽救伤员生命,有效止血,清除凝血块防止纤维及脓胸发生,预防胸膜粘连及肺不张的一种有效、迅速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外伤性血气胸 剖胸探查
  • 简介:脸比程序管用,这是验肺人张海超成为“名人”后最大的感悟。在他给出的名片上,背面是他的自画像——双手拉开胸膛,露出两片黑黑的肺。

  • 标签: 体检 尘肺病 职业病 肺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