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状椎裂是病因不明的先天性脊柱发育变异,在影像学上描述为侧位X光片上贯穿1个或多个椎的纵行透光带,多在孕期超声检查中发现,了解其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研究进展,对于产前明确诊断、孕期指导及胎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冠状椎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冠状椎体裂 影像学表现 胚胎学
  • 简介:【摘要】“教评一化”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前沿性问题,是推进课堂研究与实践的新方向,所谓“教评一化”,是指在课程实施中,以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只片面地想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忽视了课堂上的学生能否听懂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这种认知的偏差会带来教学效果的偏离,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 标签: 初中语文 部编教材 学教评 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以评促学
  • 简介:摘要先天性晶状异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发现的致病基因有FBN1及其家族基因、ADAMTS家族基因、CBS基因、LTBP2基因、TGFBR2基因等。相关疾病有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挛缩性蜘蛛指(趾)(congenital contractural arachnodactyly,CCA)综合征、Weill-Marchesani综合征(Weill-Marchesani syndrome,WMS)、高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HCU)等。基因突变导致晶状悬韧带微纤维组装与降解出现异常而引起晶状异位。先天性晶状异位的机制及基因动物实验处于探索阶段。(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8-33)

  • 标签: 先天性晶状体异位 基因
  • 简介:摘要外泌是直径40~160 nm的细胞外囊泡,含有DNA、RNA、蛋白、脂类等丰富的生物信息,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存在于机体多种体液中,其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具有巨大潜力。尿液外泌由于收集的无创性、来源细胞的多样性、稳定性等特点,在疾病诊断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适用于临床的高效、新型外泌分离技术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对于外泌的提取尚缺乏标准化的方法,本文综述了传统及新型的外泌分离提取方法及尿外泌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尿 外泌体 胞外囊泡 提取方法 生物标志物 蛋白质组学 转录组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行,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主科课程的学习,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由此便突显出体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在课堂中做到“练评一”,在专业训练中强身健体,为日后长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小学体育 学练评一体 思考实践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党校也在一步一步的改革。“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从古至今,改革才能更好的发展,在党校建设中,“教研咨化”是当前党校应该关注的重点。党校在“教研咨化”模式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教研咨”方面,重点还是在“”上,传统的“教研咨”模式通过创新形成了如今的“教研咨”模式,深深围绕国家重点指示,建设一流党校。本文针对党校“教研咨化”的实践分析进行了探究。

  • 标签: 党校 教研咨学 策略
  • 简介:摘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积累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英语教学中教、、评的关系,优化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体验,形成以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英语教学与评价一化创新策略。

  • 标签: 小学英语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视角下,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调整,让学生在实践和知识的探究中获取成长。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应响应上述政策上的号召,不断融合任务群驱动教学形式,在“教--评”一化引导中帮助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探究,这样学生才会全面强化个人的学习素养。在此实践环节中教师也会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在教师的引导中和学生的参与下推动课堂教学成效的完美提升,让现实教学问题加速得到解决。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评”一化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 标签: 小学语文 “教-学-评” 一体化 教学 分析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练、赛、评”一化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因此,文章利用文献整理、课堂观察等多种方式对“、练、赛、评”一化模式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

  • 标签: 小学体育 学练赛评 一体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冠状椎裂的影像表现,评价MRI及超声对胎儿冠状椎裂诊断的效能,分析胎儿冠状椎裂的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产前超声疑诊椎畸形且行MR检查诊断为冠状椎裂胎儿40例,排除5例引产和14例失访胎儿,最终纳入21例产后行MRI复查的胎儿,孕周为25~34(29.1±2.6)周,男19例、女2例。胎儿脊柱MRI序列包括磁敏感加权成像(SWI)、T2-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分析胎儿冠状椎裂的MRI征象和转归,对SWI、T2-True-FISP和超声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评分的差异。计算SWI、T2-True-FISP和超声对胎儿冠状椎裂的诊断准确度,三者间比较采用Cochran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修正McNemar检验。结果冠状椎裂单发10例、多发11例,单纯累及腰椎16例、单纯累及胸椎2例、同时累及胸腰椎3例。矢状面SWI均可见椎上纵行条状或点片状高信号,横断面见横行裂隙样高信号,将椎分为前后两部分,19例前方体积大于后方。SWI、T2-True-FISP及超声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4)、2(2,2)、2(2,2)分,总体差异有统计意义(χ²=34.24,P<0.001),两两间比较SWI的图像质量优于T2-True-FISP序列和超声(Z=-4.04,P<0.001;Z=-4.11,P<0.001),T2-True-FISP序列和超声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Z=-0.58,P=0.388)。SWI、T2-True-FISP及超声诊断冠状椎裂的准确度分别为100%(21/21)、66.7%(14/21)、47.6%(10/21),SWI的诊断准确度优于T2-True-FISP和超声(χ²=5.14,P=0.008;χ²=9.09,P<0.001),T2-True-FISP和超声诊断准确度差异无统计意义(χ²=0.75,P=0.194)。21例胎儿出生后MRI随访显示冠状椎裂均消失,其中1例伴脊髓空洞症,1例伴脂性终丝。结论MRI尤其SWI序列对胎儿冠状椎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胎儿冠状椎裂生后均消失,从影像角度佐证其为正常的生理变异。

  • 标签: 胎儿 冠状椎体裂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语文是学校教学的最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养成和总体成绩提升,在新课程标准深入推进过程中,语文教学“教学评”一化理念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升学生文化和知识素养、调动可能积极性有益探索。本文以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为例,探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评”一化的实践。

  • 标签: 小学语文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传统的育教学模式,较为注重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却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这样的育教学模式,未能使学生深入全面地进行学习。学生在整个的体育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而通过在体育教学中逐渐构建“、用、评”一化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学生只要具备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就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学习掌握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 标签: 构建“学 评”一体化 培养 学生 规则意识
  • 简介:摘要:“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立足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的首创性教育理念,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鲜明特征,现阶段新课改持续推进,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被广泛认可、普及,有必要对其进行引进和创新。基于此,文章立足教学实践,提出“做、、教一”模式,简要阐述该思想体系新颖之处,探寻该模式应用思路及要点,提出了营造一化教学环境、设计一化教学任务等系列举措。

  • 标签: 小学数学 做学教一体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从细胞遗传、基因组及单基因水平探讨染色核型分析、染色微阵列分析(CMA)及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在孤立性胼胝发育异常(CCA)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及清远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超声及MRI检查诊断为孤立性CCA并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对所有胎儿样本行染色核型分析和(或)CMA[或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检测,对染色核型分析和(或)CMA(或CNV-seq)检测结果未见异常的胎儿及其父母样本进一步行WES检测。结果65例孤立性CCA胎儿中,行染色核型分析38例,检出异常染色核型3例,检出率为8%(3/38)。共计49例孤立性CCA胎儿行CMA(或CNV-seq)检测,检出致病性CNV 6例,检出率为12%(6/49),其中,染色核型分析结果异常,进一步行CMA检测的检出率为1/1;染色核型结果正常,进一步行CMA(或CNV-seq)检测的检出率为14%(3/21);以CMA检测为一线检测技术的检出率为7%(2/27)。共计25例染色核型分析和(或)CMA检测结果阴性的孤立性CCA胎儿行WES检测,检出致病基因9例,检出率为36%(9/25)。染色核型分析、CMA及WES三种检测技术的梯度遗传诊断使26%(17/65)孤立性CCA胎儿得到明确的遗传诊断。结论对孤立性CCA胎儿进行产前遗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MA检测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染色核型分析技术。CMA检测可作为孤立性CCA胎儿的一线检测技术,染色核型分析和(或)CMA检测结果阴性时,WES可额外提高孤立性CCA胎儿的致病性检出率。

  • 标签: 胼胝体发育不全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微阵列分析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