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贴面预备对口腔修复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牙齿不正常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为两组后分别实施不同修复方法,分析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根据患者贴面形态以及覆盖体范围差异,烤瓷贴面预备包括I型、L型以及U型,主要针对着色缺损等疾病实施修复治疗,分析贴面修复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以及修复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实施口腔修复预备时候,固定位置情况尽可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

  • 标签: []烤瓷贴面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贴面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口腔修复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21年03月-2022年03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瓷贴面修复治疗、全瓷冠修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牙周健康指标(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口腔修复患者采用瓷贴面修复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体预备 贴面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口腔微创修复理念发展,预备量少、保存牙釉质多、以粘接固位为主微创修复临床应用得日益广泛。前牙贴面和后牙贴面是常见微创修复类型。精确预备是微创修复治疗成功重要基础。本文以前牙对接型贴面和后牙经典型贴面修复为例,详细介绍其预备量、车针选择、操作步骤具体要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我院进行前牙烤瓷贴面修复患者86例。分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预备,观察组常规预备基础上以美学设计为导向予以必要诊断蜡型,mockup精确控制磨除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修复满意度为74.4%,观察组患者修复满意度为90.7%,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烤瓷贴面修复中使用美学设计为导向预备可达到磨牙量小,修复效果与当初美学设计致,满足患者口腔美容要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预备 烤瓷贴面修复 临床效果
  • 作者: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全瓷材料和粘接技术发展,使得贴面预备量少、以粘接固位为主微创修复临床得以广泛应用。与全冠等传统修复相比,微创修复适用范围更窄。缺损需存留足够量牙釉质为修复提供粘接固位,同时为修复提供良好强度支撑。因此,牙釉质存留量是决定缺损微创修复适用范围关键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步教学方式应用于口腔医学专业贴面预备操作技能培训中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2018年8月从全国7省、直辖市招募40名拟学习贴面预备口腔医师(以下简称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将40名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进行贴面预备操作培训,试验组采用分步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即贴面预备)划分为4阶段:切端预备、唇面预备、邻面扩展和精修磨光,每个阶段由教师理论授课、教师操作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3部分组成。对照组采用整体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划分为3阶段:教师理论授课、教师操作演示和学员操作练习,每个阶段依次完成。教学结束后,由两组学员和两组教师分别评估教学效果,并由第三方专家评估两组学员预备质量。结果两组学员对分步教学方式和整体教学方式评分分别为(4.35±0.67)分和(3.40±0.75)分;教师评分分别为(4.67±0.58)分和(3.33±0.58)分;专家对两组学员预备体质量评分分别为(7.93±1.03)分和(6.60±1.29)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步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贴面预备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效果,师生对该教学方式喜好度更高。

  • 标签: 分步教学方式 牙体预备 口腔技能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对1例美学修复病例使用数字化美学设计指导美学蜡型制作,通过美学蜡型与研究模型数据拟合,设计预备导板并进行三维打印,配合显微预备等技术进行上前牙微创修复,术后及术后1年效果良好,改善了患者前牙美观,获得满意修复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预备贴面和无预备贴面修复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集入院就诊30例实施瓷贴面修复患者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法,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有预备贴面,研究组患者实施无预备贴面,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心理评分以及术后敏感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为46.6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有预备瓷贴面 无预备瓷贴面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放大镜与显微镜辅助贴面预备效果。方法:抽选口腔科接受口腔科年轻医师10名参与研究,分别应用2.5倍头戴式放大镜与8倍医用显微镜并以A组与B组进行命名,评估主观疼痛感、操作时间、预备体质量、预备准确度。结果:A组主观疼痛感(8.15±0.92)高于B组主观疼痛感(5.41±0.95)分,A组操作时间(393.15±15.15)s短于B组操作时间(442.65±14.58)s,A组预备体质量(12.85±0.99)分高于B组预备体质量(11.25±0.95)分,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口腔科年轻医师而言,开展瓷贴面预备应用放大镜辅助预备效率与质量越理想,而显微镜辅助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接受段时间学习锻炼方可适应。

  • 标签: 放大镜 显微镜 瓷贴面牙体预备
  • 作者: 孙守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口腔医院修复科 山东枣庄 277100)  【摘 要】目的 :通过可摘戴临时贴面美学修复前牙的临床观察,评价可摘戴临时贴面使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制备多、切端缺损等患者,制作可摘戴临时贴面,粘戴最终修复体前的临床效果观察。结果:复诊时可摘戴临时贴面完整存在,牙龈无明显炎症,牙体预备面及可摘戴临时贴面无明显菌斑附着。结论:可摘戴临时贴面可使患者直视自己修复后的形态,患者修复区组织保持健康,口内无异味,易被患者和医生接受。  【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预备方法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9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了划分,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是常规预备修复方法,观察组则采用是mock-up预备修复方法,针对对照组与观察组口腔修复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修复治疗以后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比较中,观察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中,观察组则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ck-up预备方法对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效果影响较为明显,不仅使患者修复满意度提高了,而且并发症发生几率有了明显降低,治疗效果不错,非常值得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患者 临床效果 影响
  • 简介:贴面修复缺陷,是临床上广泛应用方法.特别是少磨牙或不磨牙恢复正常形态、排列关系、改善牙齿色泽都是比较理想.由于临床常用光敏树脂贴面存在着变色不美观,烤瓷贴面义存在着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使临床美容修复开展受到了限制.笔者根据多年来临床实践和经验.利用成品烤瓷牙修改贴面,应用于美容修复方法,操作简单,适应性好,可满足多种畸形患者美容需求.临床收治患者53人,196颗牙齿追踪观察3年收到了较理想效果.

  • 标签: 成品瓷牙 贴面 粘结 牙体缺陷 牙体美容术
  • 简介:目的:探究[合]贴面厚度以及预备形式对全锆[合]贴面抗折性能及失效模式影响。方法:预备标准人工磨牙形成3组不同形式预备:A组[合]面均匀磨除0.5mm,B组[合]面均匀磨除0.5mm,轴面包绕高度1.5mm,C组[合]面均匀磨除0.5mm,并预备髓腔固位。采用CAD/CAM系统,通过DentalDesigner软件,将每组分别设计为0.5mm、1.0mm、1.5mm三种不同厚度,共制作出72[合]贴面;测试不同预备形式不同厚度[合]贴面断裂载荷,并分析其失效模式。结果:不同预备形式不同厚度全锆[合]贴面平均断裂载荷值为:A组:(1275.9±205.6)N(0.5mm厚度);(2320.6±296.7)N(1.0mm厚度);(4909.1±399.3)N(1.5mm厚度);B组:(1404.5±215.3)N(0.5mm厚度);(2509.8±380.6)N(1.0mm厚度);(4917.8±320.4)N(1.5mm厚度);C组:(1279.6±248.4)N(0.5mm厚度);(2346.6±260.2)N(1.0mm厚度);(4575.3±458.7)N(1.5mm厚度)。随着厚度增加,全锆[合]贴面抗折性能也随之增加,同预备形式不同厚度断裂载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预备形式厚度断裂载荷无统计学差异。0.5mm与1.0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折裂)相似,与1.5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与代型同时折裂)存在差异。结论:全锆[合]贴面厚度对其抗折性能有影响,抗折性能随着其厚度增加而增大。预备形式对[合]贴面抗折性能没有影响。厚度为0.5mm全锆[合]贴面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贴面 厚度 抗折性能 失效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美学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为期2年收治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分析对比粘接前后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粘接后复合体测色结果。结果 (1)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获取期望色(比色片颜色)、粘接前试戴瓷贴面、粘接后瓷贴面修复L*均无明显差异(P>0.05);粘接后瓷贴面修复a*、b*值与基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粘接前试戴瓷贴面(P<0.05)。(2)本次90例患者贴面修复满意情况方面,满意74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78%。结论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美学效果理想,有助于天然颜色恢复,修复缺陷,粘接后修复颜色和期望色匹配度高,患者可接受,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 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 美学效果 牙体缺陷 匹配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别采取树脂贴面与烤瓷贴面治疗四环素,对比两种方式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间我院收治92例四环素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44)与B组(n=48)。A组采取树脂贴面治疗,B组采取烤瓷贴面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93.75%)要明显高于A组(77.27%)(χ2=5.137,P=0.023)。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B组为8.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37,P=0.023)。结论 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较树脂贴面更具优势,可获得更好修复效果。

  • 标签: 树脂贴面 烤瓷贴面 四环素牙
  • 简介:临床诊疗过程中,前牙美学修复直是口腔医生挑战,随着口腔材料发展,临床医生有了更多选择,例如复合树脂修复、全瓷冠、全瓷贴面等.全瓷材料因其颜色稳定、生物相容性好、良好机械性能及美学表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磨除量少全瓷贴面也被越来越多医生患者接受.笔者现将1例上颌侧切牙无预备贴面修复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瓷贴面 前牙 美学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233300 【摘要】目的:分析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间,选取本院收治 8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法将 80例口腔修复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独立操作和四手操作,比较两组患者预备情况、操作时间、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备患者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结果: P< 0.05。而且观察组预备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预备总有效率,但是数据比较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 P值> 0.05。另外,观察组预备患者修复满意度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 P< 0.05。结论:采取四手操作方式进行预备,有助于提高修复质量,缩短操作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牙体预备 口腔修复 独立操作 治疗满意度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