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广西以奇山秀水名闻天下。五十年代韦其麟以长诗《百鸟衣》引起全国诗坛的注目。后来包玉堂、黄勇刹等崛起民间,以他们嘹亮的歌声,为人们谱写了南国各民族人民的心曲。而歌剧《刘三姐》的推出,更轰动全国,使广大读者对广西民间丰厚的诗歌资源和广西诗人得天独厚的诗歌才华产生十分深刻的印象。新时期以来,广西仍然相当重视诗歌的发展。我曾经有幸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持过1980年在南宁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诗歌讨论会,后来又应邀参加过一次漓江诗会,有机会结识了一些广西诗人。隔了十多年,今年五月再次到南宁、北海、柳州,参加由广西作协及北海市、柳州市、南宁地区作协联合召开的诗歌研讨会,并读了包玉

  • 标签: 中国诗坛 诗歌形式 广西地区 百鸟衣 《刘三姐》 古典诗歌
  • 简介:我与谢冕先生初次见面,是在1980年秋天《诗刊》社在北京东郊定福庄召开的全国新诗理论座谈会上。当时正是拨乱反正前后乍暖还寒的季节,朦胧诗的幼芽刚刚冒出地面,一方面是抱有传统诗歌观念的人面对新的艺术感到“气闷”而对朦胧诗人大加鞭挞;另一方面则是较为新潮的学者对青年人的探索予以热情的肯定。

  • 标签: 当代诗坛 谢冕 意义 中国 新诗理论 《诗刊》
  • 简介:当代澳大利亚著名诗人杰夫·佩吉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继承和发扬着澳洲文学传统中的"寻根"主题动机.他从民族、个人、精神诸多层面展开对根的诘问和追思,表现出一位当代诗人对国家和整个人类怀有的强烈责任感.佩吉广阔的创作视野从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当代澳洲诗坛的潮流变化,即在大胆吸纳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上,突破民族主义文学的局囿,从不同纬度揭示生活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 标签: 澳大利亚 诗人 杰夫·佩吉 民族认同
  • 简介:<正>首届《诗潮》优秀诗歌作品奖评选揭晓为答谢、回报长期关心和支持本刊的广大作者,奖励在《诗潮》杂志上刊发的具有全国影响、获得专家和读者广泛好评的重要作品,推举新锐诗人更快成熟,推动当代诗歌蓬勃、健康发展,共同参与构建中华诗歌大文化,在沈阳市委宣传部及沈阳市文联的支持与领导下,现设立"首届《诗潮》优秀诗歌作品奖",参评作品为2006-2007年度在《诗潮》杂志上刊发的涵盖新诗、旧体诗词、散文诗、诗歌评论、国外诗歌翻译等多个门类的全部作品,由沈阳市文联和《诗潮》杂志社联合组成评委会,邀请著名诗人、评论家和资深编辑担当评委,通过严肃、公正的评选,现公布获奖名单:

  • 标签: 诗潮 诗歌作品 诗歌理论 旧体诗词 当代诗歌 诗歌月刊
  • 简介:【书讯】诗人郁葱《艺术笔记》出版郁葱的散文、随笔集《艺术笔记》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2006年至2011年五年间的散文、随笔共83篇。内容分为"读书笔记""游历笔记"和"人物笔记"三部分。这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多年行走、阅读与思考的结晶,一本汇集了诗与思、倾注了真与情的艺术专著,是对传统诗词、民间艺术、经典名著,及当代的绘画、音乐、电影等先锋艺术崭新而独到的解读,从中可以读到一位诗人阅读和思考的脉络,也可以读到他

  • 标签: 诗坛资讯
  • 简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 标签: 臧克家 中国 诗歌创作 生平事迹
  • 简介:曾忧诗学日衰微,禁地森严涉足稀。劫火余灰存血脉,信风催醒现神威。后尘幸赖菁莪继,前路还期众望归。遍植黉墙枝叶茂,人人重叩杜陵扉。

  • 标签: 展望 诗坛 诗学 杜陵
  • 简介:前言讲到现代美国诗歌,许多人都从一九一二年《诗》杂志的创刊说起。他们承认恢特曼(W.Whitman)的《草叶集》是为他们播下的新奇的,自由的,又有力量的种子;而对于以前的一般抒情诗人,却只有讥讽与指摘。他们觉得郎弗罗、爱麦逊等不过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的应声虫:雪莱的赞美便是他们的讴歌;济慈的忧郁便是他们的悲伤;丁尼孙的眼睛对着的所在便是他们命运的方向。他们觉得这般诗人非特没有可以表现的个性,并且还缺乏观察的能力;对于自然是完全隔绝的。

  • 标签: 美国诗歌 现代 概观 诗坛 维多利亚时代 《草叶集》
  • 简介:“中生代”与“中年写作”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概念,但二者却密切相关。“中生代”是当下诗坛代际划分的产物,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诗人群体,相对应的是“新生代”、“老生代”。“中年写作”是基于特定年龄段的写作状态,相对应的则是“青春写作”、“老年写作”。实际上,谈“中生代”必然要涉及“中年写作”。从诗学研究来说,光就诗人的年龄作文章是意思不大的,只有针对这一代人的的创作心态与创作实际,并联系特定的社会背景做深入的探讨,才有实际意义。

  • 标签: 中年写作 20世纪50-60年代 诗坛 诗人群体 “新生代” 写作状态
  • 简介:郑敏、绿原、吕剑,居住京华安享晚年的三位中国诗坛前辈,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回首前尘烟云,常常使他们感慨系之。近年来我与他们常相往来,问业请益,所获匪浅。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诗坛往事,更留下了珍贵的诗歌精神。

  • 标签: 诗歌创作 郑敏 西南联大 英国文学 中国文学 胡风
  • 简介:<正>“五四”以来,中国新诗歌有如万斛源泉,随时代涌出,新诗作者辈出,灿若群星。穆木天只是浩瀚江流中的一朵小浪花,穆木天只是绚丽星中一颗小星星,他的浪峰有多高,他的星光有多明,尚无定论,有待探讨。一、穆木天与“中国诗歌会”

  • 标签: 穆木天 中国诗歌会 新诗歌 中国新诗 左联 杨骚
  • 简介:北京诗坛双子星座王家新和西川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向人们呈现了别样的诗歌美学境界.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他们的诗学及创作带有较为明显的精神超越性和信仰性追求,但是其诗作和诗学思想又具有较为深邃的现代主义风格.因此,作为1990年代以来的代表性诗人,他们较好地把现代主义艺术创新与神性信仰结合起来,从而接续上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优良传统,又开拓了诗学的新境界.这可谓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汲取神性信仰的价值,以救治文学缺钙症的艰难努力的表现.

  • 标签: 神性信仰 当代中国现代主义诗学 王家新 西川
  • 简介:诗,是情感的积淀与升华,是诗人审美经验的结晶,是生命张力的描述,是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相应的,诗坛是情感的殿堂,任何无情可言的文字企图挤入诗的殿堂都是徒劳的。中国诗坛在经历了苍桑和巨变之后的今天,在强大的物质冲击波面前,却显得相当的困乏与软弱。尽管被称作具有创造精神和否定精神的第三代诗人们在拼命的制造诗、发表诗观,尽管诗的数量与过去时代相比是有增无减,中国诗坛仍在读者的审美视野中跌价。任何一个诗爱好者和真正的诗人,莫不对诗坛这种看似丰收,实却减产的现象感到忧虑和深思。

  • 标签: 中国诗坛 第三代诗 审美视野 现实生活 舒婷 文章合为时而著
  • 简介:唐开元、天宝间,国富民安,士大夫宴饮唱和蔚然成风。以皇族为首,形成诸多文学唱和群体。其中以岐王李范为核心,以阎朝隐、王维、崔颢等为羽翼的文人群体尤为注目。岐王奖掖诗人,提供诗歌唱和的场合与契机,繁荣诗坛,群体成员在律诗的发展和宴饮唱和应景诗模式的形成中成就尤著。

  • 标签: 岐王 岐王交游 律诗 应景诗
  • 简介:中国新诗从古体诗走出,可以说蹒跚地走了近八十年。经历的是云遮雾罩一段路、风雨兼程几番搏,虽然柳暗花明、但也山重水复.、今天领军中国诗坛的国家级作家诗人们的所作所为,拙者戏分三种: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辣阑珊处。”个中甘苦喜忧让人深思和心惊。

  • 标签: 诗人 国家级 中国
  • 简介:野曼(1922-),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在蒲风指引下,主编《中国诗坛》“岭东刊”。建国后,先后主持《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文艺副刊,曾被选为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1985年3月创办《华夏诗报》,任总编辑;1993年4月创办“国际诗人笔会”,任执行副主席,后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 标签: 诗人 诗坛 寿星 《羊城晚报》 《广州日报》 中国诗歌
  • 简介:作为盛行一个世纪的“一代之文学”,东晋玄言诗在当时却是好评如潮。在那个“看杀卫玠”的特殊年代下,清谈的取舍决定着鉴赏的方向,本来是富于审美性的文学批评,却奇怪地依附于思理的清畅与高远;批评者皆为风流名士,批评的用语笼罩在玄学清谈的语境中;批评的取舍是重“理”轻“文”,批评的方式主要是人格赏誉和志趣品藻,批评的结果则是诗性精神的缺失。

  • 标签: 名士批评 人格品藻 诗性缺失 东晋 诗学批评 玄言诗